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區八大神山,不僅僅是信仰

墨爾多神山:

位於阿壩藏族自治州的大金河和小金河之間,南北走向,跨越丹巴、小金、金川、馬爾康方圓數百公里,海拔5105米,墨爾多雪山是嘉絨地區的一座著名的文化之神山。山上有108景,每個風景區都有神奇的傳說,其中尤以墨爾多神殿、墨爾多石筍、神仙洞、神箭穿山岩、湖泊等名勝。藏族最古老的宗教——黑教的神山,嘉絨藏族文化中心,藏區四大神山之一民族英雄的象徵,海拔5105米。據《墨爾多神山志》記載:山上共有一百零八個聖景,千餘處景點。站在墨爾多山之巔,東面可望見峨眉金頂,西望可遙視衛藏岡底斯雪山,俯首可覽境內8條銀色的河流,像8條潔白的哈達,纏繞著墨爾多神山56座美麗的山巒,56座壯麗的山峰象徵著祖國56個民族的團結和友好。墨爾多神山地處藏漢結合部,因此,她本身就是藏漢民族和睦相親的象徵和見證。墨爾多神山風景素以神奇著稱。主峰北面,有天然形成的喜馬拉雅、岡底斯、阿尼瑪卿等藏區8大神山的縮影造型,以及深不可測的遇有驚動就會風起雲湧的高山海湖;主峰東面有數十座造型逼真的天然石碉群;西面是神奇的神仙洞和自生塔。墨爾多神山的神奇,被古往今來的遊人墨客所頂禮和傳頌。據《墨爾多神山志》記載:墨爾多山上的空行母十分靈驗,因此在此修行極易修成正果。正因為此,多少個世紀以來,墨爾多神山一直倍受中外宗教信徒的崇拜。西藏以及其他藏區僧侶們將去墨爾多山朝拜視為功德圓滿。近幾年來,大批來自祖國各地的遊方僧人到這裡的神仙洞、菩薩巖、修煉洞中參禪修行,其中還不乏國外的旅遊觀光者、科學考察和體育探險者。

藏區八大神山,不僅僅是信仰

雅拉神山:

雅拉神山塔公景區內有數座被藏傳佛教稱為神山的山峰和丘原草山。其中著名的有4座。雅拉雪山,藏語全稱為“夏學雅拉嘎波”(意為東方白犛牛山),系我國藏區四大神山之一。該山地跨道孚、康定、丹巴三縣,其西北面與塔公草原相連,形成雪山與草原交相輝映的壯美景觀。雅拉雪山主峰海拔5820米,終年積雪覆蓋,盛夏時日,在如花似錦的塔公草原上觀瞻雅拉雪峰,有如臨仙界之感。雅拉雪山已被甘孜州列為全州18個生態旅遊區之一,名為“雅拉雪山天然生態旅遊區”。該區風景優美,觀光旅遊資源類型眾多,而且組合緊湊絕妙。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在金字塔形的雅拉雪峰下,有一個碧藍的高山湖泊--友措,湖水與冰川之間為冰瀑布連接,湖周山坡為紅杉和杜鵑灌叢,構成一幅精妙絕倫的天然畫卷。在塔公寺後面,依次排列著三座丘草山,山上由嘛尼經幡組成三角形或四方形眾多旗陣,在風中招展,更增加了三座山的神秘色彩,其場面亦十分引人注目,十分壯觀。這便是被稱為藏傳佛教密宗事部三怙主的三座神山。

藏區八大神山,不僅僅是信仰

卡瓦格博神山:

