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的祕密:讓成功離你更近,生活更美好

有句名言說得好,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命運建築師。一個人想要成功,就要學會自我管理。

首先,問自己下面三個問題:

第一,我的目標是什麼?

第二,我現在在做什麼?

第三,我現在做的事情對我的目標有沒有幫助?

自我管理的秘密:讓成功離你更近,生活更美好

第一:我的目標是什麼?

對於目標的態度:

1、明確目標。

成功學的第一法則,就是“把夢想變為目標”。夢想和目標的區別在哪裡呢?

夢想寫在沙灘上,目標刻在岩石上。

目標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是你非完成不可的。只有確定了目標,我們才有方向,才有不斷努力去追求目標的動力。

2、把目標放大,並對它注入最大的激情力。

有目標是很重要的,但是,除非你對目標付出真正的熱情,像對樹澆水一樣,願意為實現它而付出努力,否則目標也是難以實現的。

自我管理的秘密:讓成功離你更近,生活更美好

第二:我現在在做什麼?

吾日三省吾身。

要時時刻刻要檢查自己當下的行為,因為你的每一個舉動,都會直接影響與目標的距離。

要時刻清楚自己現在在做什麼,自己所做的事是否有意義?

是否與自己的意願背道而馳,事倍功半?

自我管理的秘密:讓成功離你更近,生活更美好

找到你自己的文字寫在紙上

第三:我現在做的事情對我的目標有沒有幫助?

要清楚地認識到,什麼樣的事情是你達成目標的助力,什麼樣的事情是妨礙走向目標的阻力。

對實現目標有助力的,一律用加法;對阻礙目標實現的,一律用減法。

懂得管理自己、懂得運用加減法取捨的人,或許一開始和那些不懂得自我管理的人差不多,但是時間一長,他們絕對會收穫更多的東西。

要經常跟自己搶時間,每一份成績,都從自己搶的每一分鐘來。

只有管理好自己,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更高的成就。

自我管理更加需要的,恰恰是自覺的精神和意志力。

天堂地獄一念間。管好心靈才能管好一切,管好心靈從管好此時此刻的念頭開始。

自我管理的秘密:讓成功離你更近,生活更美好

如何進行自我管理,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管理好態度:“要我做”變成“我要做”

在所有需要管理的秘密中,態度的管理是最重要的。

自我管理是為了自己的成長,而不是因為別人對自己的態度。

自我管理,更不能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已經不錯了”的想法,只會讓你更差。

●管理好心情:與不良心情說“再見”

1、當不了情緒的主人,就會成為痛苦的奴隸。先管好心情,再管好事情。

2、改抱怨為感恩,心靈就會柳暗花明。

3、培養“鈍感力”。

“鈍感力”就是“遲鈍的力量”。也就是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它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鈍感力”的五項鐵律:

一、迅速忘卻不快之事。

二、認定目標,即使失敗仍要繼續挑戰。

三、坦然面對流言蜚語。

四、對嫉妒諷刺常懷感謝之心。

五、面對表揚,不得寸進尺,不得意忘形。

●管理好慾望:敢對不良誘惑說“不”

當無法抵擋不良誘惑的時候,人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和心智,如同眼睛瞎了一樣。

要敢對不良誘惑說“不”,除了要重視意志的力量外,還得對“自由”重新進行認識。

人都是希望自己自由自在的,但是請記住:自由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更不是一切由自己的慾望牽著鼻子走。

自由的代價是自律!

●管理好語言:學會三思而後言

人與人之間,90%以上的矛盾,都是由語言衝突引起的。這可能有點誇張,但卻說明了語言的重要性:

展現自己,要通過語言;表達觀點,要通過語言;化解矛盾,要通過語言……可以說,語言是我們最重要,也運用得最多的工具。

語言運用得當,能讓我們在別人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幫助我們結交朋友、創造好的機會;如果運用不當,就可能引發矛盾、製造麻煩甚至失去機會……

自我管理的秘密:讓成功離你更近,生活更美好

由於語言的溝通與我們生活相關密切,在這裡重點詳細介紹下。

如何進行語言管理呢?就是要學會“三思而後言”。

1、聰明人的舌頭長在心上,傻瓜的心長在舌頭上。

一個聰明的人,他的語言是受頭腦和心靈指揮的,這樣說出來的話才會理智;而愚蠢的人,講話總是不經過大腦,張口就來,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2、否定之前先肯定。

在人和人的交往中,有不同意見很正常,表達自己的觀點也沒錯。但在表達的方式上,很多人都容易犯同一個毛病:他們總是沒有任何鋪墊,一張口就直接談不同意見。

也許他的觀點是正確的,但這樣一來,被否定的人往往會覺得傷面子,就算勉強接受了對方的觀點,心裡也會覺得很不舒服。

如果換一種方式,在否定別人之前,先肯定別人,比如說“你為這件事付出了很多努力”、“你採用的這種方式對我也有很啟示”……那麼別人不僅容易接受你的意見,接受起來也會覺得很愉悅。

