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談內容創作,沒弄懂這條準則,怎麼能創造出好的內容呢?

內容,已經成為了2018年的時代主旋律了。

內容,也成為了自媒體創作者和傳統企業爭相進入的重要區域。

只要打開今日頭條、搜索自媒體創業,一定會浮現出 優質內容、好內容是成功的關鍵,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內容是好內容呢?

答案已經五花八門,各有道理,但是,我們真的想要搞懂好的內容,我覺得有一條決定性的法則,是一定要搞懂的。

都在談內容創作,沒弄懂這條準則,怎麼能創造出好的內容呢?

這條準則就是:粉絲為什麼要花費一點兒、一段時間用在閱讀你的內容上?

這個太重要了,如果沒搞懂這個,就等於本末倒置,學了無道之術。

好的內容值得投入時間

記得梁寧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心理都有一條邊界輔助線,這條輔助線將內心的世界一分為二。一側為以存在感為主的娛樂、高興、愉悅等,另一側則是以恐懼為主的焦慮、憂慮、擔心等等。

如果,你的產品或者是內容,不能有效的激發這兩個關鍵點,就已經與粉絲產生了巨大的距離,你的內容與粉絲有什麼關係呢?

既然沒有任何關係,粉絲還會投入時間來看你的內容嗎?

你們可以去看一下,任何一個頭部大號,動輒上百萬粉絲的大號,你們按照這個原則去嘗試,做進一步的考量。

比如:巧婦9 妹,她的內容,為什麼那麼多人再看,而且都在良性的互動,就是因為他的內容迎合了粉絲的存在感中的愉悅,快樂,看他的內容,每一期花費5分鐘,你會感覺到這5分鐘值得,因為你在這5分鐘以內,獲得了快樂。

還有,郭德綱的德雲社、趙本山的劉老根大舞臺、以及浙江衛視的相聲專場等等,都是存在感的愉悅,你認為投入這段時間,帶給你的快樂是值得的。如果這樣的內容,有下一期,你一定也會關注,繼續觀看的。

而另外的一面,如抗拒恐懼產生的內容,一定是有價值的,有用、有收穫的。

比如:你作為一個自媒體的創業者,無論什麼原因在從事頭條號的內容創作,都是一種對未來的憂慮,要麼是工作方面的,要麼是金錢方面的,總之,你來頭條做內容,就是為了預防一種恐懼的產生。

那麼,你就會對有價值的內容去深入觀看。比如杜子建,他在分享做頭條的點滴,或許是思考,或許是經驗,也或許是策略,但是你看了以後,感覺自己有一些收穫,值得按照他的分享去嘗試。這樣,你也會覺得你的時間是值得投入的。

好內容就要用人類的語言

另外,好內容的標準還要特別注意變現形式。

首先,一定要真實,做不到真實,也要真誠。

這一點就不要再做多於的結識了,讀者是要花費時間來看的,時間就是生命,這個投入是巨大的,儘管我們的內容不一定能夠達到一定的高度,但是,至少我們尊重粉絲、尊重讀者,分享的內容一定是自己最想說的。

其次,口語化。

內容創作,不是詩詞大會,更不是朗讀者,你沒有必要弄得文縐縐的。就是以面對面聊天的場景,用口語化的方式,把你最想和粉絲說的話,表達出來。當然了要注意邏輯、順序。

最後,切勿花哨。

專業不是體現在你弄了幾個圖片,做了幾個炫技。無論是圖文還是視頻,都是你與讀者真誠溝通的渠道,而且小小的手機畫面,不是絢爛的電影藝術,所以千萬不要過於花哨。

這就是好內容的標準

找準了讀者的心裡邊界,持久的打透一個點,然後用樸實的語言與粉絲做真誠的溝通,像羅振宇一樣,每天堅持60秒,風雨無阻。


我相信,你的內容一定會得到認可,粉絲一定也會因為尊重而給予強大的支持。

都在談內容創作,沒弄懂這條準則,怎麼能創造出好的內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