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杨珊:马睿、吴迎春《电影符号学教程》

书评|杨珊:马睿、吴迎春《电影符号学教程》

评马睿、吴迎春《电影符号学教程》

杨 珊

书评|杨珊:马睿、吴迎春《电影符号学教程》

书籍简介: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4-9452-2

书评|杨珊:马睿、吴迎春《电影符号学教程》书评|杨珊:马睿、吴迎春《电影符号学教程》

电影符号学作为研究电影符号的基本特点及其表意规则的科学,其研究既符合一般符号学的原理,又需要区别于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其他艺术符号,拥有自己的独特性。以法国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为代表的电影符号学盛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主要依据语言学模式的符号学来构建自己的理论,局限于狭义的电影符号学视野。

70年代末电影符号学引进我国以来,不少学者在梳理其在中国大陆的传播情况之外,在研究中融入中国电影理论独特的立场和符号学理论严谨的学术品格。使电影符号学不仅没有走入国际上所谓的“死胡同说”,还显示了“新生”的迹象。进入21世纪以来,电影符号学作为传媒符号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简单译介、评述到能够自我创新,某些学术观点开始向国外逆向传播,产生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可见其持续发展的路径和生命力。

本书作者能够理清电影符号学的理论脉络,运用丰富实例将电影符号学理论化、学科化的发展过程呈现出来。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共有十二讲。

1

第一部分:第一讲和第二讲。

作者从三个部分理清电影符号学的知识构成:第一讲阐释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以及学科性质等基本概况;第二讲介绍电影符号学在西方的缘起、发展,伴随争议,以及引入中国后,中国学术对其的接受与深入。并阐明本书对电影符号学讨论的主要目的,即立足中国符号学理论的前沿发展对电影符号学进行新的学科构建。

书评|杨珊:马睿、吴迎春《电影符号学教程》

2

第二部分是全书的重点,共九讲。

这部分内容全面且系统地介绍了电影符号学的研究重点和基本观念,明晰地梳理了前人的相关理论,并将电影中的各种符号现象用符号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新的分析与解释,运用典型电影范例在电影符号学的帮助下解读电影。

电影符号文本中三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影像、声音、语言在本书的三、四、五讲中做主要阐述。这三种符号,即影像符号、声音符号、语言符号,即电影符号的三种主要类别,再依次将这三种符号进行细分。作者能够从电影语言切入,确立影像、声音、语言为电影符号学的研究对象,既遵从电影的性质,又能借助符号学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

第六讲突破了电影文本的局限,引入“伴随文本”的概念,突破了电影符号学对电影符号的认识仅限于那些进入电影叙述文本之内的符号的局限,将电影文本之外影响电影表意的符号文本视为电影符号。把电影符号的研究对象扩展到了电影之外。作者分析了电影伴随文本的主要类型,综合伴随文本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解释

伴随文本对电影文本意义生成可能产生的三种效果:一、突出强化电影文本的预设意义;二、提供对电影文本的多重解释维度,丰富其解码方式;三、占有优势地位的伴随文本可能会削弱电影意义的产生。同时,作者能将电影的前文本和先文本区分开来,在电影符号表意机制的课题中,具体分析伴随文本和电影文本的复杂关系。

第七讲在电影符号学的视野下,把握电影镜头的程式化组合问题,从符号组合的角度分别探讨蒙太奇和长镜头等电影语言最独特的因素,在构成电影文本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明晰电影蒙太奇的基本涵义和发展,解释其在符号组合关系中的创造性,提出电影蒙太奇的实质是创造一个自成系统的意义结构,即创造一种新的理解世界的方式。作者借用经典电影《诺丁山》“走过四季”的长镜头片段,解释其中对时间的压缩暗含“蒙太奇”手法,两者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符号组合和表意结构。在《赎罪》四分钟敦刻尔克大撤退前场景的长镜头剖析中,作者解释了符号大量的充实下,对主题的叠加,使文本意义更多元,实现了电影文本中主导符号的突出。

第八、九讲引入叙事理论,介绍了电影叙述学。

作者首先说明电影叙述学即电影符号叙述学,或者说电影叙述符号学。通过《小城之春》解释电影中叙述主体,一个非人格化的叙述机制“大叙述者”的概念,即电影中的“大影像师”,电影符号叙述学中抽象化的“第一叙述者”。作者按照电影叙述者等级图,依次介绍了视觉与听觉这两个电影文本中的“第二叙述者”,简要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叙述机制。随后,作者介绍了电影叙述角度的基本类型:视角聚焦、听觉聚焦和观众认知聚焦,并通过电影叙述聚焦分类图,补充说明电影聚焦体系中的“视听聚焦“,阐明电影文本在叙述角度上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在第九讲中,作者依次分析了电影文本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在结构主义语境中创立的电影符号学,需要一套可操作性的文本分析工具。由此,麦茨将电影中组合多个镜头的八种常见方式归纳为“大语意段”来描述视觉影像间的组合关系,书中作者用《龙门客栈》作为分析示范。最后作者用一些例子说明了嵌套式叙述与跨层式叙述的内容。

第十讲从“想象的能指”和“二级认同”理论出发,引用麦茨的“第二电影符号学”,把研究重心转向电影接受环节,分析观影主体的“电影状态”举例说明了电影中组合式隐喻、聚合式隐喻和组合式转喻、聚合式转喻的连接类型。

第十一讲中作者指出电影符号学在发展中,符号分析需要充分考虑社会文化这一重要变量,主要介绍了:一、作为社会符号文本的“电影机构”;二、电影作为社会互文性文本的互文性关系和社会秩序;三、电影批评中发展的通过形式分析来揭示电影符号文本的意识形态的批评模式。

书评|杨珊:马睿、吴迎春《电影符号学教程》

3

本书的第三部分,即最后一讲。

作者强调拓展电影符号学研究空间,基于20世纪关注电影影像的三位哲学家柏格森、梅洛-庞蒂和德勒兹围绕电影影像与感知关系的讨论,分析“影像的电影化”与电影的“解域化“,说明电影符号学应重视:技术为影像创造带来的新的可能性以及电影范式的新变化。作者提出,

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影像符号的某些特点、接受方式以及符号组合的范式和框架,意味着电影符号学需要面对新的研究对象,促使其理论意识的更新。

本书能够全面分析和了解麦茨电影符号学理论,清楚地认知到以麦茨为代表的第一电影符号学和第二电影符号学理论是帮助我们认识电影符号系统的重要资源,但这只是狭义的电影符号学。作者能用发展的眼光,吸收当代符号学的成果,把麦茨式电影符号学与一般电影符号学区分开来,走出狭义电影符号学的理论框架,立足符号学与电影文化发展的事实,探索符号学原理与电影理论的有效整合。

作者通过丰富可感的电影案例,从具体电影的微观视角入手,再引用具体的理论观点,表述理论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具体作品,以具体的问题为指导,把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结合起来。作者能够从传统电影理论与现代电影理论中汲取精华,理论研究根植于电影创作的基础,并以符号学为参照,把握其共通性,参考与电影相关的各个层面理论的材料,尊重电影主体,把握好电影符号学的研究对象,处理好影像研究与叙述研究的关系。

书评|杨珊:马睿、吴迎春《电影符号学教程》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