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6名准媽媽就有1名「糖媽」 如何應對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英文簡稱為GDM)是準媽媽獨有的一種疾病,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楊慧霞指出,在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在17.5%左右,平均每6名準媽媽中就有1名患有妊娠期糖尿病。那麼,妊娠期糖尿病到底是什麼?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妊娠期糖尿病。據《西安晚報》報道,妊娠合併糖尿病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礎上合併妊娠,被稱為糖尿病合併妊娠;另一種是妊娠前糖代謝正常,妊娠期才出現的糖尿病,被稱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危害極大,可導致準媽媽胚胎髮育異常、流產,增加“巨大兒”的發生率,進而使難產、產道損傷、產後出血等發生率相應增加,而且容易併發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感染甚至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同時,該病還可能造成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畸形等。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張瑩在接受金羊網採訪時提醒,由於大多數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症狀輕微或無症狀,準媽媽自身難以識別,所以,準媽媽在備孕階段就應該去監測血糖,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更應該提高警惕,並根據醫囑及時進行糖耐量篩查,以免延誤治療。

那麼,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呢?據《揚子晚報》報道,高危人群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年齡≥35歲、孕前超重或肥胖、有糖耐量異常史、有多囊卵巢綜合徵者;曾經出現不明原因死胎、有流產史、有巨大兒分娩史、有胎兒畸形和羊水過多史、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者;本次妊娠期發現胎兒大於孕周、羊水過多者;有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者。

雖然妊娠期糖尿病危害極大,但準媽媽也不必過於擔心。山西省太原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營養師郭翠清在接受《山西晚報》採訪時指出,通過科學的運動管理和營養管理,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以得到良好控制,關鍵還是要謹遵醫囑,合理地控制體內血糖。(張曉寧)

本文由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劉萍進行科學性把關。

每6名準媽媽就有1名“糖媽” 如何應對妊娠期糖尿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