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再加碼160億!兩國經貿關係路在何方?

中美經貿關係何去何從再次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北京時間8月23日,美方在301調查項下對自中國進口的160億美元產品加徵25%關稅。這是美方的第二輪徵稅。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隨後立即發表談話指出,中方堅決反對,並不得不繼續做出必要回擊。中方對美約16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於(北京時間)23日12:01正式實施。▼

中美貿易戰再加碼160億!兩國經貿關係路在何方?

然而,這並不是最終的交鋒。

當地時間8月20日起,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關稅稅率提高到25%一事,舉行為期6天的公開聽證會。準備進行第三輪徵稅。聽證會邀請參加的358名行業和企業代表中,僅有8名中國公司或行業代表。

中美貿易戰再加碼160億!兩國經貿關係路在何方?

聽證會舉辦地ITC辦公樓

同時,華盛頓時間22日—23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受邀率團赴美,與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馬爾帕斯就雙方各自關注的中美經貿問題展開磋商。

那麼,在這種紛繁複雜的大背景下,中美經貿關係的出路究竟在哪裡?

企圖一舉壓服中國?部分美企強烈反對

對於此輪徵稅措施,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美方先前對中國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等方面的不公平行為進行301調查,並分兩輪對5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徵收25%的關稅。但是中方不但未糾正其原有做法,反而採取報復措施,故特朗普指示貿易代表辦公室啟動此輪補充措施。

中美貿易戰再加碼160億!兩國經貿關係路在何方?

美方認為,由於去年美國出口中國的商品僅1300多億美元,在此情況下,與美方對中國2000億的輸美產品徵稅相比,中方無法採取同等規模的報復措施。於是,在中國已無商品可徵稅、處境被動的情況下,美國企圖以此一舉壓服中國。

可見,特朗普政府此次的第三輪徵稅是對華極限施壓的典型表現,不過,卻也遭到部分美國企業的反對。

從前兩天的聽證會情況來看,此舉遭到了美國化學委員會和美國服裝鞋帽協會等多家行業代表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個打著維護美國企業利益旗號的關稅清單實質上會使美國企業遭受不可修復的經濟損失,中國對於美國企業而言是不可替代的。

中國是輸家?美國同是“多輸”一方

美方單方面發起的第三輪徵稅,將為全球和中國經濟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最終造成“多輸”的局面,就連美國也難以置身事外。

無疑,此舉將影響全球經濟活動,打斷全球和地區產業鏈和供應鏈,並最終對2008年金融危機後來之不易的全球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包括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等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因美國相關舉措的影響而調低了對今年下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最直接的則是對華影響。美方的措施將使中國的金融風險上升,股市出現波動,資金外流壓力增大,對在華從事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各類中外企業造成負面影響,並有可能加快製造業轉移的速度,從而有可能在一定時期內拖累中國經濟增長。

中美貿易戰再加碼160億!兩國經貿關係路在何方?

美國政府的部分官員錯誤地認為美國經濟目前發展勢頭較好,在中美貿易爭端中處於優勢地位,故一意孤行對華施壓。

但往往事與願違。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其公開聲明中宣稱,此次徵稅目錄將充分考慮到對美國消費者的影響,並儘量避免對美國經濟形成干擾。但是此次擬徵稅的性質、數量和範圍都與前兩輪徵稅有本質性區別,對美國國內經濟影響註定不可避免。

首先,此輪徵稅的產品目錄長達193頁,初略統計約有1萬多類產品,包括肉類和食品、建材、金屬、化妝品、紡織品、紙業、皮革、手提箱、半導體、自行車等不同門類。

中美貿易戰再加碼160億!兩國經貿關係路在何方?

由於第一輪(對340億美元的545類產品徵稅)和第二輪(對160億美元的114類產品徵稅)徵稅主要是針對先進製造業和高科技產品,這些產品利潤率較大,市場基本可以通過價格調整等手段加以吸收,但是第三輪徵稅則涵蓋了很多薄利或微利產品,對美國及產業鏈上相關國家的經濟產生的影響將比前兩輪的影響要深遠得多。

其次,大量消費品涵蓋其中,美國消費者將再次不得不為此輪徵稅買單。在擬徵稅目錄中,有高達23%的產品為美國普通民眾日常必需的最終消費品,不僅包括各類食品,而且還包括電腦、傢俱、手提箱、座椅等日常消費品。所以加徵25%的關稅後,將抬高消費品的價格,並只能由美國民眾來承擔。

美國企業也將成為此輪徵稅的受害者。

中美貿易戰再加碼160億!兩國經貿關係路在何方?

