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覺得莆田媽媽很可惡,我卻覺得她很可憐


大家都覺得莆田媽媽很可惡,我卻覺得她很可憐


Your Children Deserve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大家都覺得莆田媽媽很可惡,我卻覺得她很可憐

文|一葦渡航

1

近日,一個學生家長和其孩子班主任的微信聊天截屏引爆網絡,涉事廖老師為福建莆田市荔城區梅峰小學四年級新任班主任,學生家長自稱是莆田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任辦公室副主任科員。

荔城區分管教育的常委許秀霞是我父親的高中學生又是紀委同事(我父親在市紀委任副處級紀檢監察員),市教育局師資與人力科科長薛朝偉是我表姐夫。陳xx這學期麻煩您多多費心,謝謝!”


大家都覺得莆田媽媽很可惡,我卻覺得她很可憐


因其微信中的官名甚多,這位家長被各大媒體戲稱為“莆田龍媽”,同為女性家長,同是給孩子的所屬老師發的微信,這件事很自然地讓人聯想起前段時間曾經引爆網絡的“嚴夫人”事件。

2018年5月11日有網友微博爆料稱,“某市市委副書記嚴某的女兒欺負同學,幼兒園老師為其單獨安排座位被開除”。

網友發佈的信息顯示,5月10日下午5時30分左右,一名陳姓幼師在家長群中發佈“清空周圍人後,讓嚴姓學生單獨坐一邊”的一條消息,並隨後補發“真的是夠了”的信息。


大家都覺得莆田媽媽很可惡,我卻覺得她很可憐


微信聊天截圖顯示,當晚7時,嚴姓學生母親先是要求陳教師對學生公開道歉,並說“通知你們集團領導來給我解釋你對嚴書記女兒說這話什麼意思!”之後又聲稱,學校處理結果已出:開除陳老師。

這位嚴夫人的高調出場讓人不覺瑟瑟發抖,一副仗勢欺人假借權力威脅學校和老師的嘴臉躍然紙上。

媒體鋪天蓋地批判該這兩位家長“好大的官威”,簡直是人人喊打。

2

但是筆者認為這位莆田家長和嚴夫人的行為還是有本質的區別,我很想把莆田家長言猶未盡的意思表達完全

其補充如下:“最最尊敬的廖老師,如果您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不論遇到什麼困難,我都願意動用我所能動用的一切社會關係幫您解決,請您一定相信我。“

以上就是證明,我

只有一個願望就是請您多多照顧我的孩子,至少不要歧視我的孩子。

縱觀這位家長羅列出來的幾個官職:夫妻二人一個副科級,一個正科級,拉扯出來關係人也都不是什麼特別位高權重大人物。就像是一個唯恐別人小覷而努力把自己全部金銀細軟展示出來的窮人。


大家都覺得莆田媽媽很可惡,我卻覺得她很可憐


所以我認為這位家長的初衷更多的是為了討好老師,而不是威脅老師,只不過是用力過猛顯得不倫不類,但是讓廖老師感到了不舒服。

同為一個家長,我非常能理解這位家長的用心,因為天下父母愛子之心一也。

作為一個曾經有將近20年教齡的老師來說,我也遇到過類似的家長,只不過是我明白家長的意思,儘管說話不太入耳,但是我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儘量做一位公平的老師,儘量讓家長放心。

3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身份感十足的社會,大學士紀曉嵐曾經去五臺山遊玩,走進廟裡,方丈打量了他一番,見他儀態一般,便說:“坐”,又叫一聲“茶”,意為以隨便的茶水招待;

得知來的是京城客人,方丈恭敬站起,立馬領紀入內廳,改口為:

“請坐”,“泡茶”

當再經過一番細談才得知來的是禮部尚書紀曉嵐時,方丈神色黯然,謙卑地領紀曉嵐入禪房,並尷尬地賠笑道:“請上座”,“泡好茶”


大家都覺得莆田媽媽很可惡,我卻覺得她很可憐


紀曉嵐臨走時,方丈拿出紙筆,一定要請紀曉嵐留下墨寶,以光禪院。只見紀曉嵐和顏悅色,揮毫書寫了這樣一副對聯:“坐,請坐,請上坐;茶,泡茶,泡好茶。”方丈見此,羞愧不已。

