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入職第一天就離職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根據領英發布的“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後則是3年半,而90後驟減到19個月,95後更是僅僅在職7個月就選擇了辭職。網友忍不住調侃了,7個月算什麼,00後怕是在公司看一眼就會辭職。

那些入職第一天就離職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80後也好,95後也罷,向來不能用一棒子打死來描述一代人。

說一個現象:我們小組有好幾個96年的姑娘,平時工作細緻不說,人也很熱情,需要加班的時候二話沒有,工作態度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ps:雖然我不是95後,但我還是實習期)。

相反,昨天,部門新招了一個97年的小姑娘,上班一天。今天午飯的時候,就聽說離職了,額......

那些入職第一天就離職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入職第一天就離職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網上扒拉了一些比較有意思的說法

  • 才去公司報道,第二天就辭職了,拿上行李直接回家了。算是毀約,因為前面簽過三方,還賠了3000塊錢違約金(這個成本有點大,模仿需謹慎~);
  • 不是第一天,是第一個小時就想離職,原因是辦公室的男人,除了我全都禿了頭,我擔心如果待下去,我的髮際線也保不住。
  • 入職第一天,我特地畫了個職業淡妝,一身OL套裝,小高跟,拎著個小包就去上班了,但是到公司之後才發現,辦公司的同事全都“灰頭土臉”的,穿的也都很大媽,我覺得跟我的品味不搭,三觀不合,這樣是沒有辦法做同事的。
  • 剛來上班,沒人跟我介紹,同事都是冷眼旁觀的,打招呼也不怎麼接,HR也不怎麼理會我,連電腦都沒有,就這樣待了一天,我都佩服當時的自己,竟然還待了一天,要是擱到現在,一個小時都待不下去,當時脾氣真的太好了。

其實,我們會發現,很多人入職一天就選擇離職,更多的是外部原因,環境或者人事關係,亦或是不如期望中那樣好。

不過,無論是對員工個人,還是對公司來說,面試、入職都耗費一定的時間成本。所以,在面試、參觀(有的公司還有試崗期)的時候,員工就應該多一份心眼,除了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工作之外,對公司的文化、環境以及人事關係有個大概的瞭解掌握。

那些入職第一天就離職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有的時候,公司的HR也有一定的責任。有的HR著急招人的時候,在招聘廣告中,對公司的描述、薪資待遇等刻意誇大,或者有些HR為了完成面試率,簡歷不加以篩選,需求也不進行匹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邀人來面試、入職,最後人家來面試或者入職的時候,發現事實並不如此,當然就跑路。

還有一種情況:領導說經過大家一致研究決定,她能力有限,不勝任這個崗位......這種情況就是被離職了。

無論如何,剛入職就離職的行為,無疑增加了企業的招聘成本,互相浪費了時間。

所以,員工需要

1.仔細瞭解工作環境,弄清公司情況。公司在招人時總是會美化自己公司,所以你必須自己弄清楚實際情況。不僅僅需要問清工資,員工福利和員工的上升空間同樣很重要。

2.仔細瞭解工作內容。你需要弄清楚,你在公司到底需要做什麼,在公司是如何工作的,公司的運行機制也必須瞭解。要不然入職後就會手忙腳亂,覺得自己不能勝任,就容易萌發辭職的想法。

3.同時,對自己要有清楚的認識,對自己的職業要有規劃。找工作不是盲目的,你需要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要求去找,不是別人覺得好就是真的好。

企業(HR)

公司在招聘廣告的時候切記誇大其詞,HR在邀請求職者面試的時候,一定要提前電話溝通,做好需求匹配,企業在設置管理制度的時候,既要考慮到公司的紀律,也要充分尊重員工,同事瞭解員工基本情況和其需求,做出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