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还有依然健在的百岁小脚女人,缠足的痛苦没有影响她长命百岁


看看这是什么?冷眼一看这是两根玉米,仔细看看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这是中国的特产,女人缠足后的小脚,在那不堪回首的年代,女人就是男人发泄的工具,女人除了干活,生孩子外,还得成为男人们娱乐的玩物,小脚成为追求的时尚,大脚的姑娘却没有人要。

三寸金莲属于那个时代审美习俗,它源于“女子以脚小为美”的观念。女子到了三四岁,就开始用布带把双足紧紧缠裹,最终构成尖弯瘦小、状如菱角的锥形。想象一下,三四岁的女孩,把脚指头使劲缠紧,压在脚掌下面,而且让脚趾骨弯曲变形,这是多么残忍的事情,那个年代父母愚昧,不管孩子的死活,一定要摧残到孩子哭爹喊娘,也还是不放松。

缠足的过程,其惨其痛,可想而知,孩子不懂事,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觉得这是对孩子负责任,要不然被人笑话事小,嫁不出去问题才严重,为了保证孩子能有幸福的婚姻生活。就必须这样做,而且没有例外,因为这也是“女性美”的标志。


缠足在历史上也曾被禁止过。清康熙帝曾明令禁止,太平天国也曾颁布过类似法令。直到清末,海禁大开,在外来的文化和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断呼吁声中,缠足的风气才非常缓慢地走向灭亡。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发布缠足禁令后,从城市到乡村缠足才逐渐被废除。

小脚就得穿小鞋,现在人们陶侃领导给自己“穿小鞋”,说明穿小鞋是十分难受的,你看看眼前的小鞋,看上去挺漂亮,但走起路来,一定是晃晃荡荡,小编小时候见过好多小脚老太太,走起路来十分吃力,好多小脚老太太,都得拄着拐棍才能迈步,这样的女人在家里根本没有办法跟丈夫对抗,只能乖乖地干活,生孩子,根本没有地位。

今天妇女解放了,八十岁以下的妇女都没有再裹脚的,但是那些裹脚的老人虽然解放了她们的思想,但变了形的三寸金莲却无法恢复,裹脚会给她们一生带来影响,走路干活及其不便,即使心态好,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出去远足旅行。


这是重庆的一位百岁老人,你看后辈儿孙给老人家穿鞋有多困难,老奶奶的小鞋没有卖的,也没有会做的,只能是自己做,自己穿。老人家百岁了,活得有多不容易。

小脚老太太吴喜安和老伴今年双双满百岁,两人相爱相伴81年,从未分开过一天。吴喜安3岁缠足,在重庆双双健在的百岁夫妻中,她算是最后的小脚女人了。

缠足老人必须把小脚用布包起来,才能穿上那小鞋子,严丝合缝后才能走路,今年86岁的甘肃西峰区温泉乡齐家楼村的小脚李老太太,缠足的裹脚布足有1.5米长,裹脚布隔几天就得取下来洗洗。

缠足的老人,多走几步路就得受伤,她们一生都是在忍受着痛苦,福州连江县北茭村,老太太的小脚经常被磨破,看上去触目惊心

这些老人,走起路来比踩高跷的人都困难,想要穿鞋脱鞋,都得坐到合适高度的凳子上,才能启动起来,福州连江县北茭村,小脚给老人生活带来不便。

新时代,缠足的陋习终于被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新时代的女性彻底解放了,她们充分地展示着自己的个性,都忘了中国妇女曾经有过近千年的血泪史。四川大邑县建川博物馆中的三寸金莲文物陈列馆“三寸金莲博物馆”匾为冯骥才所题。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的冯骥才写过一篇名为《三寸金莲》的小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