方丈乃身處萬丈紅塵之外的高人,尚不能脫身於牽牽絆絆的名韁利鎖,何況一般修為的芸芸眾生。

時間發展到現代你會發現情況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好轉。

4


我們正常的人都渴望得到同類的尊敬,都希望自己得到生而為人的基本尊嚴。

但是事實卻是相反,所以你會經常接到一個初次見面的朋友遞過來一張頭銜多到恨不得把自己的名字擠出去的名片。

或者遇到一個恨不得把自己死去n年的名人祖先都叫醒的某某後代,或者對方會毫無預兆地把自己跟某某大人物合影的照片展示給你看……

在身份面前,人往往容易失掉理智,讓人產生錯覺:哦,特麼原來我這麼牛逼!事實可能是,你並不是什麼牛逼,而是傻逼!


大家都覺得莆田媽媽很可惡,我卻覺得她很可憐


所有的這一切怪異的舉動其實都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大家現在都懶得去了解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是習慣於用更加快捷的標籤去決定一個人在自己心目中的交際定位。

這個標籤就是身份。

這是因為我們中有很多人生活在一個集體無意識的環境之中,每個人只有把自己放在某一特定的組織或集體之中才有存在感,才會得到同類的相應的尊敬。

這種無意識讓很多人沒有自我,只有身份。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是和一個人的社會身份交往而不是和一個人的交往。

5

所以莆田這位家長的所作所為有自身修養問題但更多的是受這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每年新學期開學伊始,總會曝出關於家長學校老師的很多奇葩事件:

比如前段時間,黑龍江省依蘭縣高級中學女班主任教師馮群超課堂之上公開索禮謾罵學生讓輿論譁然。

據瞭解,9月10日教師節當日,這一班級同學因未給老師送禮而被班主任馮群超“教訓”了一節課時間。

隨後,全班同學無奈現場集資,才為老師“補了禮”。錄音是由馮群超班級同學在課堂上錄製,並由一位對此不滿的家長向媒體舉報而被披露的。


大家都覺得莆田媽媽很可惡,我卻覺得她很可憐


還有一則名為《安廣院一最牛×老師,發短信向學生要中華煙》的帖子出現在合肥一論壇上,立刻引起網友關注。

該帖作者自稱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的在校學生,他在帖中爆料自己的班主任汪××利用評獎學金、畢業證書發放等,向學生索要財物,或暗示學生行賄。

帖中還附有該教師索賄短信的照片,短信中,發信人“汪×”稱:“中華一條沒問題吧?”


大家都覺得莆田媽媽很可惡,我卻覺得她很可憐


再有蘇州一位幼兒園老師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微信:“聽說今年七夕情人節又是和我生日同一天,各位禮物啊準備好了,我提前通知哦,別裝作看不見”,喊話要收生日紅包,還配了張自拍。

後來,這位老師又曬出了自己收到的紅包和禮物。紅包金額從8.2元到888元不等,還有一件快遞。其中200元紅包及快遞被爆是學生家長送的。


大家都覺得莆田媽媽很可惡,我卻覺得她很可憐


當然這其中的敗類教師都得到了相關教育部門的嚴厲懲戒,大多被直接清除出教師隊伍。

網曝出來的這些都是極端個案,但就是這麼幾顆老鼠屎壞了教師的整體形象,讓家長們的心時刻處於焦慮之中,在對待老師的態度產生了戲劇性變化,家校關係的扭曲讓我們觸目驚心。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交給老師不是去接受教育而是相當於送給老師一個人質,人質在老師手中,孩子又是一個家庭的全部希望和寄託,家長豈有不用力過猛的道理?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告訴我們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環境出現什麼樣的事情就再也自然不過了。

大家都是一個整體,所以我們與其對莆田的這位家長人人喊打不如反思一下自身:我們每個人都會把一個無身份的陌生人當成一個人來尊重嗎?

具體到教育層面,對於家長來說:你是否過分妖魔化老師了?對於老師來說:你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孩子?

最重要的是對於我們的孩子:要從小就教育他,生而為人是應該且必須受到尊重的,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一個陌生人

本週團購《Hello愛豆家庭版兒童創意美術課》明早8.00截團,點擊書名即可閱讀團文和介紹,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大家都覺得莆田媽媽很可惡,我卻覺得她很可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