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寵,明星捧的一下科技是如何一步步把好牌打爛的?

微博寵,明星捧的一下科技是如何一步步把好牌打爛的?

一下科技的創始人韓坤是1978年人,1978年誕生了不少中國互聯網企業家,比如王小川、傅盛。

有人曾經總結過1978左右誕生的互聯網創業者的特點:他們既沒有像馬雲、李彥宏等第一代互聯網企業家一樣抓住互聯網普及的紅利成為巨頭,對比張一鳴、程維、王興等80後,也少了一些年齡上的優勢。

這三個人另一個一致的特點是,都有做出優秀產品的能力,都是一個很好的產品經理,但是卻都沒能闖入中國互聯網的中心圈。

從戶籍民警到獨角獸CEO

在創業之前,韓坤在家鄉一個縣城當戶籍民警。

見過韓坤的人都會覺得他“樸實”。2017年,韓坤在拍攝一檔商業訪談節目的時候只是T恤牛仔褲,就出現在了鏡頭前。

錄製完美女主持人直言:“我從來沒有接觸過像他這樣的企業家,如果有人說他依然是當年安徽民警,還是有人相信的。”

微博寵,明星捧的一下科技是如何一步步把好牌打爛的?

但與韓坤的形象形成反差的是韓坤頗為華麗的職業經歷。因為戶籍警察是網上辦公,所以韓坤很早就接觸了電腦,而對互聯網越發濃厚的興趣和家鄉小地方無人交流的現實讓他痛苦困惑。

所以韓坤跑去了北京,目標是互聯網領域,接著進了搜狐,彼時的搜狐絕對是中國互聯網最當紅的明星級別公司,雖然只是當夜班編輯,但也足以激發韓坤的工作熱情了。

在搜狐五年,韓坤從夜班編輯做到了搜狐歷史上最年輕的ChinaRen總編輯,ChinaRen是當時搜狐旗下華人最大的青年社區,號稱中國互聯網第一品牌,是當時中國互聯網主流人群獲取資訊和交流最大網絡平臺。所以韓坤其實也是一名從搜狐黃埔軍校畢業的高材生。

讓韓坤第一次感到成功的,還是從搜狐離職後,與時任搜狐網高級副總裁李善友一起創辦酷6網。

韓坤敏銳地捕捉到網民數量不斷增多,視頻成為一大需求,但受制於帶寬、拍攝手段及上傳平臺的匱乏,並不能被滿足。201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全球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視頻網站。不過後來酷6賣給了盛大,韓坤也結束了他的第一次創業,但依然積累了原始資金和資源。

2012年韓坤開始第二次創業,成立了一下科技。創業方向依舊是視頻,在推出秒拍前,一下科技先做了一個產品,叫做"拍客“,拍客支持用戶上傳自己的視頻內容。

因為當時有新浪的支持,所以上傳量不錯,並且國內的多家主流媒體都陸續開通了拍客。但那個時候,凡是視頻領域的創業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做中國的Youtube。

緣起於谷歌眼鏡當時在國內走紅,韓坤發現谷歌眼鏡的上傳特別快,拍完立刻就能傳到google+上,便讓同事分析谷歌眼鏡,才發現它的視頻是隻能拍10秒。10秒視頻編碼很容易,相當於4張照片大小,用戶上傳沒有壓力,秒拍由此誕生。

此後,一下科技和韓坤牢牢抓住兩張牌:新浪微博與明星

這兩張牌幫助一下科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迅速獲得鉅額流量,這固然是創業公司夢寐以求的資源,但是後來競爭維度的拓展,一下科技逐漸被甩下,回過頭來看,迷失在明星中的一下科技,是不是在將自己揠苗助長?

成也明星,敗也明星

秒拍在剛上線時,雖然有微博的流量支持,但是卻沒有立竿見影的打開市場。

直到2014年一個公益項目“冰桶挑戰”的出現。

當時在在新浪微博的關係鏈之下,一下科技已經與一些明星產生了聯繫與合作。為了對秒拍進行更大面積的推廣,一下科技聯合黃曉明、任泉、李冰冰等三位明星率先在娛樂圈進行冰桶挑戰。

這種新奇的挑戰,通過明星和媒體的推波助瀾,迅速成為當時的社會熱點,引起廣泛的討論,而後這項活動蔓延至普通民眾,熱度居高不下。而最大的贏家當屬秒拍,作為當時微博手機客戶端內置應用,微博上蔓延的冰桶挑戰視頻,都清晰的打上了“秒拍”的水印。

這讓秒拍迅速走紅,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產品。

這次冰桶挑戰過後,韓坤看到了明星的效應。

一下科技開啟了瘋狂的圈明星模式。

先是吸引了Star VC的戰投,這家基金是由明星任泉、李冰冰、黃曉明,共同出資組建的風險投資機構。後來章子怡和黃渤也加入了Star VC。

接著趙麗穎出任一下科技副總裁,李雲迪擔任一下科技“榮譽藝術顧問”,張馨予擔任“榮譽公益大使”,賈乃亮入職成為“首席創意官”,人氣巨火的三小隻TFBOYS入職出任TFO(未來指揮官)。