3、讓原則性與靈活性統一。

世界上沒有比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最容易的事。只圖自己表達得簡單和痛快,卻不考慮他人感受和實際效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事與願違。而以為自己出發點好,就信口亂講,同樣是自欺欺人。

不要把“我是一個直人”當成不加強個人修養的藉口。

不要把“我這是為你好”當成傷人傷己的藉口。

不妨記住證嚴大師的名言:“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自我管理的秘密:讓成功離你更近,生活更美好

外國語言。概念 — — 學習、 說、 旅行

●管理好行為:學做“行動的巨人”

1、說做就做,甚至提前做。

很多人做不成一件事,往往因為拖拉。越拖拉,做這件事的動力就會被消磨得越少。所以,要做“行動的巨人”,第一步,就是該做的事情立即去做,甚至提前去做。

2、想做就做,不要過於糾結。

在分析拖拉的原因時,還發現一個很重要的現象:或是擔心做不好而缺乏信心,或是怕有損失而猶豫不決,或是怕吃苦而畏畏縮縮,總之是想去做而又不去做,結果是心裡不斷糾結,導致事情做不成。

只要覺得事情該做,就立即去做。當你真正開始做了,你就會發現:事情做起來並不像想象的那樣艱難,而且往往會因此抓住甚至創造一些很好的機會。

做任何事情,不要想太多難不難。想太多難,就往往猶豫著不去做了。只要抱著非成功不可的心態,先行動起來,你會發現:那些所謂的‘難’,可能根本不存在,即使有困難存在,也能通過我們的行動一一解決。

自我管理的秘密:讓成功離你更近,生活更美好

3、善用時間,不要手忙腳亂

時間老人是世上最公平的人,因為不管是誰,時間老人都會每天給他24個小時。

既然我們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時間,那麼我們將時間統籌、管理得越好,我們才能在同樣一段時間內將事情做得更好。

(1)掌握“80/20法則”,要事優先。

這條法則說的是,社會上80%的財富由20%的人口所佔有,這本來是說明一個經濟學中的現象,但其實這條法則在其他很多方面也同樣適用,時間管理恰恰也是其中一方面。

換句話說,你80%的學習、工作成果來自於你所花的20%的時間和精力。

那麼你所花的另外80%的時間,你都用來幹什麼了呢?或許是打遊戲,或許是跟朋友閒聊……這些沒有太多意義的瑣事,不知不覺就佔掉了你的時間,降低了你的效率。

而如果你能夠學會砍掉花在這些瑣事上的時間,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正事上,那麼你的效率一定可以提高。

儘量將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才能最小程度地浪費時間。

(2)統籌兼顧,才能有條不紊。

管理時間時,一定首先要規劃好,知道自己要做多少事情,然後思考要怎麼樣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完最多的事。合理安排時間,才會得到最高的效率。

修行就是修正行為。自我管理有沒有實際效果,在相當程度上都體現在你能不能促使行動往好的地方轉變。如果你不斷地進行這樣的轉變,你就在不知不覺間,有可能成為一個“巨人”。

●管理好人際關係:越能讀懂人性,越能贏得人心

1、捨得付出:吃虧就是“佔便宜”。

2、善於接受:聰明人懂得滿足別人的滿足感。

人際交往需要相互付出!既然當我對別人付出時,我覺得很有滿足感,那麼接受別人的好意,同樣是在滿足別人的滿足感。這兩者,很多時候,是同樣重要的。

所以,真正聰明的人,在人際交往中,不僅懂得付出,還懂得接受。

下面的話真的很重要:

不會接受別人的東西,實際上同時也拒絕了別人的好意;

拒絕了別人的好意,實際上也就把友情和自己的幸福擋在了門外!

3.學會包容: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在人際交往中,難免會有矛盾和意見。面對這樣的情況,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包容的心,在這個基礎上再化解矛盾。

生活中,如果能夠多一點包容、大度,少一點責備、小心眼,那麼,我們的生活會不會少一點矛盾呢?我們與人的交流會不會更加和諧,更加輕鬆呢?

所以說,寬恕別人,其實就是善待自己。

自我管理的秘密:讓成功離你更近,生活更美好

廣告大師奧斯本有句名言:“經營廣告的秘訣在於讀懂和把握人性,過了一萬年,世界上的許多東西都會有變化,但恐怕人性不會有大的變化。所以,你要把研究人性當成人生的必修課來學習。”

雖然他講的是廣告,但對想在其他方面成功的人,也有同樣的借鑑作用。

因為,我們是在群體中生活,幾乎沒有一個人能獨自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