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孩子越「騙」越優秀啊!快來看看怎麼「騙」吧!

在家庭教育裡,有一個著名的教育法則,叫做羅森塔爾效應,也叫做期待效應。

從前有一個世界級的"大騙子",叫羅森塔爾,他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家。有一次他到一個學校,隨便挑了十幾個孩子,硬說他們是天才。結果八個月後,家長和老師們真的發現這些孩子進步明顯,慢慢變成了天才。

這個教育法則恰恰說明,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非凡的天才,但這種可能的實現,取決於家長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那樣的去愛護、期望,珍惜這些孩子。簡單的說,你期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孩子就可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原來,孩子越“騙”越優秀啊!快來看看怎麼“騙”吧!


“騙”孩子的第一步就是多看他的優點,少看他的缺點。天真的孩子像小鴨學步那樣,開始去接觸這個社會,但我們父母總是太過心急,想要為他包辦一切。

曾經有一位媽媽就說,以前老師總是投訴說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講,非常好動。這位媽媽回到家裡,拉著兒子的手開始“騙”他:“老師今天表揚你認真做筆記呢,問問題也答得上來呢!真棒!”

見兒子眼睛一亮,媽媽又趁勢說:“不過,我聽說你這一次語文只考了12分。你跟媽媽說說這是怎麼回事呀?”

兒子聽了,煩惱地說:“我不喜歡語文,語文太難了!所以我不喜歡聽課。”這個時候,媽媽並沒有責怪他,而是說:“哦,你對語文不感興趣,沒有認真聽都能考12分。說明你很厲害。我相信你如果花多一點時間,一定會考得更好。”

這個時候,輪到孩子不好意思了,撓著頭問:“是嗎?”

媽媽便趁勢說道:“當然啊。語文有什麼難的,只要每天認真一點點,肯定就有進步的。”

從這以後,孩子再也不敢說語文很難了。每次考試,從12分,到20分,到50分,再到80分,孩子每次考試都在進步。而最重要的是,每一次他的媽媽都願意給他最大的鼓勵,最大的表揚。而這種善意的騙法,就是教育的智慧。

教育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最好的教育就是相信孩子,告訴他是最優秀的,用你的行為方法去打動他,但是也不能盲目的鼓勵,孩子可以誇,但是不要過度。

原來,孩子越“騙”越優秀啊!快來看看怎麼“騙”吧!


最優秀的老師其實就是父母,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而且每個都是“騙術”高超的優秀老師。

首先,在孩子小的時候,您應當把孩子當做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如果他還沒有意識到。那麼,爸爸媽媽應該要耐心地強調,並且多次表揚他的進步。

孩子的思維是直線的,意思就是,父母說什麼話,反映到腦子裡的就是什麼話。如果他經常聽見周圍的人稱讚他愛學習,是弟弟妹妹的榜樣時,他可能就會去嘗試著去好好學習了。如何父母進場吼他,罵他這樣不如別人那樣不如別人,對孩子將會有很大的傷害,他也會慢慢的認為自己真的很差,

在知乎熱搜上有個熱門的回答:

經常被吼的孩子,心裡是什麼感受?

有個高贊回答這樣說:

那一刻,只能聽見自己心碎的聲音。

密歇根大學Ethan Kross博士的一項實驗發現,情緒和身體疼痛在大腦區域反應非常相似。當一個人說感到「心碎」時,「心碎」其實已經不完全是一個比喻了,他的神經系統可能真的體驗到了幾乎相同級別的疼痛。

當父母吼孩子的時候,孩子情緒上遭受到的創傷,可能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所以,父母在面對孩子是,要做到“相信”教育,不要亂髮脾氣,應當耐心地誇獎他的進步。讓孩子發現,原來自己愛學習,能獲得這麼多人的肯定。慢慢的他對待學習就會成為一種習慣,認真的努力的去學習,而成為父母和老師期望的好學生、好孩子。

如果爸爸媽媽們把孩子認為是一個優秀的,聰明的,有愛心的孩子,然後就這麼去鼓勵他。孩子將會逐漸往優秀的方向走;不斷告訴孩子他不夠優秀,往往容易把孩子變成一個不優秀的人。這就是父母最好的“騙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