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友社等劇社巨虧,青曲社聽雲軒演員月入一兩萬,台上很嘚瑟!

說相聲到底賺不賺錢?東方衛視《相聲有新人》舞臺上幾組演員發自肺腑的感嘆和直白,讓我們看到了相聲演員舞臺背後的心酸,他們在聚光燈下不惜作踐自己、戲弄搭檔,甚至搭上家人或先人來娛樂觀眾,博人一笑,就為了對得起觀眾的票錢。這是他們的工作,勿論貴賤喜好,和我們每個普通人一樣,或已為人父母,或為夫妻,或為子女,都是為了一日三餐、養老撫兒,追求幸福的生活。

我們透過光鮮亮麗的舞臺,我們看到的不都是璀璨奪目的明星,還有普通人的心酸血淚。來自大連笑掌室相聲社的姜涵瀚直言四年虧了四百多萬,如果不是有一個頗有家產的父親在不計成本的支持,怎麼可能堅持四年?

珍友社等劇社鉅虧,青曲社聽雲軒演員月入一兩萬,臺上很嘚瑟!

姜涵瀚:大連笑掌室四年虧400萬

同樣的遭遇還發生在西北第一家相聲劇社——西安珍友社。珍友社2007年成立,被稱為“西北相聲黃埔軍校”,苗阜王聲曾作為學員在這裡短暫學習演出,後另立山門成立青曲社。班主衡小珍先生帶領一班相聲藝人歷經風雨、六易社址,11年來賠進去了200萬,以致於沒有寬裕的錢滿足兒子學習舞蹈的心願。珍友社現在在西安西二環與大慶路口西南角土門工人文化宮,西安喜愛相聲的朋友有空可以去坐坐,回頭給大家談談感受;另外9月22日珍友社在西安人民劇院舉辦11週年社慶相聲專場,邀請了《相聲有新人》認識的幾位新朋友過去捧場,如果您工作累了乏了不開心了,歡迎到現場去支持一下珍友社,衡老班主不會讓您失望。

珍友社等劇社鉅虧,青曲社聽雲軒演員月入一兩萬,臺上很嘚瑟!

珍友社衡老班主直言虧損兩百萬

上面這兩組演員可能有人沒聽過他們的作品,但喜歡相聲的朋友應該都聽過張番劉銓淼的相聲,他們可是年少成名,年輕人能拿的相聲獎都拿了,一起說相聲13年,最慘的時候落魄到一場演出只賺200塊錢,不是因為作品不好,因為沒有平臺、沒有團隊、沒有資金,現在小劇場演出少了,主要在各電視臺走穴賺知名度和關注度。

珍友社等劇社鉅虧,青曲社聽雲軒演員月入一兩萬,臺上很嘚瑟!

張番劉銓淼的心酸往事

郭德綱聽了他們的境遇,也是唏噓不已,因為這些情況他早年都遇到過,一臺的演員只為一個觀眾演出,還得等這個觀眾上廁所、接電話,臺下的尷尬,臺上的心酸,郭德綱有資格感慨:現在的民間相聲小劇場“其實不景氣,一場演出下來每人分個五六十元”不稀奇。

珍友社等劇社鉅虧,青曲社聽雲軒演員月入一兩萬,臺上很嘚瑟!

相聲小劇場“其實不景氣”

相聲小劇場賺錢難的現狀,《相聲有新人》節目出名的“著名”網紅相聲演員、上海“郊大”博士李宏燁早就通過公式算出來,他們都不屑在相聲節目裡炒作,就“因為相聲觀眾太少了”,所以寧願在上海“郊大”給學生說相聲,也不願接受18000觀眾的歡呼。

珍友社等劇社鉅虧,青曲社聽雲軒演員月入一兩萬,臺上很嘚瑟!

上海郊大博士李宏燁:我不會炒作自己!

如果因此就相信這個名牌大學理學博士的理性判斷,那你就錯了,因為有小劇場日子過的很滋潤,他們的演員在臺上很嘚瑟。天津衛視《笑禮相迎》8月3日第11期節目上,幾組來自小劇場的不知名的年輕相聲演員在臺上可是很顯擺,月收入可都是一兩萬,看完這節目,誰還敢說相聲演員收入低,誰還敢說相聲小劇場生意差?看完這一期《笑禮相迎》,你能看到中國相聲市場有多繁榮,每一個相聲小劇場、相聲演員有多麼的受歡迎,每一個觀眾都用羨慕的眼光望著他們,他們驕傲了嗎?

來自嘻哈包袱鋪的郭威和女演員王璐在主持人的“逼問”下說出了自己的收入狀況。王璐原是北京臺某節目外景主持人,跳槽出來說相聲,坦誠“上月收入100多”,而她的臨時搭檔郭威可一點不含糊,07年月入三四千,中途換了三年工作,因為被高曉攀賞識又回來說相聲。

珍友社等劇社鉅虧,青曲社聽雲軒演員月入一兩萬,臺上很嘚瑟!

