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問題當前,我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孩子問題當前,我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與家長和老師長期合作的過程中,發現大人們在面對孩子各式突發的不當行為或問題時,很容易產生各種負面情緒。這些情緒往往會影響到大人和孩子的互動方式與關係質量,進一步惡化彼此對立與緊張的局面。當大人小孩都被情緒影響,原本可以好好處理的問題結果反而更加嚴重。

針對這樣的情況,這裡整理了幾點原則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如何以平靜的心情來面對孩子的問題”有所幫助:

一、先深呼吸十次或暫時離開

一般來說,在高漲的情緒下,大腦出於本能會立刻啟動“戰或逃”的生存系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往往容易出現攻擊或衝動的反應。當“調皮的孩子”惹得我們情緒高漲時,可以先深呼吸十次或暫時離開,這樣我們就可以緩和激動的情緒,也讓前額葉的理智系統有機會重新接管大腦的運作,理性地來處理眼前的問題。

一旦你發現自己情緒很難下來,可以直接跟孩子說:

“對這件事情我很生氣,但我現在非常不舒服,沒辦法好好跟你說,等我冷靜完我們再討論。”這讓孩子跟大人都有平復心情的時間和空間。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有些孩子會在大人這麼說的時候更加靠近或吵鬧,這時就可以反問孩子“你覺得我為什麼需要冷靜?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情?”透過反問的方式,讓孩子去具體的反思自己的行為。

二、別忘記當初的目標

策略與手段是跟著目標走。在面對孩子令人困擾的問題,做出任何舉動或回應前,請先問問自己:“我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是要幫孩子有所成長?還是隻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 ”。理清目標有助於幫你看清立場和方向,選擇適當的反應。純粹的發洩脾氣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幫助。

處罰孩子或許可以讓問題暫時減緩,自己也會好過一些,但任何一個情緒失控的行為或語言,就像灑在白襯衫上的黑咖啡,很可能對孩子帶來長期而深遠的負面影響,也讓自己後悔。

孩子問題當前,我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三、建立自我壓力管理的能力

孩子的問題總是層出不窮,大人的心情難免容易受到牽引,若這時其他生活瑣事再加進來,要保持冷靜談何容易?因此培養壓力管理的能力就比較重要。透過找出個人獨有的壓力訊號指標(像是胃痛、肩膀僵硬、肌肉緊繃或感覺火氣上升等等),並搭配肌肉放鬆技巧或是下面介紹的正念呼吸,在面對突發狀況時都有助於我們保持穩定的情緒。

四、正念呼吸

正念是指把注意力只放在當下的呼吸上,每天持續五到十分鐘,如果注意力跑掉了,也只需要輕輕把它再拉回來放在呼吸上即可。這是目前許多臨床研究證實能夠有效減緩焦慮、防治憂鬱以及疼痛控制的放鬆技巧,簡單好懂。我們每天有太多的思緒在心中流竄,情緒受到思緒的干擾而起伏,當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能逐漸阻斷這些思緒的干擾,讓情緒平靜。

長期堅持,你會發現更容易接納自己的情緒。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情緒的起伏絕對是常態,大人們會失控會難過也會生氣,這些都很正常也合理,跟孩子的每一個衝突,其實也提供了讓我們重新覺察審視自己的機會,在處理衝突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同時也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