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們不招35歲的人

對不起,我們不招35歲的人

和一親戚聊天,她說自己迷茫了,80後未婚,找了三月工作,目前待業中。

手機裡全是招聘軟件,每天能投一二百份簡歷,都石沉大海了。

叫醒她的不是夢想,是沒有工作的焦慮。

也許除了父母的逼婚,35歲的你更害怕失業。

對不起,我們不招35歲的人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這樣。

那些在職場裡上升到高級總監級別的,就算辭職,也有一堆獵頭等著高薪挖他。

但現實是30歲以後,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沒名校背景,也沒500強鍍金,還要頂著結婚生子的壓力,日子並不輕鬆。

特意問了做HR的朋友。

朋友說,30歲以後沒有上升的一定層級的人,他們會認為是沒有上進心或能力不夠。

如果還大齡未婚,就覺得可能性格不好相處,並且有結婚生子的計劃,心思不在工作上。

如果還是女性的話,基本上不會考慮了,因為婚後產假,教育小孩,應付家庭,會耗費她大量精力。

我聽後,都為女性打抱不平了,但無奈,事實如此。

記得之前公司有位34歲的求職者,從國企辭職找不到工作,只能來面試初級運營崗。

希望薪資15K,但這個崗位一般只給到7k,只要機靈點的畢業生就能搞定,最後她接受不了工資的落差,也不願意放下架子,只能繼續找工作。

誰都不想35歲後被公司裁掉。

但其實每個行業和公司一樣,都是金字塔的架構。

對不起,我們不招35歲的人

100人裡大部份是金字塔的底部,往上爬除了自身的努力天賦選擇外,還需要公司發展和團隊的機會。

所以每2-3年,就會有一批人被卡在原地。

一晃10年過去,從25歲到35歲,開始遭到職場的嫌棄。

第一體力跟不上

30多歲在職場裡熬了10年的人,體力上拼不過20多歲的年輕人。

基本上開始保溫杯裡泡枸杞了,身體硬件也開始磨損,不保養就沒本錢,哪敢和年輕小夥一樣工作12小時以上呢?

第二精力分散

處在這個年齡的人,大部份是家庭的中堅力量,身上的擔子不小,下班要忙著給孩子做飯,輔導功課,要照顧父母的身體健康,還要顧及工作......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和剛畢業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年輕人不能比。

第三潛力有限

年輕有時就是資本,很多公司捨得給新人漲1000元,也不想給老員工漲500元。

新人的潛力價值更大些,而且企業給年輕人畫大餅的時候,他們會熱血沸騰乾的更賣力,而你已經不吃那套了。

能和年輕人比的,更多的是經驗、人脈、資源。

如果你有很棒的經驗,資源和人脈,那也不會找不到工作。

避免出現中年危機,年輕的時候要做好規劃,以下幾點分享給你們。

1、勤於鍛鍊,好身體是一切的本錢。

年齡大了會感到身體在走下坡路,早睡早起晨跑鍛鍊還是可以增強免疫力的。

二姐最近身體狀況不好,昨天去辦了健身卡,人不能太倔強,不能不服老(捂臉)。

好在可以通過鍛鍊改善下狀況,除了外形看起來更精神,也能減少去醫院的次數不是。

2、不要停止學習。

都說想太多做太少,除了窮,還因為讀書少並且窮,扎心了。


對不起,我們不招35歲的人


自打工作以後發現: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一點沒錯。

我一朋友在評估公司上班,現在遇到瓶頸期,因為他公司是家外企,他英語不好,想升到高層自己能力不行,連基礎的對話都拿不下來,更別說寫全英文的評估報告了。

快30的人了,去年報了網上的英文輔導課,每天強制自己練英文。

所以說,學習是很重要的,以前混日子的悠閒,遲早得還回去。

想要提升自己,最好學個一技之長,很多人想發展副業,但是沒有擅長的,又沒有本金,就被困住了手腳。

有一技之長,可以提高工作成功的概率。

3、積累財富、理財規劃。

講真,大部分人是做不到高級層的,原因有很多,但這不代表你享受不到更好的生活。

除了上班,開源賺錢合理規劃,你也可以控制自己的人生,不至於35歲被工作絆住腳,被生活磨去光。

所以,35歲前,儘可能積累資金,給自己做好打底保障,要學會理財。

你的人生要自己負責,儘可能給自己積累更多的財富,不止金錢,還有人脈、知識、友情、見識......

這些能讓生活發光的,都是財富。

有天我也會35歲,但我希望那時候會感謝現在努力生活,會理財規劃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