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斯琴 丨好书家能歌舞会呼吸!

韦斯琴 丨好书家能歌舞会呼吸!


韦斯琴 丨好书家能歌舞会呼吸!


(书法家,画家,作家)

说起汉字,就离不开点画。由点画组成的汉字,再排列为语言,既能感天动地,也能魂牵梦萦,更能刻骨铭心。

当然,这需要灵魂的加入,更依附爱的动能。语言的魅力通常是超越点画的,虽然每一个细节都是由点画来演绎,但真正的内涵是由文化含量来诠释的



▲启功字

不过诠释的方式很多,比如:吟唱、书写、画面……有时候,我们听一首歌,一首熟悉的老歌,会情不自禁地流泪;有时候,听一位优秀歌手深情地演唱,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符,都唱得无限动听。这样的时刻,我们会深深地陶醉。

也有时候,我们看一段舞蹈,比如《爱莲说》这样的民族舞,一位莲一样温婉美丽的女子,以舞蹈的方式来诠释莲的高洁、荷之翩翩,这样的时刻,我们的心底将溢满对莲的所有美好记忆。


韦斯琴 丨好书家能歌舞会呼吸!


▲王铎《书画虽遣怀文语轴》 歌唱和舞蹈,其实都是对语境的深度诠释,那么书写呢?书法是对语言最直白的演绎。好的歌手,能让最寻常的文字在平实的旋律里绕梁三日而不绝。好的舞者,能将最寻常的细节生动地刻入心间,过目不忘。好的书家,则能将最虚无的之乎者也写出歌的韵味,舞的旋律。于是,语言由音符,由节奏,由线质而锦上添花。点画由声音,由姿态,由顿挫而鲜活生动。

所以,中国的汉字,不仅有音、有义、还有呼吸。它们有自己的族群,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比如:江、湖、河、海、洋,比如:雨、露、霜、雾、雪,比如:纤、纱、绵、绢、线、绸、缎、绮、绣、织……这些汉字分别为了一个主题而呼吸,他们优雅的态势是人类祥和的前提,如果江、湖、河、海、洋,有一个字呼吸急促,或者长吁短叹,人类便将面临水患或旱灾,所谓动一辄而牵千顷也。


韦斯琴 丨好书家能歌舞会呼吸!


▲苏轼《渡海帖》

回到书法上,既然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态势,那么书写的过程其实是在敬重的前提下,请君入席,共饮、共娱。而如何请,这便又回到了点画之呼吸。

起初,我们临写古人作品时,总是先将点画分解了,再拼接成字,点、横、竖、撇、捺各自独立,笔笔胀眼。

总是要经过这样一个漫长的拼接之后,才能信手写来,而信手写下去,之后的之后,便又渐失了点画的精致,继而迷于流滑。而真正以呼吸的态势来理解点画,以气韵去传送笔墨,是在时常的反思之后才能觉悟的。

悟出其理之后,再落笔,书写便变成赏心乐事。尤其当点画与书者之呼吸相谐相合之后,落笔便成怡悦,落墨便见生动,这样的状态才合了《书谱》中所云:心手双畅也。

而读懂了点画之呼吸,再回首那些经典法帖,每一个字所呈现的已不再是简单结构、点画,而是气度、胸襟。是平实中的自在,是聚散间的从容,是跌荡后的舒爽,是顿挫间的微笑。


韦斯琴 丨好书家能歌舞会呼吸!


▲王献之《鸭头丸帖》

如乐曲的流淌,舞者的心会,歌者的情融,最是那不经意的生动,也所谓:无意于佳乃佳耳。

点画之呼吸,以臂,以腕,以指,以笔墨,更以心来体味,如此循环,想不生动,很难。

其实,古代大书家是深谙其理的,所以他们评书评画,以气韵生动为最高境界。气韵来源于呼吸着的点画,生动来源于点画之呼吸。有呼吸,才鲜活。呼吸什么?

呼吸的是气。气有清、浊、雅、静、虚之分,点画由气成形,气沉为顿,气浮为提,运气在腕,送达随意。然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非一日能明理也,需提炼,需丢弃,需扬长,渐修至雅、至静、至虚,虚中有实,实处怀虚,此乃呼吸之妙境也!

(本文节选自《青少年书法(青年版)》杂志)


韦斯琴 丨好书家能歌舞会呼吸!

韦斯琴 丨好书家能歌舞会呼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