他汀類藥物使用的誤區和注意事項

他汀类药物使用的误区和注意事项

1. 他汀傷肝

“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大,特別是傷肝。”這是對他汀的常見誤區。

他汀的肝臟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轉氨酶升高,發生率約0.5%~3.0%。輕微的轉氨酶升高是沒有臨床意義的,無需特殊處理。當出現比較明顯的轉氨酶升高(大於正常上限3倍以上)時,應減量或停藥。絕大多數患者在減量或停藥後轉氨酶可恢復正常,不殘留肝臟的損傷。

因此,在使用他汀時無需過度擔心肝臟的不良反應,您只需按照醫囑定期複查肝功能即可。

任何藥物都有不良反應,藥物在上市前都經過了嚴格的臨床研究,證實了其益處遠遠大於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另外,他汀類藥物問世以來的眾多醫學研究(有的研究進行了長達10多年的隨訪觀察)已經證實長期服用是安全的。

2.他汀類藥物不良反應的注意事項

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物後出現無力、腹痛、沒有食慾等情況,提示可能出現了肝臟不良反應,要儘快就醫,醫生會通過血液化驗(轉氨酶)判斷是否出現了肝臟不良反應,並處理。

他汀類藥物另一個需要注意的不良反應是肌肉不良反應,雖然嚴重肌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極低。和查轉氨酶一樣,您需要按照醫囑定期查肌酸激酶,瞭解是否發生了肌肉不良反應。另外,如果您在服用他汀後出現肌肉疼痛、無力等症狀,也要儘快就醫,由醫生判斷是否出現了肌肉不良反應,並處理。

3.吃上他汀就“放心”了?

吃他汀的目的是使“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達標,只是吃了還不夠,要定期查血脂,看LDL-C是不是達標了。

他汀治療開始後6周內應複查血脂及轉氨酶和肌酸激酶。如果血脂未達標且無藥物不良反應,每3個月監測1次。如果治療3~6個月LDL-C還沒有達到目標值,就需要調整他汀的劑量或更換藥物,或聯合應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調脂藥進行治療。

因此,為了瞭解您的LDL-C水平,調整治療,請遵循醫囑定期複查血脂。

4.血脂達標了就可以不吃他汀了?

如果不是醫生建議,您不應自行停用或減量。

堅持服用他汀可保持LDL-C達標。血液中2/3的LDL-C是肝臟自身合成的,1/3來自食物,也就是說,發生血脂異常主要是自身的血脂代謝出現了問題,而代謝異常是慢性疾病,需長期治療。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要使LDL-C持續達標,只能靠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如果停藥,LDL-C可能會很快回升,就像高血壓一樣,停用降壓藥後血壓會很快升高。

另外,已經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下肢動脈疾病等,不管血脂高不高都要長期吃他汀。

他汀类药物使用的误区和注意事项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們

他汀类药物使用的误区和注意事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