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旅遊舌尖盛宴盤點——「皮薄汁多」杭州小籠包


小籠包是上海市,江西省,浙江省,江蘇省,安徽省蕪湖等江南地區著名的特色傳統小吃。

新杭州名點名小吃評定暨“包容天下”嘉年華活動在中國杭幫菜博物館啟幕,參加“新杭州名點名小吃”評定的點心作品《蟹肉鬆茸小籠包》。

小籠包的歷史可上溯至北宋,尚有類似的“灌湯包子”流傳至今。

現代形式的小籠包起源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常州府,並在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常州味鮮,無錫味甜,但都具有皮薄滷足、鮮香美味等共同特點,並在開封、天津等地也得到了傳揚。

近代江南小籠包真正成形的歷史已很難考證,但普遍認為現代小籠包與北宋時期的“山洞梅花包”和“灌湯包子”有著傳承上的淵源關係,在靖康之變後由北宋皇室南遷時帶入江南後演變而來,與中國北方地區流行的灌湯包子系出同門,千百年來傳承一直沒有斷絕,並在各地得到了創新和發揚。


杭州小籠包瘦肉及肥肉同剁爛,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分別做成小肉丸。

起源於北宋開封的灌湯包,於南宋時期隨宋室南渡來到杭州,之後在江南地區發揚光大。要做到皮薄餡靚是有秘訣的。做皮時開粉要用滾水淥熟,皮才軟滑,若用生粉就會太乾了。餡要有汁才好吃,但餡料有水份會很難包,配好後放進雪櫃片刻,使油和水份都凝固才包,蒸熟後的小籠包就會很好吃了。

麵粉篩勻放入大碗中,慢慢加入滾水,迅速拌勻成軟粉團,以少許麵粉爽手,將粉團搓成長條形,再分切小圓粒,碾薄成圓形粉皮,放入肉丸做成小籠包形狀。

蒸籠塗油,鋪上菜葉,再塗油在菜葉上,放入小籠包隔水蒸七至八分鐘,拌勻。

不要急於享受美食要當心包子裡的湯汁燙嘴,還有就是因人而宜倒點醋拌點辣椒油沾著食用口味更佳! 食用口訣: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再喝湯。 關注“黃小花盤點”,每天一篇盤點,擴充你的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