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舟: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勉強過上平庸的生活

作者 | 孫瑞希

蔣方舟: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勉強過上平庸的生活

寫在前面:

青年作家蔣方舟在《圓桌派》的一期訪談中曾經說過:現在對很多年輕人來說,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不再是原本以為的平庸生活,而變成了大家都苦苦追求的,很有安全感、很奢侈的生活。你必須要麼非常努力,要麼非常聰明,你才能勉強過上一種平庸的生活。

蔣方舟: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勉強過上平庸的生活


盤點我們身邊的親友,你會發現,只要沒有實現財富自由的,大家似乎都在飽受著焦慮的折磨。形形色色的人們,拼盡全力地生活,為什麼還都如此平庸?

01

你現在的收入

能讓你過上怎樣的生活

幾年前, 因為工作需要,我曾經做過一次採訪:你現在的收入,能讓你過上怎樣的生活?有幾個人,我印象特別深刻。

@阿超 985大學應屆碩士

那年4月,985大學應屆碩士研究生阿超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距離畢業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了,阿超急得夜夜失眠。

阿超本科畢業於一所二本院校,通過艱辛的努力,終於考上了一所985大學的研究生,同學們都拿他當勵志的典範。

研究生畢業找工作時,阿超發現,本科雙非,985也沒有毛用,想去好單位太難。輾轉騰挪,算上自己找的以及學長們幫忙牽線搭橋的,阿超總算拿到了幾個offer,月薪從3500元到6000元不等。

這點收入在上海,刨除房租,恐怕連交通費和吃飯錢都不夠。艱難的求職路,阿超無比心酸,本科+碩士,苦讀7年,竟也換不來夠吃夠喝的基本生活。

@想飛的赤腳大仙 北漂新晉房奴

網友“想飛的赤腳大仙”和很多北漂一樣,在北京生活踩過無數次坑,搬過無數次家,被黑中介坑過錢,被房東堵在門口催繳過房租,甚至,被房東趕出過出租屋。一句:“這房子我要賣”,你就得立馬滾蛋。

都說“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一開始,赤腳大仙特別認可這句話。作為一個細膩的男孩子,他甚至買過漂亮的壁紙和布藝來裝點租來的“家”。

在被惡意毀約的房東坑過兩次後,赤腳大仙開始明白:生活是自己,但房子就是租來的,租來的永遠不是自己的家。

一咬牙,他傾盡所有積蓄再加上父母的支援,勉強湊齊了通州一套小戶型的首付。月供花去他收入的三分之二,每天路上通勤超過三小時。有時候他也茫然,拼盡全力,活得仍然像只螻蟻。

@一壺老酒 外賣小哥

網友“一壺老酒”高中畢業後來北京打工。他說:咱沒啥文憑,能幹啥就幹啥。很快,他就找到一份送快遞的工作。

那些年,北京還允許租地下室,月租幾百塊,這意味著他能夠以最低的成本在北京站住腳。送快遞只要肯吃苦,人勤快,月收入還不錯。老酒生活很節儉,每月都能存下一些錢。

後來,外賣興起,老酒就辭掉了快遞員的工作,當上了外賣小哥。

風裡來雨裡去,北京的三伏天曬得老酒臉上冒著油。有一年回老家相親,姑娘嫌他黑得牙磣,沒談兩句就走了。是啊,看著烏漆墨黑的臉,有時候他都嫌棄自己。

沒日沒夜的送外賣,老酒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更不知道未來的路在哪裡,但是不送外賣,自己又能做點什麼呢?

萬家燈火的北京城,忙了一天疲憊不堪的老酒也給自己點了份兒外賣,一碗麻辣燙。老酒自嘲:“努力奮鬥,吃上了八菜一湯……”

02

你必須非常努力

才能勉強過上平庸的生活


日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小時候,誰都覺得自己的未來閃閃發光,不是嗎?但是一旦長大,沒有一件事會遂自己心願。”

我們都曾有過當超人的夢想,最後在現實的一地雞毛中過著平庸的生活。

於是有人說:“早知道努力生活也不過如此,不如混日子算了!”

人們總是存在這樣一種思想上的謬誤:他那麼努力,也不過如此,我若學他,豈不犯傻?

