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從柴火竈頭到天然氣,你家發生了多少變化?

「改革开放40周年」从柴火灶头到天然气,你家发生了多少变化?

「改革开放40周年」从柴火灶头到天然气,你家发生了多少变化?

小時候,蹲坐在灶膛前,總愛拿著蒲扇“煽風點火”。在添柴的時候,總不忘塞幾個紅薯、玉米進去,一邊坐看火焰高,一邊等待裡頭的美味。而如今,這樣的美味不用等很久,點上天然氣,稍加蒸煮便能入口,只是回味不同罷了。

「改革开放40周年」从柴火灶头到天然气,你家发生了多少变化?

柴米油鹽醬醋茶,柴位列開門七件事之首,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從柴木生火到燒煤餅爐,再到如今的管道天然氣,松江人的生活燃料正在不斷變化著。

「改革开放40周年」从柴火灶头到天然气,你家发生了多少变化?

圖片來源網絡:煤廠工人用機器生產煤球

蔡阿姨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從農村搬遷至城區居住。在她印象中,小時候宅前屋後堆滿了乾柴火。每到做飯時,自家農屋就會被炊煙縈繞,彷彿空氣中都飄散著飯菜米香。改革開放初期,蔡阿姨一家有幸拿到了“煤球卡”,開始過起燒煤球的生活。“那個時候,煤球卡數量不多,每天都是省省地用的。”資源短缺的那些年代,人們對每樣東西都很珍惜。

「改革开放40周年」从柴火灶头到天然气,你家发生了多少变化?

圖片來源網絡:這樣的小煤爐燒水,你熟悉嗎?

在煤球之後,一部分人開始從煤炭店買回一定量的煤灰,利用“模子”,自己“敲”煤餅。這叫“蜂窩煤”。製作蜂窩煤時,煤灰裡摻多少水,敲起來用多少力,煤餅的鬆緊度如何掌握,都是很有講究的。

「改革开放40周年」从柴火灶头到天然气,你家发生了多少变化?

上世紀80年代,瓶裝液化石油氣開始逐漸進入普通家庭。配上灶具,輕輕扭轉開關,火苗就躥了出來,這讓不少人感到新奇。1984年,松江有了第一家供氣站——樂都路液化氣供應站。在氣源相當緊缺的年代,液化石油氣是由市裡按計劃供應的。

到了1988年,松江利用化肥廠的馳放氣(一種低品質的管道煤氣),通過管道輸送到居民家中。第一個用上管道煤氣的是玉樹路上的向陽新村居民區,當時有一萬多戶居民受益。

「改革开放40周年」从柴火灶头到天然气,你家发生了多少变化?

1996年,管道煤氣工程開挖

1996年,松江縣人民政府與上海市大眾煤氣公司聯手,組建上海松江管道煤氣有限公司,松江引入了市區人工煤氣。從此,郊縣"小煤氣"得到了改造,供氣質量也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40周年」从柴火灶头到天然气,你家发生了多少变化?

2004年,天然氣引入開工儀式

「改革开放40周年」从柴火灶头到天然气,你家发生了多少变化?

2005年,區政府重點工程天然氣接裝現場諮詢服務

2004年,隨著西氣東輸工程竣工,松江城區居民率先使用起天然氣這一清潔能源。作為清潔能源,天然氣安全無毒,居民用起來更加安心。同時,天然氣經過脫硫處理,能夠減少對管道的腐蝕,具有清潔環保的優點。

「改革开放40周年」从柴火灶头到天然气,你家发生了多少变化?

2017年年底,恬潤新苑小區接通天然氣

到了2018年的新春佳節,石湖蕩鎮恬潤新苑居民們告別傳統的瓶裝液化氣,用上了清潔、便利的天然氣。“接通天然氣,我們再也不用扛著重重的鋼瓶上下樓了。”作為浦南地區首個接通天然氣的小區,居民們都豎起了大拇指。

其實,在2015年,松江首座液化天然氣氣化站建成調試,氣化站採取液化天然氣氣化再通過管道輸送的方式供應天然氣,輸送至新浜鎮的農民集體住宅。新浜集鎮居民已用上清潔高效的天然氣。而浦南地區剩下兩個鎮:葉榭鎮和泖港鎮,通天然氣已被列入區政府重點工程。據悉,目前,從黃浦江穿越的管道已完成施工,沿葉新公路的主管網建設將於葉新公路拓寬工程同時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