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走对第一步很关键:写不好短篇,出版一百部长篇也枉然

郝老师有一句名言:创作走对第一步很关键:写不好短篇,出版一百部长篇也枉然。

要想写出成功的小说,一般情况下要先从练习短篇起步,这基本是写小说的不二法门,很少有人一上来就写长篇巨制,除非你是曹雪芹或托尔斯泰。为什么要先从短篇小说入手?理由似乎很简单:短篇小说“短”,比较好控制结构,也容易在短时间内写完,总之短篇比较“好写”。其实,这种想法比较肤浅,甚至有害;如果轻视这个文体,不好好练习短篇,将不利于你今后的小说创作。起手不好,到老了了。

创作走对第一步很关键:写不好短篇,出版一百部长篇也枉然

曹雪芹故居前的雕像

在长、中、短三类小说中,短篇最不容易控制,因为短篇小说最灵活,最自由,根本没有一定之规,似乎无规律可循。美国作家乔伊斯·欧茨说:“我不能同意按照定义某些题材适合或不适合短篇小说的观点。说到底,短篇小说这一术语的伸缩性很大。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十分简洁,梦幻般地不可捉摸;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结构严密,态度超然,情节展开缓慢……海明威的小说对话变化甚少:他们都可以被看作短篇小说,但相互间差别甚殊。”(欧茨:《我对短篇小说形式的理解》)欧茨如此说,无非就是因为短篇小说的写法五花八门,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则。

创作走对第一步很关键:写不好短篇,出版一百部长篇也枉然

美国作家乔伊斯 欧茨

起初郝老师读卡夫卡的短篇小说,老是感觉他的短篇写得很随意,没有任何章法。一个生活片段、一个人物特写,一个奇怪的想法,甚至一段心理活动都可以成篇。如果按照我们现在期刊对短篇小说的标准,这些短篇小说肯定得不到发表的。但后来随着经验的增加,我越来越发现这些小说都是精品,非常精美。卡夫卡写这些短篇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发表,他只是忠实地把自己的观察和思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毫不掩饰地移在纸上即可,根本没考虑什么技法、规则、要领。

创作走对第一步很关键:写不好短篇,出版一百部长篇也枉然

青年时期的卡夫卡

事实上,卡夫卡的小说和他的写作本身就创立了新的技法、规则和要领。他突破了十九世纪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所谓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创立的技法、规则和要领,树立了新典范,开创了短篇小说创作的一代新风。卡夫卡有意淡化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比较模糊,小说内容与现实世界没有直接的对位关系,但是,卡夫卡的小说把力量都放在了开掘人的精神深度上面,他特别专注于人物的感受,尤其是现代人被社会和体制压抑、扭曲、窒息的心理真实却被卡夫卡广泛、深刻、鲜活地挖掘出来。这就是现代小说的写法。所以欧茨说卡夫卡小说“十分简洁,梦幻般地不可捉摸”。

相对而言,海明威的短篇故事比较完整,但有时候太过简洁,有的小说通篇都是对话,首尾都没有交代,让你如坠雾里屋里,不知其所云。如果他给现在的文学期刊投稿,如果不署名,稿子多半会被编辑塞进字纸篓里。但如果你了解海明威所处时代,了解他那个写作的背景,你就会发现他的短篇小说写得太精彩、精粹、精致,直击人心。

海明威有个著名的“冰山”理论:写小说的时候你必须了解更多,人物、事件、情绪等等,你知道的东西越多、越充分、越详细,你写作的时候才越得心应手,越游刃有余,但是,一定要记住——你小说中呈现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你所了解全部信息的一小部分,就像冰山一样,露出海平面的只是冰山的八分之一,其余八分之七在海面一下,如果你小说里面面俱到,样样俱全,你的小说无疑则是失败的。

创作走对第一步很关键:写不好短篇,出版一百部长篇也枉然

写作中的海明威

海明威说:“《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小说里有村庄中的每个人物,以及它们怎样谋生,怎样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一切过程。我试图删去没有必要向读者川大的一切事情,一边他或她读过什么之后,这就成为他或她的经验的一部分,好像真的发生过似的。……所以,我把它删去。我从渔村中知道的一切故事,都删去了。然而所要知道的是,冰山的水面以下的部分是什么。”(海明威:《“冰山”理论及其他》)如果海明威把《老人与海》写成一千页的超长篇,谁还能体会到那个老人在海浪中与大鱼搏斗的硬汉精神呢。

所以,短篇小说并不容易写,甚至更难。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发现写作短篇小说是写一切小说的基础,短篇小说对语言、结构、意识和叙事的要求比中长篇更高。写好短篇,才能更好地驾驭中长篇,许多作家一生都致力于短篇小说的写作,比如鲁迅和汪曾祺。

创作走对第一步很关键:写不好短篇,出版一百部长篇也枉然

汪曾祺

对于鲁迅的《呐喊》与《彷徨》,郝老师在年轻的时候跟许多人一样,不太喜欢,觉得鲁迅的故事都太简单,固然思想是深刻的,人物传神,就是没有小说阅读的快感和愉悦之情,太过干枯,闲笔太少,没有余味和韵味。但是到了郝老师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尤其是近几年致力于短篇创作之后,我才恍然发现,鲁迅的小说才是小说中的小说,才是真正的小说。一篇可浓缩一段历史,一个短篇足可抵一大堆长篇。如今,我们过分注重小说的趣味和情调,太迷恋语言的魔力,而这种“调调”虽然迷人,其实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审美意识,经过一段时间淘洗,时尚一过,回头再看,便会厌烦。而鲁迅短篇小说里的力道、风骨和对生命的透察,经过一个世纪了,越来越有魅力。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小说就是冰山一角,你读了他的小说,自然体会到小说后边(下面)深埋了厚重的历史和精神内涵。

写短篇就是要练习这种功夫:你写了一百页,删除,删除,再删除,只剩下十几页;你本来构思了一个跨越几十年的大故事和几百人的大场面,到头来你只用一个对话和几个场景,就把这个大故事和大场面呈现出来了。对,你必须就此打住,千万别再往下写了。这就是训练写小说,为什么先从短篇小说的写作入手缘故;练习多了,自然便成圣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