所以,一些人寧願在生活面前踟躕徘徊,也不願付出應有的努力,最後往往一事無成。

同樣是這期《圓桌派》,《讀庫》主編張立憲說,有人兩年換了四五次工作,到他這裡來應聘,他就很好奇地想聊聊。拋開現實應聘,問他你最想做什麼?結果發現,很多年輕人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太多人被成功學毒害,覺得自己是“打工仔的身子喬布斯的命”,終日沉淪在懷才不遇的鬱悶中。

所謂“懷才不遇”,不過是人性惰怠、貪婪的假面。

我父母那一代人與我們有極大的不同。他們看中:穩定、編制。

對他們來說,在職業生涯中,只要能夠按部就班,不出大錯,即便過不上飛黃騰達的生活,但衣食無憂的生活還是有希望的。那個年代,不少人捧著的是“鐵飯碗”。

但是在今天,時代變了。

蔣方舟打了一個比方:“我覺得現在年輕人的生活不是壘方塊,而是玩俄羅斯方塊,一夜之間就什麼都沒有了”,聽起來特別殘忍。

這就是當今這個大時代帶給我們無數機遇的同時,帶給我們的不確定性,正是這種不確定性讓無數人焦慮不堪。

德魯克說:“戰略不是研究我們未來做什麼,而是研究我們今天做什麼,才有未來。”

所以,當很多人光是為了“勉強過上平庸的生活”就耗盡了全身力氣時,你要有多麼努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費力?

03

那些曾經“勉強過上平庸生活”的人們

後來怎麼樣了


回到本人的開頭,這幾年我和很多曾經的訪談對象都保持聯繫。前段時間,我特意做了一次回訪。讓我們來看看他們今天的生活狀況吧!

@阿超 博士後 某985高校老師

阿超碩士畢業後工作不順,後來在家人的支持下,一咬牙,考博了。博士畢業後想進入科研院所或高校,結果還是因為本科雙非而受阻,就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最後阿超一口氣讀到博士後,順利留在了讀書時的那所985高校擔任老師。阿超的專業不錯,將來可以帶科研項目,未來前途一片光明。

@想飛的赤腳大仙 房奴+新晉奶爸

赤腳大仙努力工作供房。他說:“壓力越大動力越大。北京這個城市,最講究公平和效率,廢話不用多說,拿業績說話。”幾年下來,他成長很快,職位和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在互聯網領域擁有了一席之地。後來找到了一個願意和他一起奮鬥的姑娘結了婚,現在剛晉級為奶爸,幸福溢於言表。

@一壺老酒 縣城飯店老闆

老酒北漂8年,存了一筆錢。在做外賣小哥的幾年中,每天與各家餐館打交道,老酒都特別用心。他特別留意各家餐館的特色菜以及都市白領的喜好,並且與餐館都保持友好的合作關係。

三年前,老酒回到了老家所在的縣城,開了一家飯店。在本土菜系的基礎上,老酒融合自己在北京的所見,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目前,飯店生意很不錯,老酒也一直與北京的朋友們保持互動,及時獲取業界的最新信息。

04

時間複利裡的人生


回訪結束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看到了時間長河裡,過得越來越好的他們,就像看到了過去的自己。

沒有人能夠預知未來,你今天的努力也未必能讓你在未來登上人生巔峰。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認真地生活,差不到哪裡去。

讓我們來看看時間的複利效應吧!

複利率法(英文:compound interest),是一種計算利息的方法。按照這種方法,利息除了會根據本金計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樣可以生息,因此俗稱“利滾利”、“驢打滾”或“利疊利”。只要計算利息的週期越密,財富增長越快,而隨著年期越長,複利效應亦會越為明顯。

這樣說也許你覺得太專業,引用愛因斯坦的一句話:“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其威力比原子彈更大。”

如果這句話你還是沒有太大的感覺,那就看一下這張曾經流傳甚廣的圖片:

蔣方舟: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勉強過上平庸的生活


作為一名生涯諮詢師,經常有人問我:為什麼我要努力生活?那些比我努力的人也不見得比我好多少。我用一條線展示給你看:

蔣方舟: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勉強過上平庸的生活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由不同的階段組成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任務。

在人的一生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你足夠勤奮,你對人生的掌控感會越來越強,你的整個人生就是一條持續上揚的直線。

換成大白話就是:生命夠長,足夠努力,一般情況下,你的人生會越過越好。

人生的不確定性太多,隔岸觀望永遠不會有所成就。

沒有絕對平庸的生活,只有不那麼美好的自己。

古典生命哲學裡有這麼一句話:“一個人距離極大的成功(舉世矚目、舉足輕重)有多遠?沒有人能夠確定,因為這樣的人何時都有,但是誰則完全是概率和偶然。所以不必強求多麼成功,做好自己,剩下的扔給天、運和勢。”

與其在“做什麼才好”上浪費時間,不如努力地珍惜當下,像阿超、赤腳大仙、老酒一樣每一天都全力以赴,慢慢地,路就越走越寬,日子也越過越好。

二十歲的人生,不要等到三十才開始。

至於成否、敗否,身邊的人,周圍的事兒,哪有什麼對錯,不過是酸甜苦辣,濃油赤醬的百味人生而已。

關於作者

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十餘年HR從業經驗,經歷了從一線員工到高管的職業發展歷程。熱衷並努力踐行“向上生長,正向影響年輕人”的理念,如果你正處在職場困境中,請為自己找一個靠譜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