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画案

在大红酸枝疯涨的这两年,很多朋友都想拥有一件自己的大红酸枝家具,但大多数人苦于价格因素,迟迟未能入手。其实大家都看的明白,大红酸枝的资源枯竭了,用不了多久,很可能会出现有钱也买不到的尴尬境地。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画案


参考陆林著《画案·榫卯》一书中的明式素工大画案

上一次我们用赞比亚血檀做了一张『明式素工大画案』的样品,并且展示了出来,如下图。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画案


赞比亚血檀明式素工大画案(样品)


历经了近4个月的工期,我们制作完成了这张材质为大红酸枝(交趾黄檀)的『明式素工大画案』。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画案


大红酸枝明式素工大画案

我们款式参考2017年陆林著《画案·榫卯》中的款型,书上面板是全覆盖做法,我们改成攒框入槽,并根据软硬木差别,对部分榫卯做了修改,但严格遵循了古法制作。整体尺寸为:长216×宽86×高83cm,用料十分厚重(包括面框用料厚6公分以上,牙板厚都有3公分不比普通画案的面框薄),是名副其实的重器。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画案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画案


大红酸枝明式素工大画案

家具的传世实例中,榫卯结构复杂、造型优美者数不胜数。拙作郑重地选择此一素工画案拆解研究,意在最大程度上还原明式家具高超的工艺水平,并展现给大家这样的一件奇作;外表平凡而内敛,内部结构设计精巧而科学,并具相当的实用价值,是案类家具的特例和精髓。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画案


大红酸枝明式素工大画案面板


在中国古代家具中,榫卯结构可谓为一种无声的语言,既具有精神内涵也具有实用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家具的框架结构及榫卯工艺等,均脱胎于中国古代建筑。从古建筑而演变而来,无数纷繁复杂又引人入胜的榫卯结构“未解之谜”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画案


大红酸枝明式素工大画案


『夹头榫』

夹头榫结构是受到中国古代建筑当中大木梁架构的影响。大木梁架构是自柱头开口,中夹绰幕(即插角)。大约出现在晚唐、五代之际,到宋代的时候,夹头榫桌案被广泛地使用。在宋代和明代的绘画作品中,也常常能见到这种结构的桌案。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画案


大红酸枝明式素工大画案

夹头榫画案是明式案类家具中的经典之作,通常夹头榫结构,侧面双横枨。案形结体家具的腿与面的结合不在四角,而在长边两端收进的一些位置,用夹头榫结构连接腿子、牙条和牙头。

这类榫卯结构在案形家具中最常见,家具的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与牙头,连结成方框,腿子顶端出榫,与案面的卯眼结合,结构稳固,能使案面和足腿的角度不易改变,使四足均匀地分担案面重量。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画案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画案


大红酸枝明式素工大画案


装配时牙板与牙头攒成一体,里面开有凹槽,牙板沿腿子中间凹槽自上而下推入;牙板中心线与腿子中心线重叠。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画案


大红酸枝明式素工大画案


腿足呈四腿八挓,四个腿足上收下分。画案腿足虽与地面并不垂直,但却更加稳固。在力学角度上,亦起到四平八稳作用。从视觉角度上来看,挓度的比例适当展现了器物的整体气质,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审美效果。此画案正面腿足内侧上下差距约为60mm,侧面腿足内侧上下差距约为40mm。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画案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画案


大红酸枝明式素工大画案


『造型』

边抹冰盘。

沿素混压边线。

牙条窄而厚,削出凸面。

牙头方短,形态古朴。

所有拐角部分无一滞角,一气呵成。

腿足挓度不超出喷面,是明式家具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点。

腿足截面方中带圆、圆中有方。呈圆角矩形,腿足整体看似圆柱形,却有方柱的触感。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画案


大红酸枝明式素工大画案腿足呈圆角矩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