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发展史

近期,“区块链”技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话题,提到区块链就不得不先提一下比特币。比特币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让数字货币的每一笔动向都清清楚楚有“链”可查,同时还可以保护参与者的隐私。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和基础架构,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但是区块链不等于比特币。比特币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成功的应用,区块链技术给数字经济时代带来了巨变的曙光。

区块链的发展史

2008年由中本聪第一次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中本聪的白皮书标题是:《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但是必须要知道一点,在中本聪的白皮书里,根本没有区块链(blockchain/block chain)这个词,只有链(chain),是系统的一个子集,只不过后来出现了各种系统,为了将所有系统抽象出一个总的概念,就约定俗成地造出了一个新单词——区块链(blockchain)。

我们在来了解下什么是区块链,广义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狭义的来说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 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一般说来,区块链系统由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组成。

区块链的发展史

区块链基础架构模型

区块链的特性可以构造信任的机器,这样将可能彻底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价值传递的方式,因为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的公共账本,即每台计算机是一个节点,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作为数据库记账,而且直接连接另外一个点(即P2P模式),中间无需第三方服务器。当其中两个节点发生交易时,这笔加密的交易会广播到其他所有节点(记账)。传统的记账系统,记账权只掌握在中心服务器手中,例如:QQ的信息只能在腾讯服务器来记账。

我来举个例子,在26个英文字母的大家庭中,C要向A借钱,传统是找个其他字母来见证,找来了D,在D的见证下,A才把钱转给了C。而在区块链下,无需找其他字母来见证,而是A直接把钱转给C的同时告知其他24个字母,当其他字母知道了这个消息并把这个交易记下来。也就说每个字母都是一个节点,交易都会被每个字母记录下来,形成一个公认的账本,如果C不承认,那其他字母会出来作证指责它。这就看出区块链具有:完全点对点,没有中间方;所有节点信息统一,交易不可篡改(修改一个节点信息,需要其他节点共同修改)。

区块链的发展史

区块链的发展到现在可以认为经历了三个阶段。

1、酝酿期:2008-2012年,概念的提出以及比特币等其他虚拟货币的应用。

2、萌芽期:时期为2012-2015年,区块链随着比特币进入公众视野,区块链底层技术创新不断,区块链技术从比特币系统中剥离出来。

3、发展期:2016年-现在,开始探索行业应用,出现了大量区块链创业公司,让区块链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区块链在应用层面形成了区块链1.0、区块链2.0 和区块链3.0 的概念。

1、区块链1.0:就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

2、区块链 2.0:可以被理解为区块链技术在其他金融领域的运用。

3、区块链 3.0:将区块链应用的领域扩展到的金融行业之外,覆盖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类社会活动中实现信息的自证明,不再依靠某个第三人或机构获得信任或建立信用,实现信息的共享。

随着研究的深入,区块链也已经开始在征信、版权、公证、证券、资产管理等领域逐渐得到应用。个人认为区块链技术是很有前景的领域,有兴趣的各位可以学习研究一下。但是区块链是个新型的技术,还不成熟,还需要个漫长的阶段,有很大的风险,还需要谨慎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