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房,病人的生與死與患者本身沒有多大關係

ICU病房,病人的生與死與患者本身沒有多大關係

求生意志很強的人,因為家庭、經濟或者別的原因放棄治療,我們會於心不忍。與此同時,一些不想沒有尊嚴和質量的活著,想要體面離開人世的患者,他們的生命卻被家屬執拗的挽留著。如果患者清醒,看到自己此刻的樣子,其實生與死與患者已經沒有多大關係。

醫院是一個令人望而卻步的地方,ICU病房則是天堂與地獄,死亡觸手可及。生命的誕生是一場奇蹟,生命的消逝安靜且空曠,臨終者的面容有痛苦、坦然、平靜、瘋狂,無法預知那一刻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掙扎。

入駐病房是在17年,病人是一個19歲的男孩,肺癌晚期,輪番經歷化療、高燒、上吐下瀉,胖乎乎的少年瘦的脫形,每次他拄著拐來,都是笑呵呵的,我們還給他捐了些錢。他跟我們合影,他覺的只要熬過這些苦痛,生活又會重新開始。隔壁的病房是一個16歲的農村姑娘,或許是通病相連,他們成了朋友。女孩三個化療期就病情惡化了,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女孩的父母辦理了出院,不明真相的男孩很高興,還送了她幾本書籍,出院後女孩很快沒了消息,或許是預感到了什麼,男孩的病情每況愈下,一個月後男孩進入間歇性昏迷,醒來就喊“不治了”,又過了一個星期,男孩父親接受醫生建議,在放棄搶救同意書上簽字,在病危通知的那個晚上,男孩的母親難以接受,號啕痛哭。白髮人送黑髮人,特別是“失獨”之後的晚景淒涼,社會如何給予他們生活的保障和精神的慰藉?

在患者逝去後,病人家屬非常痛苦,自我折磨是想彌補悔恨和遺憾,其實我寫下來,並沒有想要別人去吸取教訓,我知道這沒有意義,極少有人能從文字裡獲取教訓。

死亡這件事情本身不可怕,面對死亡的無力感讓人恐懼,恐懼就瞭解不了真相。

ICU病房,病人的生與死與患者本身沒有多大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