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即知生死

此法以排好八字,大運,用神為基礎。
掐指一算即知生死


掐指一算即知生死
掐指一算即知生死​​

損壞用神,傷害四柱為忌神。再看命局中空亡的分佈情形。便可鐵口直斷死亡之期。

三空相會忌神年,

閻王拘你勿須疑,

四柱大運流年日,

三會空亡定死期。
掐指一算即知生死

《一》三空:(即三種空亡)

《六甲空亡;》

甲子旬中戍亥空,

甲寅旬中子醜空,

甲辰旬中寅卯空,

甲午旬中辰巳空,

甲申旬中午未空,

甲戍旬中申酉空。

《截路空亡》

甲己,申酉是仇家,

乙庚,午未不求它,

丙辛,辰巳不須問,

壬丁,寅卯是冤家,

戊癸,子醜與戍亥,

截路空亡一命休。

《追魂空亡》

己,醜寅申酉中,

乙庚,戍酉辰卯容,

丁壬,子午巳亥兇,

丙辛,寅卯未申衝,

戊癸,卯辰戍酉薨。

《二,忌神空亡》

天剋地衝見空亡,

歲,運並臨見空亡,

七十三,八十四見空亡,

身旺羊刃重重見空亡,

刑沖剋害見空亡,

身弱七殺重重見空亡,

身弱生身太過見空亡。

《三,大運空亡,指所測之年在被所管的十年運程見空亡。》
掐指一算即知生死

《四,流年日空亡》

流年見空亡,

流年中的出生日見空亡,

流年天干加流曰地支組合見空亡。

《五,三方各見空亡》

四柱,大運,流年全見空亡。

《六,忌神年》

旺日臨旺鄉,衰日遇衰地,

歲運並臨傷用神,生克合衝損日主,

日主無根不受生,用神坐墓與死絕,

男順女逆更替運,耋行紫微與龍德,

七十三,八十四本命年,即是忌神傷亡現。

(具體查法)

一,查流年日:

以日柱在何月令與流年中的月令找出生日。

1,日柱在流月月令內,即以本月令生日為“流年曰”

2,出生日未交本月令,須在本月令交節曰起初一至出生日為“流年曰"。

3,出生日已經過了本月令,須在已過之月令交節日起初一至出生日為“流年日”。

二,查流日干:測事年的年天干為流日干。

三,查流年日組:

流年天干強配流年日地支。不分陰陽。

四,查三空法:
掐指一算即知生死

1,先用流日對大運,四柱是否旬空。

2,後用流年日對大運,四柱是否有路空,魂空,日柱,年柱為主。

五,何為三空相會?

以下三個空亡同見於一方,二方,三方中即為三空相會。

六甲空亡,旬空。

截路空亡,路空。

追魂空亡,魂空。

六,何為三方空亡?

四柱,大運,流年日這三方中同時見一種相同的空亡。

《三空查法》見表。

掐指一算即知生死

掐指一算即知生死《死日應期》

用神見傷,該神五行所屬月日時應。

日主見傷,該神五行應。

忌神結黨,該神五行應。​​

五行為金,申酉巳丑月日時應。

五行為木,寅卯未亥月日時應。

五行為水土,子辰申亥月日時應。

五行為火,寅午戍巳月日時應。

被測之人居忌神方位,前半月應。

被測之人不居忌神方位,後半月應。

日主旺相,刃方祿地不可去,災出刃祿月日時。

曰主弱相,鬼方墓地不可去,災出鬼墓月日時。
掐指一算即知生死

試舉一例:男。

四柱,,甲辰,丙子,己酉,乙亥。

大運: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

流年庚辰。此造忌合反合,曰主己土本應以辰土為根,但子辰半合不化。

辰酉合而化金,助旺庚金合乙克甲之勢。

丙火勉力去生日主己土,但均無根力小。

天干無水為透,金氣不減,金堅火患土虛,本以洩克取勝為忌。

此造逢此損壞用神,傷殘日主的忌神年。

忌神年裡,見日柱魂空,大運魂空,流年日魂空,即為三方空亡。

此人本流年必死無疑。

《以月令查流年日》

1,本月節。

自立春日始至驚蟄日止為正月。

自驚蟄日始至清明日止為二月。

自清明日始至立夏日止為三月。……以下依此類推勿誤。

(命理中的月令是以十二節為準,而不是曆法中的農曆或公曆的某月。也不是某月的中氣。每個月中有一個節,一個氣)
掐指一算即知生死

列一個月令表,看官們查看方便些。

正月,立春~驚蟄。

二月,驚蟄~清明。

三月,清明~立夏。

四月,立夏~芒種。

五月,芒種~小署。

六月,小暑~立秋。

七月,立秋~白露。

八月,白露~寒露。

九月,寒露~立冬。

十月,立冬~大雪。

冬月,大雪~小寒。

臘月,小寒至立春。

掐指一算即知生死

有網友說此類文章個別篇幅看不懂。這對於易學知識零基礎的人毫不奇怪。不掌握基礎知識就想看懂每一篇文章就是空中樓閣。

學語文看字典,不會用拼音字母aoebpf行嗎?學數學用計算機,不知道1234567890可以嗎?

所以必須學習基礎知識。這很枯燥。索然無味。但必須耐下心來,孜孜以求。我們都在學習,因為易經裡面的智慧既博大又精深。迄今為止,這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人敢說他把易經看透了。

為發揚光大先賢的智慧,造福蒼生桑梓我們共勉。

應網友所邀,改日我將陸續發文,就本人一知半解的知識與各位看官分享。

我的文章力求深入淺出,淺顯易懂。儘可能的用大白話,力避之乎者也。

每天一文,歡迎關注,收藏,轉發,評論,指正,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明天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