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日本的免疫學家憑藉研究癌症免疫療法共同奪得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

美国和日本的免疫学家凭借研究癌症免疫疗法共同夺得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

艾利森(左)和本庶佑(右)奪得醫學獎殊榮。

美国和日本的免疫学家凭借研究癌症免疫疗法共同夺得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

諾貝爾醫學獎出爐。

美国和日本的免疫学家凭借研究癌症免疫疗法共同夺得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

只要抑制CTLA-4及PD-1的行動,便可激活T細胞,以便攻擊癌細胞。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本年度的諾貝爾獎週一(1日)揭開序幕,率先頒發的是醫學獎,分別來自美國和日本的兩名免疫學家,憑藉研究癌症療法共同奪得殊榮。負責評審的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委員會形容,他們的研究成果是“人類抗癌路上的里程碑”,有主治癌症的醫生更指,二人拯救了無數生命。他們將可平分9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

癌症近年來成為發達國家的常見疾病之一,而美國免疫學家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獲頒醫學獎,正好表揚他們在治療癌症上的成就。委員會指出,他們在同一時期,分別發現T細胞表面的兩種受體CTLA-4及PD-1,就如免疫系統的“煞車器”,卸除後便可活化T細胞,繼而殺死癌細胞。療法目前已應用在治療皮膚癌,甚至用在一些以前無法治癒的末期癌症。

委員會表示,此前治療癌症的臨床進展有限,免疫檢查點治療變革癌症治療,並從根本改變世人對如何處理癌症的觀點。有研究證實,針對PD-1的療法效用比較顯著,對於治療肺癌、腎癌、淋巴瘤及黑色素具正面效果。最新的研究顯示,同時針對PD-1及CTLA-4的新療法效用或會更大。

二人均出身於醫學世家,早在2014年亦同時獲頒臺灣第一屆唐獎的“生技醫藥獎”。76歲的本庶佑當晚得悉獲獎時,正與同事一起討論學術論文,他坦言:“這完全出乎意料。”他對獲獎感到榮幸和開心,並感謝相關的研究人員、學生和家人,承諾會繼續研究,拯救更多病人。他又稱:“最開心的事,莫過於病人接受療法後順利康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同日亦向他道賀。

現年70歲的艾利森受訪時亦表示,感到十分榮幸和責任重大,他謙稱:“最初並非計劃研究癌症,只是想更瞭解T細胞。”他認為研究之所以成功,全賴一班研究生、博士及同事的努力。

2012醫學獎得主:本庶佑打高球和做研究一樣認真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諾貝爾醫學獎其中一名得主本庶佑喜歡打高爾夫球,他週日(1日)透露,希望能達成和他年紀一樣的76杆目標。至於2012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山中伸彌教授則向日媒透露,本庶不僅是他尊敬的前輩,更是他的高爾夫球老師,更指本庶打高爾夫球跟做研究一樣認真。

本庶在記者會上被問到得獎後最想做的事時表示:“希望自己的高爾夫杆數能和自己的年齡一樣,目前最好的杆數是78杆,最大的目標是打到76杆。努力做的就是健身和每週不可少的高爾夫球,在家時也會練習推杆。”

山中則向日媒透露,本庶和他前一陣子才剛一起打過球,他表示本庶打起球來像年輕人一樣很有力量,還跟做研究一樣相當嚴格、認真,開球若找不到球,他一定不會隨便找個地方繼續打,一定要從頭開球,因此從打球也可看出他不妥協的態度。山中又說,本庶雖有嚴格的一面,但也有輕鬆的一面,有時很會開玩笑地鼓勵學生。

新聞剖析:新療法阻免疫系統被“煞車” 識攻擊癌細胞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美國科學家艾利森及日本科學家本庶佑分別研發的免疫檢查點療法(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對治療癌症有莫大幫助。其主要原理是抑制在免疫抑制劑蛋白的運作,令免疫系統能識別並攻擊癌細胞。

T細胞是淋巴細胞的一種,在免疫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負責識別抗原、消滅受感染細胞或癌細胞。T細胞表面有不同受體(receptor),去接收抗原呈遞細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傳送的抗原物質,觸發T細胞產生免疫反應,攻擊非自體細胞。

CTLA-4及PD-1都是依附在T細胞表面的蛋白受體,統稱為“免疫抑制劑”,功能有如煞車器,負責抑制T細胞的識別和消滅功能,以防止免疫系統過度活躍,避免攻擊正常細胞,誘發自體免疫疾病,同時卻可剎停T細胞攻擊癌細胞。

二人認為,只要能夠抑制CTLA-4的行動,或是阻止PD-1與癌細胞上的抗原結合,就可以激活T細胞,有助治療癌症。他們的研究終令抑制CTLA-4及PD-1的治療方法誕生,造福癌症患者。

新聞背後:醫學獎得主 4年前已獲頒臺灣唐獎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今屆諾貝爾醫學獎的兩位得獎者,均在免疫療法上取得重大成就,讓很多本來難以治療的癌症出現曙光。原來兩人早在2014年,已取得臺灣唐獎的生技醫藥獎。

艾利森(James P. Allison)

●1948年出生於美國德薩斯州●1973年從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取得生物學博士學位●1985年至2004年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免疫學教授和癌症研究實驗室主任●隨後到紐約市的紀念史隆·凱特琳癌症研究中心從事免疫療法主任●2012年成為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學主席●他發現T細胞上CTLA-4蛋白質具抑制T細胞效果,成為治療癌症的重大突破

本庶佑(Tasuku Honjo)

●1942年出生於日本京都●1975年於京都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其後在京都大學和東京大學醫學部擔任助手●1979年起成為大坂大學醫學部教授●1984年擔任了京都大學基因實驗設施的負責人。他其後在不同大學擔任醫學部要職●2005年起任職京都大學醫學教授●他研究的PD-1抗體治療,目前被評為最佳的癌症治療方法之一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