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零售業加速區域內海外擴張

亞太零售業加速區域內海外擴張

據CBRE世邦魏理仕近期發佈的《2018年亞太零售商的崛起》報告顯示:2014年至2017年間,亞太區新進零售商的比例從17%增長至30%。越來越多的亞太零售商積極進行海外擴張,佔該地區新進品牌的近三分之一。除了餐飲運營商之外,中檔時裝和美容品牌最為活躍,其次是奢侈品牌。

瞄準核心零售市場的強勁增長預期,中國、香港、臺灣和新加坡成為新進零售商最為歡迎的目的地。與此同時,擴張也為品牌帶來更廣泛的知名度,因此也被視為有效的品牌建設之舉。

亞太零售業加速區域內海外擴張

CBRE亞太區零售、諮詢及交易服務部主管Vivek Kaul表示:“受到潛在利潤增長和品牌強化需求的推動,零售業正在區域經濟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亞太零售業的擴張呈現多元化與活躍性,並不只侷限於某一單一市場。”

CBRE亞太區研究部副董事孔麗詩表示:“無論是在一線城市建立旗艦店,或是在新興市場進行試水,亞太零售品牌正越來越傾向於採用精細化的策略來進行區域擴張。”

超過三分之二的新進亞太零售商來自韓國、日本和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品牌藉助於強大的文化影響力進行新市場的擴張,而澳洲零售商相較以往也更為倚重其以亞洲為核心的擴張戰略。

這些進行海外擴張的亞太零售品牌眼下在擴張初期往往只選擇一到兩個市場開展業務,而該地區競爭激烈的零售業格局也要求這些品牌具有更為強有力的區域戰略,這無疑為其海外擴張帶來了挑戰。

CBRE在調研了亞太區600家零售企業之後得出了以下一些觀點,以期幫助零售品牌更好的制定成功的擴張戰略:

亞太零售業加速區域內海外擴張

瞭解當地市場管理與消費者需求

  • 鑑於亞太區廣泛的文化多樣性,零售商應瞭解適用於每個市場的稅收和業務結構,外國直接投資(FDI)法規和消費趨勢。
  • 相關准入流程缺乏市場透明度將會導致運營的不確定性、大幅延誤和額外成本,這對於零售商來說是一個關鍵挑戰。

制定打開市場的有效策略

  • 基於對業務的全權掌控,亞太的零售商傾向於採取直接運營的策略,但這將導致前期投入過高;
  • 特許經營可顯著降低前期成本並有效利用合作者的本地優勢,但潛在的合作糾紛將會導致合作終端及品牌受損;
  • 電子商務為渴望進行海外擴張的零售品牌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建立本土化的網店或借力知名電子商務平臺都將是有效的策略。

根據商業目標進行店鋪選址

  • 期望最大化品牌曝光的零售品牌應選擇頂級地段與標誌性物業開設旗艦店。
  • 購物中心、百貨公司及鬧市商圈的店鋪選址將帶來更大客流。
  • “快閃店”作為一種創新的零售模式可以作為進入新市場的試水之舉,並且規避了高昂的前期成本。

與經紀、業主及開發商建立牢固關係

  • 新進的零售商可以利用經紀的本地化專業指導制定全面的打入新市場的策略;
  • 亞太的零售商可以通過與業主合作獲得優質零售空間與更為優渥的租賃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