嘻哈包袱鋪郭威

現在在嘻哈包袱鋪說相聲,算上商演一個月就一萬左右吧,這也太謙虛了,應該說“才一萬左右”,這樣顯得低調有涵養。

珍友社等劇社鉅虧,青曲社聽雲軒演員月入一兩萬,臺上很嘚瑟!

嘻哈包袱鋪郭威

月入一萬多不多?這可是無數自媒體作者的夢想,對於相聲演員來說算高嗎?比小劇場相聲標杆——德雲社很多演員都高,但這和曹金的聽雲軒年輕演員比起來只是小巫見大巫。李春熠,以前是做廣告的私營業主,後來改行說相聲,在聽雲軒奮鬥幾年已經“月入兩萬左右了”,看到這收入讓張番劉銓淼怎麼活?難道你們的最佳逗哏、最佳捧哏是撿來的嗎?或電視臺批發的?!回頭看看聽雲軒的票價和喜劇現場的觀眾人數,再聽聽曹金微博吐槽某人“壟斷相聲”不留飯吃,無限感慨啊!

珍友社等劇社鉅虧,青曲社聽雲軒演員月入一兩萬,臺上很嘚瑟!

聽雲軒演員李春熠說相聲月入兩萬

北京人收入高,全國人民都可以理解,最讓人羨慕的是西安青曲社。青年相聲演員呂納超、張再馳在主持人的“盤問”下不小心暴露了青曲社的演員待遇,“平均一場一百到兩百,算上評書一天最多演三場”,主持人掰著指頭一算,每月“一萬元左右的收入吧”!太謙虛了,怎麼算也是小兩萬啊,愣是被低調成一萬了。

珍友社等劇社鉅虧,青曲社聽雲軒演員月入一兩萬,臺上很嘚瑟!

青曲社年輕演員自曝收入

而同在一城的珍友社、天禧院的待遇可差多了。2011年,衡班主因演出人員不足求援郭德綱,苗班主趁機落井下石挖牆腳,並抹黑說是因為珍友社拖欠演員工資導致員工跳槽到,由此引發了珍友社和青曲社的罵戰。

珍友社等劇社鉅虧,青曲社聽雲軒演員月入一兩萬,臺上很嘚瑟!

苗阜微博回應挖珍友社牆腳,掀起罵戰

衡班主氣急在微博上怒罵(苗阜錯為苗圃):“@苗圃你還有臉這樣說嗎?你真是一個別有用心的小人!你整天盼著珍友社死,用你的花言巧語挖珍友社的演員。你說,你光說人話做過人事嗎?你每日醉醺醺上臺滿嘴髒口你有藝德嗎?記住,是非自有公論啊!”

珍友社等劇社鉅虧,青曲社聽雲軒演員月入一兩萬,臺上很嘚瑟!

珍友社衡班主怒罵苗阜“小人”

此後,苗阜趁珍友社內亂,挖走了一批有實力的演員,珍友社也因各種原因先後六次遷址,正常經營幾度中斷。而青曲社則因為苗阜王聲在2013年央視表演《滿腹經綸》後聲名鵲起,一舉替代衡小珍成為西安相聲曲藝的先鋒人物,並扛起了振興西北相聲曲藝的大旗,甚至開始叫板德雲社。

珍友社等劇社鉅虧,青曲社聽雲軒演員月入一兩萬,臺上很嘚瑟!

苗阜微博暗諷德雲社“撐死自己餓死同行”

雖然有“名”了,但“利”還不滿足,青曲社一個不知名演員月收入小兩萬,在西安這個收入低嗎?在北京也不低吧!但苗阜依然通過微博暗諷德雲社“撐死自己餓死同行”,不知道苗班主在發出這番言論的時候,有沒有想到他曾經學過藝、演過戲、挖過牆腳的珍友社,和衡小珍衡老班主?及西安其他還在煎熬的同行們?

珍友社等劇社鉅虧,青曲社聽雲軒演員月入一兩萬,臺上很嘚瑟!

德雲社班主郭德綱

青曲社賺錢了,一邊微博上哭窮,一邊在電視上炫富,這是人格分裂嗎?如果真有心,少說大話,扶持一下西北其他相聲小劇場,少挖牆腳!德雲社和東方衛視聯合推出的《相聲有新人》,就是旨在挖掘相聲新人,給他們一個展示才華和增加知名度的平臺,西安來了幾組很有實力的演員,這是西安人的曲藝寶貝,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盧鑫玉浩在西安的相聲園子將在九十月開業,這麼優秀的相聲演員當初怎麼離開青曲社的,苗班主還記得嗎?!小夥伴們,加油!

相聲演員的收入,和很多其他行業一樣兩級分化嚴重,有的是能力、性格和機遇的原因,也有的是因為人品和德行。大家好,不一定是真的好,只有充分的市場競爭,經過大浪淘沙,才能讓騙子和讓那些自封的表臉藝術家無法立足,才能淨化演出環境,少些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多些交流學習、團結互助,讓有真才實學的年輕人有更多成功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相聲市場的二次繁榮!

珍友社等劇社鉅虧,青曲社聽雲軒演員月入一兩萬,臺上很嘚瑟!

關注陌上橫刀,關注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