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自石門歸 應知課改事

——益陽資陽"國培計劃培訓講師"王梅老師剪影

君自石門歸 應知課改事

君自石門歸 應知課改事

君自石門歸 應知課改事

本網訊(通訊員 曹立志)"啊,桌子上怎麼有一隻橘子呀?"9月30日上午,益陽市資陽區張家塞中學的魯燦輝老師感覺好驚訝:剛剛收拾整齊的辦公桌上,怎麼憑空多了一個圓潤光亮的橘子呢?

"這是我從石門帶回來的,可好吃啦!給大家嚐嚐鮮吧。"聽到大家的疑惑聲,王梅老師的聲音從隔壁辦公室傳了過來。

"咦,你不是從9月24日起就參加資陽區國培計劃講師團的線下培訓去了麼?不是要去石門學習一個星期麼?"面對謝軍、魯燦輝等老師的疑問,王梅老師回答:"我們培訓完畢,昨天晚上到家了,按規定今天確實不需要來上班,但是我覺得請了一個星期的假,同事們大都是幫我守的自習課,也不會還給我了。我想,耽擱一週,課程內容完不成,既然回家了,就自己來上課了。"

聽說王梅老師回來了,大家都圍過來,詢問她取經石門的事宜。王梅老師侃侃而談:"我們主要是聽專家上課,觀摩別的老師上課、磨課。確實大開眼界,非常有收穫。"

"也不只是聽本科目老師的課。比如我們聽了省城來的一位專家上的作文輔導課,他先展示了一位學生的作文,是關於景物描寫的,原本寫得不怎麼好。但是專家採取近鏡頭播放的方式,用視頻展示的方式,告訴學生怎麼一步步地修改作文,結果,在他的輔導下,學生當堂把一篇作文改得很好了。我作為一名歷史科目的老師,也真的很受啟示。"

"微型課和微課有什麼區別?"謝軍老師提出來。

"簡單地講,微課就是平常課堂上講解一個知識點,只有5-8分鐘;微型課是一堂完整的課,只要20分鐘,就是一個老師講自己是怎麼設計這堂課的,包括課堂上的每一個流程。"見大家聽得很認真,王梅老師繼續說,"上課以微型課的形式展示,沒有學生,只有老師,時間只有二十分鐘。就是老師把整個上課的流程講一遍,包括老師從上課開始到結束講的每一句話,對學生講的話也要說,比如'這個問題請某某同學來回答','你回答得很好','請坐'等等話都要講,只是沒有學生的思考和回答。"

魯燦輝老師笑著問:"具體是怎麼磨課的呢?"

"我們還觀看了別的老師是怎麼上課磨課的。先是一位老師上課,然後老師們分四人小組磨課,就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再次打磨,然後從四人小組裡選兩名老師重新上課。"

聽了王梅老師的介紹,大家都感覺王老師的石門之行真是不虛此行;看到她放棄假期拿起備課進教室的身影,大家更為王老師的敬業精神所深深感動;想到王老師平時在電腦上製作、修改課件的模樣,我們都深深意識到:王梅老師,無愧於2018年資陽區優秀教師這一光榮稱號,也一定會不辱資陽區"國培計劃講師"的光榮使命。

我們深信,那一隻只從石門帶回來的橘子,其實就是課改路上所有逐夢者甜蜜的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