位於青藏高原東南角的滇、川、藏接合部的雲南德欽藏族自州境內的德欽縣。據藏文經典稱為“卡瓦格博”,意思是:河谷地帶雄奇高峻的白色雪山。其主峰海拔為6740米,終年白雪覆蓋,雲霧籠罩,冰寒雪冷,極難窺到聖山的崢嶸。在卡瓦格博雪山的體系中,有海拔六千米以上的雪山13座,稱為“太子十三峰”,卡瓦格博雪山山脈與千里之外伯舒拉嶺雪山-高黎貢山、他念他翁雪山-怒山、寧靜-雲嶺雪山、雀兒山-沙魯裡雪山、大雪山-折多山-錦屏山、邛崍山-鄧殊山-大涼山等雪山遙相呼應應,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橫斷山脈。德慶州藏族自治州恰好位於橫斷山脈的腹地,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流經這裡,形成了“三江並流”的奇觀,彷彿是獻給太子雪山的三條潔白的哈達,掛自藏東之擎天柱之稱的貢嘎雪山,飄向東方之大海……。卡瓦格博是雲南省最高峰,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雪山”。 位於瀾滄江 流域,在雲南省德欽縣東北方10千米處,卡瓦格博山的終年積雪和61條大小河流,成為瀾滄江水源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成為瀾滄江在德欽境內生態系統變遷的見證。卡瓦格博峰藏語為“雪山之神”,是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傳說是寧瑪派分支的保護神,位居藏區的八大神山之首,比喜馬拉雅山的珠穆朗瑪峰還神聖。每年的秋末冬初,西藏、青海、四川、甘肅的大批香客不惜千里迢迢趕來朝拜,匍匐轉山的場面令人歎為觀止。它還是一座至今還無人能攀越的處女峰。詹姆斯·希爾頓在其長篇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首次描繪了一個遠在東方群山峻嶺之中的永恆、和平、寧靜之地“香格里拉”。其中的雪山原形即為卡瓦格博。

藏區八大神山,不僅僅是信仰

苯日神山:

位於林芝縣駐地普攏的東南方,雅魯藏布江北側,海拔4615米。這是一座西藏原始苯教推崇的神山,據傳當年佛苯相爭時最先出來反對佛教的苯教徒阿窮傑博曾與蓮花生大師比試法力。蓮花生大師到達雅江與尼洋河交匯處時,憑藉法力調集狂風試圖將村莊和樹木全部吹倒。阿窮傑博則以巨石壓住樹木才使得災難得以倖免。直到現在這一帶的樹梢還是歪的,正是當年鬥法所致。接著兩人又在苯日神山山腳的古魯(意為蓮花生)村鬥法,蓮花生想徹底摧毀苯教,於是試圖將苯日神山推入尼洋河,在阿窮傑博的阻攔下均告失敗。從此,工布地區的苯教得以保存。至今,信奉苯教的當地百姓在這座神山上依然存有大石崇拜、神鳥崇拜和天梯(聳立在神山上的一棵巨樹,因常有霧氣鐐繞,看似高聳入雲,是苯教傳說中宇宙通天樹,早夭的孩童被裝入箱內葬於該樹的分權之間,認為這樣可使靈魂昇天),這棵被視為天梯的樹上掛著各色經幡和祭品。每年“薩嘎達瓦節”苯教信眾都要逆時針圍繞神山轉經,阿窮傑博被視為保護神山的英雄。

藏區八大神山,不僅僅是信仰

阿尼瑪卿神山:

阿尼瑪卿神山本教經書稱“瑪沁本日”意為祖父大神山,漢書稱之為大積石山,多為鋸齒形重疊石峰,終年積雪不化,周圍冰川層厚度達數十米,內有數萬大小不等的冰洞和冰凌縫。阿尼瑪卿山屬於東崑崙山的東支。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南部,黃河上游繞山而過,又稱積石山。西接布爾漢布達山。山體平均高度海拔5000~6000米,山頂起伏不大,終年積雪。藏語“瑪卿”是黃河源頭最大的山之意。阿尼瑪卿亦稱瑪積雪山。坐落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內,系東崑崙山支尾段,主峰瑪卿崗日海拔6282米,位於東經99.4度,北緯34.8度。阿尼瑪卿大藏文書中意為活佛座前的最高侍者,被藏族同胞視為神山,每年都有大批朝聖者爬山涉水、風餐露宿前去虔誠朝拜。阿尼瑪卿還是黃河源頭最大的山。阿尼瑪卿山呈西東南走向,長約28千米,寬10千米。中國第二大河黃河在瑪積雪山來了個180度大拐彎後向東南流去,主峰瑪卿崗日正在大拐彎中央。瑪卿崗日周圍有17座海拔5000米以上山峰。遠遠眺望,碧雲萬里,雪峰突兀,宛如水晶玉石,光潔晶瑩,十分壯觀。阿尼瑪卿山區現代冰川十分發育,大小冰川40餘條,面積約150平方千米,水資源豐富,冰川融水分別匯入黃河支流切木曲等水系。瑪積雪山腳下是水草豐盛的高山牧場,泉水交錯,溪流惋延,灌溉著無數稱為“梅朵塘”的草灘。夏季片片草灘上花團錦簇,牛羊成群。主峰東側海拔4000米生長著茂密的灌木叢,海拔3200米以下是環山的黃河之濱,蘊育著片片的原始森林,松杉遍地,古柏參天。瑪卿周圍物產豐富,有珍貴的蟲草、雪蓮等,高山草甸和森林地帶生活著雪雞、馬雞、雪豹、白唇鹿等珍禽異獸。阿尼瑪卿曾被稱為“神秘的阿尼瑪卿”。

