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摔倒在風口,創業沒有永遠的“好牌”

最近,王思聰的日子不是很好過。繼被曝成為“被執行人”以後,據央視網等媒體報道,從10月12日起,王思聰就被“採取限制消費措施”,法院裁定其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作為年輕企業家的代表,王思聰的成長路徑具有一定標本意義,也牽涉到諸多商業發展的母題。比如,改革開放後第一代企業家的接班人問題,以及由此產生的對“家族企業”的討論;又比如,王思聰所嘗試的新業態,與家族傳統經營領域的互補與迭代;再比如,與老一輩企業家的內斂性格形成對照的,是王思聰在公共輿論場上的大膽、直言,對個人性情缺乏保留的流露。

王思聪摔倒在风口,创业没有永远的“好牌”

此前,王思聰在社交媒體上較為活躍,也成了一些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不過,與依賴艱苦創業而贏得公眾矚目的傳統商業偶像不同,王思聰的成名,不僅因為其顯耀的家世,也因為他頻繁的“跨界”活動。

但是,王思聰此番“出事”,則讓人們把視野拉回了他原本的角色——不管將他視為萬達的接班人,還是第二代創業者,商業人物才是對他的基本定位。遭遇創業挫折以後,王思聰很快刪除了他在社交媒體上的言論,這也明明白白地顯示了,相比往日的“跨界”言論,他自己也更在意社會對其在商業領域表現的評價。

評價商業人物的價值,歸根結底在於其市場作為和責任。往日那些熙熙攘攘喊著“老公”的吃瓜網友,此時也彷彿收斂起調皮的笑臉,一本正經地猜測和分析王思聰到底“犯了多大的事兒”。這對王思聰來說,縱然有點落寞,但也是一次深刻的提醒;而對於更大範圍的輿論場而言,也許是一次價值本位的迴歸。

王思聪摔倒在风口,创业没有永远的“好牌”

根據王思聰名下普思投資的回應,王思聰被列為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是因為熊貓TV直播平臺(“上海熊貓互娛文化有限公司”)倒閉而引發的投資糾紛。

想當年,熊貓TV也是一時風光無兩,在那個“豬都能飛起來的”直播風口,王思聰在直播領域的嘗試,被視為走上了區別於父輩的創業道路。如今,隨著浪潮上的泡沫退去,行業重新洗牌,熊貓TV最終沒能延續其往日的風光。

這再度說明一個事實:不管先天條件如何,背景怎樣,誰都可能遭遇挫折。不過,我們大可不必嘲諷王思聰“把一手好牌打爛了”。起點高,並不意味著相應的困難就小。熊貓TV的倒閉,或與經營者決策失誤有一定聯繫,但也與市場的大氣候有關。換言之,王思聰走到現在所面臨的惡劣處境,也是每一個青年創業者都可能陷入的境遇。如何從挫折中走出來,也是評價創業者作為的重要維度。

王思聪摔倒在风口,创业没有永远的“好牌”

因企業經營不善,未能履約,被法院採取限制消費措施,想必往日習慣“豪車”和“私人飛機”的王思聰,會感到諸多不適。對於更廣大的年輕創業者來說,要意識到:不管是誰,創業的風險都有可能降臨。既然創業受挫,引發商業糾紛,就要付出相應代價,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王思聰被限制高消費,讓人們看到市場殘酷的一面和法律剛性的一面,更讓人看到責任和規則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話說回來,失敗乃是創業的常態,吃一塹長一智,認清自身角色定位,誠心實意地對待用戶和客戶,才是創業者走出危機的首要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