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堅持的意義

讀過一些所謂的勵志書,也有過短時療效。但勵志書終歸只會喊一些口號,告訴你一些名言,也會告訴你一些方法。看上去很美,只是一切看上去那麼不切實際,所以有些人稱之為雞湯。我認為連雞湯都稱不上,雞湯至少無害可以養身,成功勵志讀本則貽害無窮,使人變得不符尋常的興奮,從整體氣質上看起來就不食人間煙火。

讀史: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堅持的意義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一點一滴道來,從細節慢慢闡述,讀完整篇,你會發現其實內心多了一股堅毅。如果你再寫點總結,或者回頭再看一遍,這種堅毅以後也會伴隨你一生。

看完曾國藩,給我一種力量和自信,就是資質平庸人通過堅持也能取得成績。就像他經常鼓勵他弟弟在挫折之際咬緊牙關,不屈不撓,化被動為主動,以擴展心胸、增長本領。“吾生平長進,全在搓辱之時。務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長其志,切不可荼然自餒也。”通過描述,可以想象曾國藩是怎麼樣的一個人,表情應該屬於比較呆滯,說話比較慢,腦袋轉的也慢,這些都說明他不夠聰明。但智慧這個詞絕對能配上他,智慧我認為這個詞上升到哲學這一層次了,看的通達。

讀史: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堅持的意義

文忠死後,整個國家對他評論很高。李鴻章作為他的學生寫道:師事近三十年,薪盡火傳,築室忝為門生;威名震九萬里,內安外攘,曠代難逢天下才。作為他的對手(我想不能稱他們倆為對手,為諍友更不錯吧)左宗棠的輓聯,則更讓我感動: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欺無負平生。”

張宏傑的筆法亦是不錯,古往今來,絕大數人的一生都處於昏睡或者懶床狀態。有的人意識到醒來,但還是處於一種“勤奮的懶惰著”的狀態,用力力不足,狠心心不狠,總在以為自己很努力。這時候就要如作者所說,做至大至艱之事,開頭一定要提起全力,有股衝勁,“猛火”痛燒一段,否則絕難成功。曾國藩正是憑這種堅毅之力,慢慢蛻化與昇華,一步一步走向“完美”,並不是三月或是一年之功。

讀史: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堅持的意義

現在,網絡發達,拖延症和無所事事症在快速傳染,如果你有國藩十分之一功力,也可在社會上混個腦肥肚圓。二就是從自制,就是從細節開始。曾國藩讓人們看到這種堅持其實是有結果的,這就是它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