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下念一断,而了了分明,这是什么?!舍此,再去别求佛性

我们当下念一断,而了了分明,这是什么?!舍此,再去别求佛性,就没有了。

我们当下念一断,而了了分明,这是什么?!舍此,再去别求佛性

不要以为没有三明六通,没有同诸佛力用,就不是开悟、不是佛,并非这一生修行就能有诸佛一样的大神大用。

初悟道只等于刚降生的小毛头(婴儿),小毛头虽然没有大人的力用,不会工作,不会走路,不会吃饭,还要人喂,要人抱,但是你不能说他不是人。

初悟道是因地佛,你必须时时刻刻觉察,时时刻刻地保护它。绵密保任,损之又损,把自己的习气、烦恼一天天地减少,那么,你这“小毛头”就长大,成大人了,就力用俱备了。

明白本来之后就用功,叫悟后真修。没悟道呢,就是盲修瞎练。比如你念佛不悟本来,就是念心外之佛。

我们念佛人要知道念阿弥陀佛是唤醒自己的主人公,叫自己的主人公时时觉醒,不要着在色相里面去,不要为境界所迁流,不要有妄取执着的凡情,这样做你才能成功。这非常重要啊!

“但可以空寂为自体,勿认色身;以灵知为自心,勿认妄念。”我们要晓得,这色身、这肉体、这躯壳不是我们自己。

我们真正的本体,是即空而即寂,就是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这样一个东西,而不是这个躯壳。这个躯壳是慢慢变化的,由少而老,由老而死。不要认这肉身,肉身就是色体,这色体不是自己。千万千万不要认这色身为自己,要认空寂为自己。

即空而即寂、不来不去、不动不摇的这个佛性就是我们自己啊!“以灵知为自心,勿认妄念”,什么叫妄念?有所住着就叫妄念。起个念头,心定在那里,有所住、有所著,这就是妄念;念起无所住、无所著,才是真心的妙用。

这了了灵知才是真心,它不是死的。坐在那里不动,死压念头,一个念头不起,那就变成大石头、大木头了。

因此,了了灵知,不着、不取、无爱、无憎,这就是真心的妙用。有所住、有所分别那就是妄情。但是有一点要弄清楚:不是不可以有分别,而是有分别而不住。即这个人好我知道,那个人坏我也清楚,不是好坏不分,成糊涂虫了。

糊涂虫就是真心吗?不是的。好坏要知道,但是无憎、无爱、无取、无舍。不是见好人就喜欢,见坏人就厌憎。坏人我们也不舍,为什么?对坏人我们要教导他,要怜悯他,帮助他,使他转过来,这才对。真心就是这么一回事。

所以,真心、妄心蛮好分别的。我们时时刻刻不要认妄心为自己,要晓得灵知了了而不住相才是真心;才有所住,即成巢臼,就落到相里去了。

——元音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