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島,俄羅斯的核試驗場

新地島,位於北冰洋,介於巴倫支海與喀拉海之間,面積8.26萬平方公里。新地島,其實並不是一座島嶼,主要由南、北兩大島組成,加上另外一些小島,從東北向西南延伸達1000公里。

南島(尤日內島),面積33275平方公里,世界島嶼排名第42位。北島(謝韋爾內島),面積48904平方公里,世界島嶼排名第29位。南、北兩大島之間是馬託奇金沙爾海峽,寬僅1.6~2.4公里。群島為烏拉爾山系向北延伸部分,大部為山地,最高點海拔1590米。面積的1/4有冰蓋。由火成的和沉積的物質組成,包括石灰岩和黏板岩。面積的1/4有冰蓋,北島的大部分和南島的一部分為極地荒漠帶。

新地島,俄羅斯的核試驗場

新地島核試驗場是前蘇聯重要的核武器試驗場之一。蘇聯解體後歸屬俄羅斯。

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蘇聯平均每年在這裡進行兩次百萬噸以上的地下核試驗,其中有兩次爆炸的威力最大,它們的當量接近6000萬噸。前蘇聯在那裡進行了224次核子試爆。到1991年,在新地島試驗場共進行過130次核試驗,88次為大氣層核試驗,39次為地下核試驗,3次為水下核試驗。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10月30日的那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5000萬噸TNT量級的“赫魯曉夫炸彈”試驗。當天一大早,蘇聯國務委員帕拉夫斯基、戰略火箭軍司令莫斯卡連科元帥親自趕到試驗場觀看這次核試驗,重達26噸的“大伊萬”氫彈被裝進了一架由利亞斯尼科夫駕駛的圖-95戰略轟炸機。當飛機從距離試驗場1000公里外的摩爾曼斯克奧列尼機場起飛後,上午11時32分,“大伊萬”在試驗場上空爆炸。圖-95以最快的速度離開了投彈地點,並在氫彈爆炸前飛出了250公里。爆炸後發出的耀眼紅光直刺駕駛艙。所幸的是,機組人員已事先戴上了墨鏡。飛機繼續逃逸,可是衝擊波來勢更快。它將飛機一會兒拋上,一會兒拋下。身後形成了一個新地島居民誰也未曾見過的令人失魂落魄的蘑菇雲,迅速膨脹並盤旋上升,直入大氣層。爆炸發生時,轟炸機與艦艇、地面的無線電聯繫全部中斷,一小時後才恢復,電擾動三次傳遍全球。

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試驗場關閉後,新地島則成為蘇聯惟一的核試驗場。1990年10月5日,蘇聯在新地島進行了一次核試驗,遭到北歐國家的強烈反對,迫於國際的壓力,蘇聯遂於1991年宣佈暫停核試驗。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續暫停核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