藏區八大神山,不僅僅是信仰

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與梅里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岡底斯山脈橫貫在北部崑崙山脈與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如一條巨龍臥在西藏西部阿里廣闊的高原上。它高高揚起的頭,如一座大金字塔,聳立在阿里普蘭的高原上,這就是主峰岡仁波齊。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崗仁波齊並非這一地區最高的山峰,但是隻有它終年積雪的峰頂能夠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奇異的光芒,奪人眼目。加上特殊的山形,與周圍的山峰迥然不同,讓人不得不充滿宗教般的虔誠與驚歎。岡仁波齊,位於東經81°,北緯31°,海拔6638米(另說海拔6714米),是岡底斯山的次高峰峰。岡仁波齊峰形似金字塔(藏民稱象“石磨的把手”),四壁非常對稱。由南面望去可見到它著名的標誌:由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一橫向岩層構成的佛教萬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標誌,意為佛法永存,代表著吉祥與護佑。)岡仁波齊峰經常是白雲繚繞,當地人認為如果能看到峰頂是件很有福氣的事情。岡仁波齊在藏語中意為“神靈之山”,在梵文中意為“溼婆的天堂”(溼婆為印度教主神),苯教更是發源於此。從印度創世史詩《羅摩衍那》以及藏族史籍《岡底斯山海志》、《往世書》等著述中的記載推測,人們對於岡仁波齊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

藏區八大神山,不僅僅是信仰

尕朵覺沃神山

尕朵覺沃屬玉樹州稱多縣尕朵鄉,是玉樹人自視為其守護神的千古名山。整個尕朵覺沃是由一系列千姿百態的山峰組成的群山體,主峰海拔5470米,平均海拔4900米。其主峰山勢雄偉、險峻,其他山峰則十分象形,奇特的山形似鬼斧神工,造就了無數美麗的傳說。尕朵覺沃意為“上康區主神”,它是吐蕃贊普赤松德贊供奉的藏區神山之一,是長江流域眾多神山之王,是造福玉樹地區的非凡神山,也是傳說中的英雄格薩爾王祭妃的神靈。傳說,“尕朵覺沃”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將軍,他統率著將士們捍衛美麗富饒的“多堆”,使人們安居樂業,人畜兩旺。

藏區八大神山,不僅僅是信仰

喜馬拉雅:

亞洲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包括世界上多座最高的山,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00米。其中之一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也稱埃佛勒斯峰,薩加·瑪塔峰),27°59′17″ N ;86°55′31″E,高達8844.43米(29,035呎)。這些山的偉岸峰顛聳立在永久雪線之上。數千年來,喜馬拉雅山脈對於南亞民族產生了人格化的深刻影響,其文學、政治、經濟、神話和宗教都反映了這一點。冰川覆蓋的浩茫高峰早就吸引了古代印度朝聖者們的矚目,他們據梵語詞hima(雪)和alaya(域)為這一雄偉的山系創造了喜馬拉雅山這一梵語名字。如今喜馬拉雅山脈為全世界登山者們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同時也向他們提出最大的挑戰。該山脈形成印度次大陸的北部邊界及其與北部大陸之間幾乎不可逾越的屏障,系從北非至東南亞太平洋海岸環繞半個世界的巨大山帶的組成部分。喜馬拉雅山脈本體在查謨和喀什米爾(JammuandKashmir)有爭議地區的南迦•帕爾巴特峰(8,126米)至西藏南迦巴瓦峰(7,756米)之間,從西向東連綿不斷橫亙2,500千米(1,550哩)。兩個喜馬拉雅山王國尼泊爾和不丹位於山脈東、西兩端之間。喜馬拉雅山脈在西北與興都庫什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交界,在北面與西藏高原接壤。喜馬拉雅山脈從南至北的寬度,在201~402千米之間。總面積約為594,400平方千米。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它聳立在青藏高原南緣,分佈在我國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和不丹等國境內,其主要部分在我國和尼泊爾交接處。西起帕米爾高原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東至雅魯藏布江急轉彎處的南迦巴瓦峰,全長2450千米,寬200-350千米。

藏區八大神山,不僅僅是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