小企業代表約翰・霍華德(左)呼籲美國政府將線圈等相關產品排除出征稅清單。

此輪徵稅產品中有47%為中間品,如計算機部件、電信通信設備和汽車零部件等。美方對這些中間品徵稅將會增加美國企業的成本,使其在全球競爭中喪失一定的競爭優勢,並對其營運和工人就業造成負面影響。

第三輪徵稅來勢洶洶?美國國內並非鐵板一塊

很多美國人意識到了“雙輸”的後果,並加入了反對第三輪徵稅的陣營中。

部分美國在華企業代表,由於他們所在行業不同,預期受到的影響也各不相同,但是大多感覺壓力很大。他們認為,此輪徵稅清單的不少產品盈利微薄,如果25%的關稅落地,將對其生產經營活動造成很大影響。

有的美國在華企業表示將在美國國內展開遊說活動,勸說美國政府放棄此輪徵稅或者縮小徵稅範圍等;有的美國企業計劃把在中國的生產逐步向東南亞轉移;還有的美國在華企業表示,短時期內,中國完整的製造業全產業鏈和巨大的市場在其他國家難以找到並替代,所以很難離開中國。媒體報道,沃爾瑪等深受影響的美國零售企業已經開始在探求減緩影響的措施。

中美貿易戰再加碼160億!兩國經貿關係路在何方?

同時美國不少行業協會也積極採取了行動加以應對。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表示,該協會代表將在8月24日的公開聽證會作證時,主要闡述徵稅的負面影響,並與其他行業和商業協會一起努力,遊說政府推遲實施第三輪徵稅。

美國國會眾議院規則委員會主席、眾院半導體聯盟共同主席塞西森向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表示了失望的情緒。在第二輪徵稅時,這位議員就曾與50名議員聯合署名,要求政府將半導體和半導體制造設備從清單中刪除,但未被採納。

出路在哪裡?平等磋商永遠優於單邊施壓

目前,第三輪徵稅剛剛進入公開聽證會階段,最終結果的出臺仍需時日,所以相關各方仍持觀望態度。

部分美國智庫和企業認為,經過徵詢公眾意見和聽證會後,如果不是反對聲音過於集中導致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做出改變或美國國內政治出現意外情況,目前仍不能完全排除此輪徵稅實施的可能性。但可以肯定的是,美方期望通過單方面極限施壓達到最終壓服中國的目的是不現實的。

美國智庫學者表示,特朗普本質上是商人,他並不遵守外交談判中“一諾千金”的做法,而是按照商業談判中反覆高要價的方式來爭取最大利益,所以出爾反爾既不難理解,又是可預期的。

中美貿易戰再加碼160億!兩國經貿關係路在何方?

目前來看,特朗普政府在此輪貿易摩擦中,希望通過中方單方面讓步來實現其目標,這面臨很大的挑戰和困難。

回顧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可以說這是中美關係在起伏中持續向前發展的40年。在此過程中,從來不乏美方對華單方面施壓的情況,如人權、西藏和臺灣問題等。但是問題的解決也從來不是通過中方單方面妥協實現的。

歷史經驗已經證明,以鬥爭求合作則合作存,以妥協求合作則合作亡。幾乎每一位美國新總統上臺,中美關係都經受了較長時間的考驗和磨合,有時甚至長達一個任期。從長期來看,要促成問題和分歧的根本解決只能通過平等誠信的磋商才能找到出路,單邊主義和施壓制裁絕沒有出路。

中美貿易戰再加碼160億!兩國經貿關係路在何方?

更重要的是,不管情況如何發展,中方對於中美經貿問題的處理必須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

美國目前已將中國從潛在的戰略競爭對手定位為首要戰略競爭對手,而且美國政府內部對於此次與中方磋商的目標和結果仍存較大分歧。即使關稅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其他問題和摩擦仍有可能不時出現。

總之,未來中美關係的複雜性將進一步上升,競爭和磋商也將走向常態化和日常化,對此中方應做好充分的戰略和心理準備。

中美貿易戰再加碼160億!兩國經貿關係路在何方?

撰文 / 袁幽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交流部副部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