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袁术兄弟相残,“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从此而衰

东汉时期,世家大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辅佐光武帝而发迹的阴氏、邓禹、耿弇、梁统、窦融、马援"六大家族",到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这种"四世三公"的高门大族,"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是当时人们的一种共识。不过,如果是"祸起萧墙",那么只能是家族越来越衰败,比如说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时的汝南袁氏。

袁绍、袁术兄弟相残,“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从此而衰

说到汝南袁氏的建立,不能不说是带有儒家传统色彩的个人故事。汝南袁氏兴盛局面的开创者是袁安。据说其发迹之地为洛阳,当时袁安还没有做官,不过由于之前跟随祖父学习经书、任职积累了不小的名声。在客居洛阳时,有一天下了大雪,恰好洛阳令冒雪前来拜访,看到袁安裹着单薄的被子躺在床上,就问为什么不向亲戚朋友求助,袁安回答到"大家都过的不容易,我怎么好意思打扰别人呢?"洛阳令对其十分敬佩,就推举他为孝廉。

袁绍、袁术兄弟相残,“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从此而衰

在东汉,孝廉虽然不是官职,但却是寒门地主走上官僚之路的最佳途径,不管这个事件是炒作也好,真实也罢,袁安凭此担任了阴平县长,步入仕途。不过,后来的实践也证实了袁安的为人:不畏权贵、断狱公平。

在东汉时期,刑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野蛮的,除了徒刑、罚金之外,更多的是鞭笞、断脚趾等肉刑,因而人们对于这种残酷的刑罚还是感到十分惧怕而担忧的。袁安在治理楚狱期间,能够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搞扩大株连,让许多人在敬畏刑法的同时对其感念异常。

而在进入中央决策机构,担任司空、司徒等官职时,面对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窦氏,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在朝廷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积累了丰厚的声望。因而,在其去世后,其子及皆官至司空,孙子为司空、,重孙官亦至司空,另一重孙也长期担任、。四世中居之位者多至五人,史书上记载"四世三公",在东汉末年绝对是一流的豪门。

不过,再昌盛的世家大族也有衰落的那一天,而汝南袁氏的衰败是从东汉末年袁绍与袁术的分歧开始的。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年代,袁绍、袁术兄弟凭借其"四世三公"的深厚底蕴,使得许多豪杰纷纷来投。在当时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时,袁绍、袁术兄弟是其中两支重要的武装力量。

袁绍、袁术兄弟相残,“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从此而衰

然而,袁绍与袁术的分歧在于对于东汉皇室的态度不同。袁绍认为,在形势不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扶植东汉宗室为帝,从而继续把持朝政,他选中的代理人是刘虞,希望得到袁术的支持;而袁术身为袁氏嫡子,向来瞧不起出身于庶子的袁绍,他认为,汉室已经是"苟延残喘",可以取而代之,袁氏族人、部曲都应该听我的。结果,双方的积怨越来越深,最后导致兵戎相见,曹操等其他军阀趁机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