在聚攏了諸多明星資源後,一下科技隨後推出的小咖秀、一直播,幾乎都在一開始就能仰仗明星的流量爆紅。

王俊凱17歲生日會用一直播進行直播時吸引了4700多萬用戶圍觀,2017時尚芭莎明星慈善夜用一直播創下了單場直播出鏡明星最多、單場直播累計觀看量最快破億的紀錄。

明星和一下科技,都想用對方的獨特優勢,搶佔在未來注意力經濟的制高點,但是看似完美的珠聯璧合,背後對於商業本質的模糊不清,使得這一無比強大聯盟,一步步的走向瓦解。

含著鑽石湯匙長大的一直播,在一開始的想法是:解決了直播平臺沒有明星,明星沒有適合的直播平臺的問題。這看似沒什麼問題,雙方互相合作,彼此帶動。

但問題在於,現階段的直播行業生態,在本質上根本就不適合明星進行長期直播,偶爾直播一下固然能夠吸引關注,但直播需要輸出內容,和專職的主播相比,明星根本不具備在直播平臺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的能力和精力。

即便有一些像王俊凱一樣的當紅明星什麼都不做,只靠刷臉就能夠吸引無數關注,但是他們的直播時間和次數畢竟是有限的,只能充當偶爾的調味劑,但不能一直作為平臺持續發展的主食。

直播平臺真正要做起來,依舊需要有特色的網紅、草根撐起平臺內容的一片天。

過度依賴明星的一直播卻始終沒有意識到問題的癥結所在,甚至企圖把明星直播常態化,這基本是要把一個偽命題進行到底。

在最新的一直播預告中,出現的名單是:趙小僑、李一桐、徐開聘、韓喬生,有的聽過,有的沒聽過,但說實話,即便是理論上應該最為有趣的韓喬生老師,如果不能持續的有吸引人的內容,看一次也就足夠了。

微博寵,明星捧的一下科技是如何一步步把好牌打爛的?

所以一直播的無論是用戶數據基本上呈現出類似冪曲線的樣子。

微博寵,明星捧的一下科技是如何一步步把好牌打爛的?

秒拍的問題和一直播基本類似。

出身於搜狐的韓坤一直把秒拍定位於一個新聞媒體類的PGC產品,而並非UGC。

這就導致了在這樣的定位下,秒拍的用戶和明星帶來的受眾不符。而喜歡看明星的用戶在下載了秒拍之後,卻發現秒拍的內容也根本就不合自己的口味。

在這樣不對等的情況下,明星的效應事倍功半,秒拍也始終未能使所有的資源形成合力,踏對步子,一飛沖天,反而在無限糾結中緩慢前行,甚至平臺內部“色情內容”頻出,最終導致了被無限期下架。

秒拍在短視頻上半場取得的優勢,也逐漸被消耗殆盡,被競爭對手瓜分。

小咖秀則是在爆火之後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一下科技也僅僅只把其當做一款工具型產品,沒有加以進行社區化運作,只是當成為秒拍服務的內容製作工具,反而白白錯失了這個最具潛力的產品。後來的抖音幾乎就是小咖秀的翻版。

一下科技的三張好牌,最後沒有一張打響。初始繁榮的假象最終讓韓坤和一下始終沒能夠看清短視頻注意力經濟的真正賽道在哪。

與新浪微博從兩全其美到兩敗俱傷

如果沒有新浪微博,一下科技大抵不會有今天的樣子。

它可能“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亦可能在贏得短視頻工具層面競爭的上半場之後,迅速看清真正的賽道,取代抖音或者快手成為資本的寵兒。沒有微博在明星層面的號召力,一下基本不可能聚齊這麼多明星資源。

從一個細節可以看出來:楊丞琳去年在一直播上開播的時候,一直說這個“微博直播”如何如何,在她的潛意識裡,根本沒有一直播的概念,以為是微博自家的直播。事實上微博也一直把一下科技當成親兒子。

早在2013年,秒拍上線之前,微博就因為“拍客”投資了一下科技,此後一下科技的四輪投資,微博都進行了跟投,前後累計對一下科技投資了1.9億美元。

在微博二次崛起的過程中,一下科技也為微博在重要的視頻內容上提供了充足的保證,但是隨著視頻內容的多樣化,巨頭紛紛入場,UGC開始崛起,僅僅只靠缺少UGC屬性的一下科技,新浪沒辦法與崛起的其他平臺再做抗衡。

逐漸的,一下科技從微博的獨家內容供應平臺,變成了內容提供方之一。微博上的視頻LOGO也不再專屬於秒拍。

有人提出新浪何不直接收購了一下科技,事實上經過2016年E輪融資後,一下科技估值已達30億美元,而截至上一財年,微博流動資產僅約為20億美元,前兩年更是隻有5億美元左右。如果強行收購,微博很長一段時間將會現金流異常緊迫。

依附於微博,秒拍和一直播長期以來就像專屬於微博的工具,二者自身的品牌和內容生態始終沒有搭建起來,無論是短視頻的抖音快手,還是直播平臺的鬥魚、虎牙,都培養起來了自己的網紅,一下科技卻只能靠著一波波明星臉刷存在感。

據一下科技內部員工透露:拋開微博的數據,秒拍、一直播的獨立數據都很一般。

微博收購一下科技無望,開始了自身的短視頻建設,微博故事多次改版,補貼力度加強。而一下科技也在今年6月獨立推出了新產品波波視頻,涵蓋了PGC和UGC兩方面的內容。但剛誕生了不足兩月卻和秒拍雙雙踩雷無限期下架。

本來一樁看似天作之合的姻緣,到最後卻相看兩都厭,互相耽誤。一下科技和韓坤手握一把好牌,輕鬆在戰役剛開始佔盡天時地利人和,贏得上半場。

但其最高光的時刻恰恰是雙眼被遮蔽的最深,絲毫看不清下半場賽道在哪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