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熱奪冠,《新說唱》低調落幕,這是第二季沒能爆紅的5個理由


艾熱奪冠,《新說唱》低調落幕,這是第二季沒能爆紅的5個理由


《中國新說唱》,來自潘瑋柏鄧紫棋戰隊的艾熱,從復活賽開始,以連勝8局的超神戰績逆襲奪冠。

又一年的嘻哈大秀結束了,可你記住了誰?

艾熱奪冠,《新說唱》低調落幕,這是第二季沒能爆紅的5個理由

也許你能說出幾個名字,卻沒有更多人認識他們。換句話說,第二季的rapper們,沒有一個“出圈”。

“沒有爆紅”,這是播出一季之後他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從“有嘻哈”到“新說唱”,你能感受到,第一季是要證明嘻哈“存在”,第二季,是想說“不一樣”。

但不一樣,為什麼就不能爆紅呢?

梅丸君認為,這是以下幾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原因一:《新說唱》改造了diss這一最重要的內核

還記得是什麼吸引你去看《中國有嘻哈》的嗎?是吳亦凡瞪著眼質疑“你有freestyle嗎?”,是張震嶽熱狗看完一場燥熱的表演後說的“我覺得不行”。

我們聽了太多的溢美之詞,去年夏天,在《有嘻哈》裡,我們看到了充分的懷疑、否定之後,所選拔出來的獲勝者,才足夠優秀。

這種文化,在嘻哈圈有個術語,就叫diss。它也構成了《有嘻哈》的核心價值觀。

但《中國新說唱》,從第一期開始,就讓很多老觀眾感受到“求生欲”。雖然節目努力構建了一些矛盾,例如校園和職業在採訪中隔著屏幕“不服”,但卻不是當面開槓。

那當面說的是什麼呢?

“他挺狠的哦”、“他蠻厲害的”、“他會讓我眼前一亮”

艾熱奪冠,《新說唱》低調落幕,這是第二季沒能爆紅的5個理由

你看,樂評人、Underground和idol開始互相respect了!

艾熱奪冠,《新說唱》低調落幕,這是第二季沒能爆紅的5個理由

Love and Peace成為核心價值,一團和氣的故事本身的吸引力大幅度減弱。

艾熱奪冠,《新說唱》低調落幕,這是第二季沒能爆紅的5個理由

不是說這樣的價值觀不好,只是,當Love & Peace成為精神內核後,對劇情的敘事剪輯的推動力大大減弱。沒有矛盾衝突就沒有戲劇,這是戲劇學裡的基本原理之一。《新說唱》的“和平”故事,讓故事失去了魅力,也讓觀眾失去了觀看節目的原動力。

原因二:“入圈”選手能帶領選手 “出圈”嗎?不能

來自《中國好聲音》的陳梓童、萬妮達、低調組合楊和蘇,來自《偶像練習生》的徐聖恩,來自上一季《中國有嘻哈》的小青龍,甚至是已經出道多年的周柏豪,在節目開播時就非常吸睛。

艾熱奪冠,《新說唱》低調落幕,這是第二季沒能爆紅的5個理由

這些都是觀眾們相對熟悉的選手,有的還通過電視節目贏得了很多粉絲,應該說,他們是已經 “出圈”的嘻哈歌手,他們加盟《新說唱》,在初期為節目增加了不少熱度。

艾熱奪冠,《新說唱》低調落幕,這是第二季沒能爆紅的5個理由

所以,今年《中國新說唱》採用了讓已“出圈”選手回爐帶動的策略,一批歌手和作品突然火起來,例如王以太的《目不轉睛》,成為抖音神曲,艾熱的“摘下星星給你”也十分洗腦。

艾熱奪冠,《新說唱》低調落幕,這是第二季沒能爆紅的5個理由

但相比大量的“回鍋肉”,真正走出嘻哈圈的成為大眾爆款的人和音樂並不充分。甚至可以說,沒有一名選手實現了真正的“出圈”。

原因三:Skr爆紅,但並沒有給《新說唱》帶來有效轉化

從第一期開始,節目組就有意強化“skr”這個詞。這是一個嘻哈圈用於表示,常常用來押韻和填補節奏空白。

艾熱奪冠,《新說唱》低調落幕,這是第二季沒能爆紅的5個理由

但最後skr的火法,是和“是個”諧音,“笑skr人”意為“笑死個人”,“skr魔鬼”意為“是個魔鬼”。

艾熱奪冠,《新說唱》低調落幕,這是第二季沒能爆紅的5個理由

也許你已經發現了,雖然skr以數據優勢火爆,但舊瓶裝新酒的玩法之後,並沒有儘快實現對節目收看的有效轉化。去年圍繞著《戲精的誕生》,以及今年的楊超越,無不是在就節目內容進行討論。

也就是說,skr的走紅,並不是節目本身的內容引起了共鳴和熱炒,這種營銷手段,並不能算作節目走紅的標誌。

原因四:敘事被大量模仿,嘻哈文化被長期消耗

所有的綜N代都有這個問題,但對《中國新說唱》而言,更難一些。

從來沒有哪一年,網絡綜藝能像今年一樣野蠻生長。

同屬於嘻哈類別的街舞,早在去年底就被列入了製作議程,今年一季度,優酷愛奇藝分別推出《這就是街舞》和《熱血街舞團》,用同樣的劇情化敘事、更“街頭”的場景處理、更有流量的嘉賓,讓關於“嘻哈”的消費一直持續。

艾熱奪冠,《新說唱》低調落幕,這是第二季沒能爆紅的5個理由

第二季度,男團女團選秀節目爆紅,其中網絡點贊為核心的互動方式成為新寵。而同為選拔性質的《新說唱》,卻沒有這項先天基因。在用戶參與這塊大蛋糕面前,他仍然只能在正片之外的復活戰上做文章。

可以說,無論是關於嘻哈,還是關於選秀,從去年第一季節目結束後,到今年的開始,都一直在被消費,從未被斷檔。這樣的注意力消耗下,《中國新說唱》想要重複去年讓觀眾已經感受過的舊事物,本身就很難。

原因五:社會語境變化

雖然辯證法告訴我們,出了問題要從自身找原因,但對《新說唱》而言,由於外部環境的變化,導致節目播出時的社會語境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對一個綜藝產品而言,是可以致命的。

在年初一場關乎嘻哈文化的整風運動之後,今年暑期開始時,一份關於暑期選秀節目相關調控出臺,又讓人對這個節目捏一把汗。

即使《中國新說唱》在內容處理上十分謹慎,也無可避免地被帶上有色眼鏡去觀看。

艾熱奪冠,《新說唱》低調落幕,這是第二季沒能爆紅的5個理由

但今年的《新說唱》並非一無是處,它首先在政策導向和圈子文化的平衡中找到了最大的共鳴點,比如引入校園rapper等讓選手的身份更加多元。它也儘可能地完善賽制,比如取消SMTM的賽制,直接進入通俗易懂的60秒淘汰賽。在中後期的賽制上也吸取去年教訓,避免好選手流失。

今年,《中國新說唱》的贊助品牌多達25個,從數量上看仍然是網綜界的“扛把子”,不缺錢也體現在製作環節的方方面面,單是舞美就更換過好多輪。

此外,節愛奇藝還成立了一個公司,叫“刺蝟兄弟”,意在打造嘻哈歌手的經紀業務。合作方式和男女團的方式一樣,出道即加盟,與原生公司共享合約。但這種廠牌關係並沒有像男女團綜一樣納入製作環節。

一句話總結這一季的《新說唱》,硬件上,欣欣向榮,軟實力,有待提高。期待下一季不負眾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