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说到攀枝花

最先浮现在你脑海里的是什么

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

是多民族的移民城市?

是渡口、钢城、钒钛之都、阳光花城、康养胜地?

是晚熟的芒果、早春的枇杷、大田的石榴?

还是有着一线城市消费水平的五线城市?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摄影 王东

相信说起对攀枝花的第一印象

大家的回答

无非是阳光、水果、钢铁、远

......

直到前天

有个来自湖南的朋友问了木木一个问题

刷新了木木对攀枝花这座城市的认知

外地朋友是不是对攀枝花有什么误解?

还是说我是个假的攀枝花人?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关于攀枝花的烧烤

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烧烤

烧烤可能是人类最原始的烹调方式,是以燃料加热和干燥空气,并把食物放置于热干空气中一个比较接近热源的位置来加热食物。最常见的有烤鱿鱼、烤茄子、烤脑花、烤肉串......要不串着串吃,要不装盘子里吃。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本地人眼中的烧烤

攀枝花本地人吃烤肉可没那么多讲究,虽然鱿鱼、脑花、茄子、肉串也不少吃,但本地人的吃法都比较豪放,架上烧烤架,架上炭火,五花肉、猪排、猪肠、鱼、牛肉、羊肉...网上一铺就开整。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关于攀枝花的蘸水菜

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蘸水菜

清汤寡水的一碗往桌上一放

老板,这是什么东西?

攀枝花人吃素菜汤都不放油盐的吗?

还是说加油盐需要再加钱?

老板还是给我来5毛钱的油盐吧!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本地人眼中的蘸水菜

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精髓都在蘸水里

无论是素菜还是肉,攀枝花人都喜欢用白水煮

然后蘸水着秘制蘸料

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关于攀枝花的交通

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交通

四通八达

各种高架桥、高速路

城内“十纵十横”无缝对接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本地人眼中的交通

在东区不是爬坡就是上坎

不管是上下班高峰期还是节假日

攀枝花的堵车场面绝对堪比大城市那般壮观

堵堵堵!!!滴滴滴!!!

再赶上修路,直接堵半座城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关于攀枝花的工资

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工资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不愧是四川南向门户

人均GDP居全省首位

大城市挣的钱就是多

本地人眼中的工资

人均9万?

应该在平均的时候没有“均”到我吧

攀枝花人心里最清楚

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消费着一线城市的物价,享受着五线城市的水准

这物价像长了翅膀似的,越升越高

木木连水果店都不敢进了

这种心酸的滋味谁能懂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关于攀枝花的季节

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四季

四季轮回,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水果

春天看百花争艳

夏天看万亩荷花

秋天看漫山红叶

冬天看寒冬腊梅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摄影 王东


本地人眼中的四季

年日照时间2700小时

不存在什么春夏秋冬

一年四季阳光普照

这里的水果统称为热带水果

在晴天出门请防晒

当然,建议没事别出门

......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关于攀枝花人的夜生活

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夜生活

k歌、泡吧、蹦迪...

不嗨到凌晨绝不回家

这才是大城市生活该有的样子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本地人眼中的夜生活

攀枝花人夜生活,不存在的

攀枝花人都是按时早归的乖宝宝

顶多饭后去跳个广场舞,在小区溜溜弯儿,

去附近超市溜达一圈就回家了。

那种夜啤酒、撸串的黑(hen)少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生活在攀枝花,有时候我们吐槽

她这里不行、那里不好

不管怎么说

身为攀枝花人我们内心是自豪的

近年来随着城市不断发展

城建日新月异

城区高楼林立

一年四季阳光明媚、瓜果飘香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攀枝花,刷新了我对攀枝花的认知

摄影 李萍

我们从不羡慕北上广深的繁华

也不留恋江南小镇的那片静谧

唯独对攀枝花这座明月繁星的城市情有独钟

攀枝花是我们的家 我们最爱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