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比努力重要!放學15分鐘和睡前15分鐘做好兩件事,成績不用愁

有時候,方法要比努力重要,好的方法能使學習事半功倍。

利用好放學後15分鐘和睡前15分鐘,不寫作業不做題,只做兩件事,既可以提高學習成績,更可以改善精神狀態。

方法比努力重要!放學15分鐘和睡前15分鐘做好兩件事,成績不用愁

放學後15分鐘,睡覺前15分鐘做好兩件事,孩子成績直線上升

放學後15分鐘這樣做

日本教育專家坂本七郎在深入研究猶太人的學習方法後,歸納總結出了一套專門面向中小學生及家長傳授高效的家庭作業輔導法——“猶太式輔導法”——家長傾聽孩子講述學校的授課內容。目前,日本有大量家庭在用,每週只需要3到4次,每次15分鐘,就能讓孩子學習成績暴增

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 家長準備工作

往往孩子對學習這個話題比較牴觸,那麼想要打開孩子的心扉,相比之下,學業之外的話題就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校園活動、孩子的興趣、老師趣聞、外出旅遊等都是很好的話題,只要最後孩子願意和你說出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牢騷,那麼家長就可以準備進行下一步了。

2. 一邊傾聽,一邊加入學習話題

當孩子已經開始愛上和您聊天時,爸爸媽媽們便可以在對話過程中逐漸加入學習的話題,慢慢引導孩子吐露出學習方面的苦惱和不安。

這時,您就可以告訴孩子:我們有一個很棒的學習方法可以解決你的學習苦惱,還可以讓你學習成績短時間內提高,然後,再引入“猶太式輔導法”。

3. 和孩子提前確定講課內容

當家長與孩子約定好準備實施“猶太式輔導法”後,為了使試講開展得更順利,家長們需要在前一天晚上和孩子一起商量好講授的科目。可以先從孩子擅長的科目選起,再慢慢過渡到不擅長的科目。這麼做也是為了提升孩子的自信,讓孩子嚐嚐甜頭。

前一天晚上的準備做好了,試講當天,爸爸媽媽們還一定要再囑咐孩子:今天放學,記得我們的約定哦

這樣就為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打下了心理基礎,孩子到學校之後,就會相對認真地聽課和做筆記!而您只需要準備好聽課工具、小黑板和等孩子放學就可以了

4. 家長扮好學生角色,堅持每天15分鐘

孩子放學之後,可以讓孩子稍作休息之後再進行。在孩子講課的過程中,若孩子一時不知所措時,家長可以儘可能地學會等待孩子自己說出第一句話後(實在說不出時,可以讓孩子邊看筆記邊講解),再適當地引導孩子。

家長不能覺得這是遊戲,為了能讓孩子保持積極性,在孩子講解時,家長適當地”扮演“是不可或缺的。

比如:提問時的喊老師和舉手。當然,對於孩子的提問,家長們也必須認真對待,這樣孩子講起來才會認真,換句話說就是使孩子得到滿足感,為下一次實施打下基礎。

不過,如果您的提問過多的話,孩子的講解就有可能停滯不前,或者以為您在故意刁難而產生牴觸情緒。只要注意提問的分寸,孩子的講述就能順利地進行下去。

有時,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開始,怎麼也說不出一句話來。如果這時立刻提問,孩子的思路就會被打斷。請務必注意:一定要給孩子留出思索的時間,儘可能地等待他自己說出第一句話來。

千萬不要心急火燎地催促他,說什麼“快點啊”之類的話。當孩子認真考慮怎麼講解時,您千萬不要插嘴。

如果過了一分鐘之後孩子還是什麼也說不出來,這時再適當地引導他一下,問他:“你覺得什麼地方困難呢?”

在運用對面學習法的過程中,為引導孩子順利講述,製作課堂大綱和學會等待是兩個重要方法。

只要時刻保持著這樣的意識,您就可以順利地引導孩子講解了,而這個過程也就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孩子對課堂內容的理解。

絕大多數孩子都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為了根本性地改變他們的看法,有必要用誇張點的態度去傾聽,創造一個其樂融融的實踐氛圍。所以,適當地“扮演”不可或缺。

平時都是由老師或家長教育孩子,而這次卻是讓孩子來當老師,這樣的角色互換無疑會讓他們非常自豪。為了保持孩子的這種勁頭,家長就要扮演好“學生”的角色。

只要是孩子,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一站在黑板前就要講點什麼,就像老師一樣。所以,讓孩子站在黑板前講解,他就會下意識地扮演好老師的角色。比起捧著筆記本或教科書進行講解,讓孩子站在黑板前講解顯然會讓他更來勁。

表示滿意、大力表揚——聽取孩子講解的同時,有意識地運用這兩種技巧,肯定能其樂融融地度過每天的學習時光,迅速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

“猶太式輔導法”的運用流程大致就是這樣了,只要長期堅持,傾聽孩子說話,孩子會有改變的,我相信,不光是孩子,您也一定受益匪淺。

所以我現在要大聲說:“為了解決孩子的學習煩惱,根本不必每天火急火燎地催孩子寫作業。每天或者每個週末,聽孩子講講各科的學習內容,他的成績就可以暴增!”​​​​

方法比努力重要!放學15分鐘和睡前15分鐘做好兩件事,成績不用愁

放學後15分鐘,睡覺前15分鐘做好兩件事,孩子成績直線上升

睡前15分鐘這樣做

家長應該已經發現,大部分的孩子是需要七小時睡眠的,如果沒有休息好,白天的學習效率勢必會降低。所以我建議大部分的學生,利用好睡前15分鐘,保持充足睡眠,這樣既有利於提成學習成績,又能保證自己的精神狀態,何樂而不為?

可不要小看這十五分鐘,每天堅持15分鐘可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哦。睡前十五分鐘,你可以做些什麼?

第一招: 冥想回憶

所謂的“冥想回憶”並不是指讓大家回憶一天發生的事,而是對我們一天所掌握的知識做個系統的回顧。

因為孩子自我複習的時間比較少,除了上課時間,只能利用每分每秒完成作業,預習新知識和交流。因此,睡前這段時間就是給我們一個自我檢測的最佳時間段。比如今天背了語文古詩,總結了數學公式,要在臨睡之前在腦海中或者在紙上簡要地過一遍。等到週末的時候,再把這些知識重溫一遍,以加深印象。

回憶完之後,找到自己的知識點缺失,學習的成就感暴增,睡眠質量也會變得更好。但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冥想回憶時間切忌過長,10-15分鐘最佳。

第二招:方法歸納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經過一天的學習和複習,到晚自習下課後這最後的1個多小時時間,基本上已經比較疲倦,這時候再去進行高強度的刷題刷套卷其實並不現實,也不“人道”。

所以在這個時候可以根據自己平時的錯題進行歸納總結,找到其中的套路,以後再遇見的時候就可以出奇制勝。

第三招:制定學習計劃

在睡前列下明天的學習任務清單,寫下還有哪些計劃尚未完成,並需要第二天完成的,以免操心這些瑣碎事務而影響夜間睡眠。

好的計劃需要考慮到以下幾點內容:

1.我明天的學習目標是什麼?

2.為了達到目標,明天的時間怎麼安排?

3.我明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

4.我明天準備學習哪些東西?

5.我明天準備在哪方面進步一點點?

學好這幾種方法,用好睡前十五分鐘,堅持睡前十五分鐘,相信你的成績一定能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