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嫔妃服饰衣领借用了披肩元素

本文作者黄强

《延禧攻略》还在播出,同样反映乾隆时期《如懿传》也开播了,两部电视剧打起了擂台。

《延禧攻略》剧中无论嫔妃,还是宫女、绣女,其袍服在领口部,采用了披肩领。嘉嫔的袍服衣领部就更为夸张,不仅有披肩装饰,而且形成多褶式样,大概服装设计的灵感来自百褶裙。

《延禧攻略》嫔妃服饰衣领借用了披肩元素

【图13,《延禧攻略》嘉嫔披肩领】

披肩领形似披肩,也叫扇肩、大领,是加在朝服领口上一种衣领。清代袍服是圆领,更准确说是无领,领口很低,如同无领。因为清代袍服与汉族服饰不同,衣领是分离的,有专门的披肩。

《延禧攻略》嫔妃服饰衣领借用了披肩元素

【图14,清孝贤纯皇后朝服像】

披肩兼有实用性与装饰性功能,战争年代,肩部承受冷兵器冲击,披肩可以增加抗压力,保护肩部,加上金属甲片或皮制垫肩,还具有了铠甲的功能;加大披肩面积,形成上翘覆盖式,又具有了威武雄壮的装饰效果。满族袍、褂,不分男女老少,都没有缝制在领子上的习惯(不与衣服连成一个整体),而是在袍、褂上附加一条领子,俗称假领。这样的假领在白山黑水的严寒气候中自有它的独特功能,随季节变化,佩戴毛皮、绒线、绸缎,或单或夹,保护脖子。即是衣领,又是围巾,一物两用。不同面料,色泽,又演变出种种变化,强调了服饰的审美情趣。

《延禧攻略》嫔妃服饰衣领借用了披肩元素

【图15,《延禧攻略》娴妃袍服披肩领】

皇后朝服披肩是独立的一个组件,但是清宫女性袍服,基本上不用披肩来装饰。《延禧攻略》的服装设计,大量使用披肩元素,并且强化,不仅不能突出清宫服饰的特点,反而是败笔。

《延禧攻略》嫔妃服饰衣领借用了披肩元素

【图16,皇后侍女明玉披肩领】

清代皇帝、官员的礼服披肩较为讲究,礼服一律配一个“大领”,有点像“菱角”形,以石青色锦缎做成,以织金缎镶边,边宽一寸。冬季则镶以貂皮或其他皮毛。女性的领子,相对简单,多用绸、缎、布为面料,形成二寸宽的长条带子,围在颈项间,如同一个小围巾。

《延禧攻略》嫔妃服饰衣领借用了披肩元素

【图17,乾隆明黄色缎绣云龙金版嵌珠石银鼠皮朝袍】

《延禧攻略》中后妃、宫女的这种服饰,不仅吸纳了披肩的元素,还将汉族女性服饰的云肩移植过来,也就是说服装设计借鉴了满族服饰的披肩,与汉族服饰的云肩,将两者糅合到后妃、宫女的服饰上。云肩本是从明代沿袭过来的服饰品种,为四合如意式,结线为缨珞,汉族女性结婚时常披此物。清光绪末,苏、沪地区妇女以髻低至肩部,用绒丝仿云肩形制编结成为较小的云肩,用以防发髻的油腻。

《延禧攻略》嫔妃服饰衣领借用了披肩元素

【图18,梳旗髻穿坎肩的满族妇女】

满人坐拥紫禁城后,清朝服饰制度化、规范化。但是女服的袍、褂、裙的格局仍然维持着,满人穿袍,也派生出旗装。清朝中后期,女袍的袍身发展为宽博,肥袖过肘,扣缀右侧,下摆开衩的特点,整个袍服线条平直硬朗,没有曲线。领部出现高领,顶住腮部,碰到耳垂,头部转动时并不方便,下摆长度则盖住脚踝。袍身上绣满花纹,领、袖、襟、裾部位镶有宽阔的滚边。这就是满人的旗装,民国旗袍的起源。

《延禧攻略》嫔妃服饰衣领借用了披肩元素

【图19,梳旗髻穿长袍马甲贵妇】

旗装是满族贵族女性的华丽服饰,彰显出她们的社会地位与等级。喇叭袖袖筒宽大,阔尺余,长过手半尺左右,袖里精绣各式花卉图案,其色与袖面迥然不同。穿着时将袖挽起来与袍身形成鲜明对比,显得别致与美观。喇叭袖分为大挽袖和套花袖,所谓套花袖就是在袖口处,再接出一层或几层约半尺长的假衣袖,色泽与旗装长袖不同,类似戏服中表演甩袖时,甩出的衣袖。

《延禧攻略》对袍服展示的很多,不厌其烦,但是朝褂、旗装表现的很少。也见到几款,已经是袍、旗装、大袖衫的三结合,没有了清廷旗装的原有风格。

《延禧攻略》嫔妃服饰衣领借用了披肩元素

【图20,《延禧攻略》中大袖衫接近旗装】

马蹄袖是满族服饰的显著特点之一,满族女性服饰也有做成马蹄袖的,如皇后的朝服,但是满族旗装的外褂绣工精细,袖口不是紧窄的马蹄袖,而是宽袖;旗装也是宽袖,倒喇叭袖宽至一尺。可见满族服饰的款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无非适应、改造、发展。清朝对于男性服饰限制严格,对女性服饰相对宽松,因此,汉族女服与满族女服各自独立,有各种的系统。

清代汉族女性服饰沿袭明制,上身着袄、衫,下身束裙,或者再加一件较长的背心。到后期则流行下身不束裙子而穿裤子。

《延禧攻略》嫔妃服饰衣领借用了披肩元素

【图21,清代品月色万代团寿梅花织金缎女坎肩】

大袖衫是汉族女性的服饰特点,顺治以后上衣袖管较前代减小,宽度仍在一尺许。乾隆后期,维扬地区流行彩裾大袖,女衫以二尺八寸为长,袖广一尺二寸,袖口镶滚锦绣。嘉庆年间衣饰镶滚渐多,袖口也放大。咸丰、同治年间,北方京都妇女的服饰镶滚更为繁复,一道又一道,有“十八镶”之称。说明了两个特点:汉族女性服饰袖宽,大袖衫名不虚传;服饰衣袖镶滚繁复。

而满族女服,在后宫中更多地保留着满族的服饰特点,除了旗装大袖,其他服饰并无大袖。清朝内务府虽有汉族女性的绣女、医女等职业,其穿戴不再是汉人风格,需要执行满族服饰标准,因此,汉族女性的大袖衫、袄裙是绝迹的。《延禧攻略》出现汉人服饰风格的大袖衫,就有点奇怪了。显然,在设计宫廷服饰时,《延禧攻略》混用了。这里需要指出,满人旗装也有大袖,与汉人服饰大袖不同,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延禧攻略》中大袖也不是纯正的满人旗装大袖或汉人袄衫大袖。

黄强黄不息2016年、2017年两次年度文化头条号。

黄强,字不息。知名服饰史学家、金学家,多年来致力于金瓶梅文化、中国服饰史等研究,已出版《另一只眼看金瓶梅》《趣民国》《文人置业那些事》《服饰礼仪》《消失的南京旧景》等著作15本。独家点评热播影视《芈月传》《女医明妃传》《秀丽江山之长歌行》《武媚娘传奇》《绣春刀》等戏服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