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行測言語理解答題技巧:如何分析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係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已揭開帷幕,縱觀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言語理解與表達在考試中佔有很大的比重,考查題量40道題,而邏輯填空這類題目又佔有半壁江山的地位,區別就在於副省級考查了15道題,市地級考查了20道題。邏輯填空看似簡單,要想把它做對卻並不容易,據統計很多考生的準確率都在百分之五十左右,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情況呢?源於大多數考生太自以為是,佛系做題,認為只要憑著感覺走就可以,其實感覺不等同於語感,語感是長期閱讀培養起來的語言習慣,而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已經很少有人能沉下心來閱讀,唯有的閱讀僅限於朋友圈和微博,這些微閱讀不僅不利於嚴謹地思考,而且很多還存在用詞不精準的問題,混淆我們的認知。所以,如果大家沒有準確地語感的話,那麼請跟我一起學習邏輯填空的正確打開方式,並勤加練習,從此像魏瓔珞一樣走上人生的巔峰!

邏輯填空在解題時,需要找到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係,當你把文段讀懂並領會了作者的意圖,那麼你才能選出正確的答案。如何分析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係呢?有明顯判斷標誌的,可以藉助一些標誌詞、標點符號、句子來分析,無明顯判斷標誌的,可以分析句義,一定要學會站在題乾的角度,揣摩“皇上”的心意,並投其所好,這樣才能永得聖寵。

【例題1】物理學研究與藝術創作有異曲同工之妙,若是不能_______,就只能千錘百煉,通過成年累月的辛苦工作來解開暗物質的謎團了。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妙手偶得 B一蹴而就 C守株待兔 D靈機一動

【答案】A。中公解析:根據文段“若是不能...就只能”可知橫線處詞語與後文語義相反,轉折後“千錘百煉”、“成年累月”均指需經過多次艱苦鬥爭的鍛鍊和考驗,故前文應填入表達短時間內得到突破的詞語。C項“守株待兔”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獲得成功的僥倖心理,與文意不符,排除。根據前文“與藝術創作有異曲同工之妙”可知,橫線處詞語也應含有巧妙之意,故排除僅形容時間較短的B項“一蹴而就”。而D項“靈機一動”指急忙中轉了一下念頭,多指臨時想出了一個辦法,無法與前文“藝術創作”形成對應,排除。A項“妙手偶得”指創作靈感,可以巧妙偶然間得到,既與前文“異曲同工之妙”對應,又和“千錘百煉”語義相反,當選。故正確答案為A。

小結:通過關聯詞語“若是不能...就只能”可知橫線處詞語與後文語義相反,找準空缺處的呼應點“千錘百煉”、“成年累月”“異曲同工之妙”就可以幫我們鎖定正確的答案。

【例題2】在這個萬物互通互聯的時代,單個企業是無法“_______”的,只有人人安全、合作伙伴都安全、整個環境都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網絡安全,這也是網絡安全的更高等級——生態安全。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明哲保身 B自力更生 C獨善其身 D自給自足

【答案】C。中公解析:根據文意可知,只有人人安全,合作伙伴都安全,整個環境都安全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故對於企業來說,考慮到整個環境的安全十分必要,而不能只考慮自身,前後文存在反對關係,C項“獨善其身”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與文意相符,當選。A項“明哲保身”指因怕連累自己而回避原則鬥爭的處世態度,文段並沒有連累、迴避之意,排除;B項“自力更生”指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辦起來,D項“自給自足”指依靠自己的生產,滿足自己的需要,二者均指沒有其他人的幫助企業無法存活之意,而文段並非強調企業的存活問題,而是重在突出企業安全問題的互聯互通,故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

小結:通過關聯詞語“只有...才”可知,題幹強調的是整個環境的安全的必要性,與單個企業形成對比,從而確定空缺處要填的詞語與整個環境相對,強調的是隻顧自己。

【例題3】衛星軌道數據是一類需要嚴格保密的數據,衛星所有人將衛星的位置和運行路線視為機密資料。擁有衛星的那些企業擔心洩密會使自己喪失競爭_______,因為把_______的定位信息洩露出去,可能會向競爭對手暴露自己的實力,政府也擔心這會危害國家安全。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籌碼 詳細 B能力 準確

C機遇 隱藏 D優勢 確切

【答案】D。中公解析:第一空,根據文意可知,衛星軌道數據是企業的機密資料,對企業十分重要,一旦洩露會使企業處於不利地位,B項“能力”指完成一定活動的本領,洩密會使企業“喪失競爭能力”程度過重,文段只是強調會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排除;C項“機遇”與競爭搭配不當,排除。A、D兩項填入文段語義合適。第二空,搭配“定位信息”,“定位信息”指準確的位置信息,強調數據的準確性,D項“確切”指準確,恰當,填入文段語義合適,A項“詳細”指詳盡、細緻,無法體現信息的準確性,排除。故正確答案為D。

小結:題幹雖然沒有明顯的判定標誌,但是根據句義可知前後文之間存在相互解釋的關係,所以分析好句義,也可以找準呼應點。

無論題幹有沒有判定標誌,只要把句義分析透徹也能找準題乾的呼應點,從而選出正確的答案,所以大家解題時一定要善於尋找題幹中的呼應點這樣才能提高解題的準確率。如果讀懂題乾的信息,一切都是so easy。中公教育專家建議各位考生對以上知識進行認真學習與應用,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幫助,祝各位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