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大酉洞天见桃源:酉阳文人的肇始之功

——踵武土司路,重读老地名之十

本集

主演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大酉洞、文安之、冉奇镳、冉崇文、陈汝燮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1500多年前,陶渊明《桃花源记》写成面世,一个关于“世外桃源”的理想在中国人心中逐渐形成。历代的中国人,开始在文字书画、兴家治国的实践中,去描绘和试图实现这个理想,然而终是遥不可及,难以实现。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桃花源记

直到1200多年后,在明朝末年的酉阳宣慰司,一个浑然天成的地质环境,一份一脉相传的文化底蕴,外加一位点石成金的“景区策划”,千百年来文人们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建设性规划悄然成型,呼之欲出。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酉阳桃花源景区风光

随后,这个“桃花源景区”又历经了酉阳本土文人的几度营销,渐成雏形。直到2010年后,这份桃花源景区策划,才在酉阳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进下,贴上“酉阳桃花源国家AAAAA级景区”的金字招牌,向一直以来追求“世外桃源”理想的中华儿女敞开怀抱,让他们在这里任情任性地旅游观光、沉湎、吟赏。

地理大酉洞

核其形,与渊明所谓桃花源者毫厘不爽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大酉洞

这个浑然天成的地质环境,就是大酉洞。大酉洞里的溪流、石洞,以及穿过石洞后豁然开朗的平旷土地,四面环山的封闭格局,满足了《桃花源记》基本的地理环境要求。【《酉阳直隶州总志》记载:“大酉洞在州西北五里许……去江岸数百步,洞门高十余丈。小溪自洞出,秋冬不竭,居民堰之以溉田。沿堰行,两崖墙立半里许,豁然开朗,别一天地。中有田十数亩,其南稍陂陀,另有小径可通洞中,核其形,与渊明所谓桃花源者毫厘不爽。”】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大酉洞风光

第12世酉阳土官冉兴邦将治所迁至忠孝坝后,这个位于治所西北五里许的大酉洞一时间热闹起来,里面丰富的石钟乳、清澈的溪流、瀑布,以及清风凉意、悠闲、封闭,从景观和心理感受上,一直吸引了酉阳土官在这里纳凉避暑,休闲小憩。

人文大酉洞

桃源八景,历任土官士人游玩吟咏蔚然成风

冉崇文在编修清同治二年出版的《酉阳直隶州总志》时,描述大酉洞“洞内石壁多篆刻,皆模糊莫辨,前牧罗升棓手书‘太古藏书’四字尚存。”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大酉洞“太古藏书”石刻

冉兴邦迁治所于忠孝坝后,大力兴儒重教,其后历任土官及冉氏子弟均通文墨、懂诗文,大酉洞在迎来更多官家贵客的同时,也激发了前往游览的文人墨客雅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一篇篇的诗文不断面世反哺,为大酉洞画龙点睛,使其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光彩。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答猿诗草》书影

鬼斧何年为劈开,洞天风景足徘徊。

泉锵佩玉冷丹壑,竹泛莎香上石苔。

姑射千年留胜迹,华阳六月净尘埃。

莫因仕宦迟吟兴,取次清游览胜来。

这是酉阳留存至今最早的一首诗,也是歌颂酉阳桃花源美景最早的一首诗——《题大酉洞》。

早在酉阳历史的530来年前,酉阳土官第16世冉舜臣(本诗作者)就率先拉开了向桃花源景区唱赞美诗的序幕。其后,冉仪、冉元、冉御龙、冉天育、冉奇镳等继任土官在南征北战之余,也常常来此地横槊赋诗,众多的文人也前呼后拥地来到大酉洞,尽情歌咏这里的山水美景,抒发内心的愁苦与悠闲。大酉洞天的山水草木,渐渐被文人细致分类,总结出了桃源八景:

松风耸脆、桃涧流红、机织烟霞、石鸣钟鼓

飞泉洒玉、石室藏书、玉盘仙迹、龟鹤遐龄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酉阳桃花源景区风光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伏羲洞

其中,异类的17世土官冉仪,爱上了大酉洞的清净,在这里辟出丹房静室,一心修道炼丹。子孙冉维屏在隆庆三年七夕节,来到大酉洞游览铁鹤遗址,瞻仰冉仪高风,留有题刻。万历四十七年,冉跃龙派兵援辽,初战三战三捷。消息传到酉阳正值暮春,冉跃龙高兴之余,与一批文人饮于大酉洞天,“飞花泛酒,松脆滴衣,好景娱人,不觉浮白大醉。”随行人均有题咏,在石壁上留有题刻。

冉兴邦之后,尤其以冉天育、冉奇镳父子为最,父子俩写诗是家常便饭,留有《拥翠轩诗集》《詹詹言集》。土官带头,文士相从,在大酉洞等处结社题咏(以至于今的酉阳诗词楹联协会、桃花源诗社),产生了大量诗作。

点金手

文安之与明末桃花源景区的雏形规划

如果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是“世外桃源”一份落不了地的总规的话,一份具有操作性的“世外桃源”建设施工方案,则是在一位外地文人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入酉之后的事。这个人就是文安之。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酉阳桃花源景区内的陶渊明雕像

1651年前后,入关后的清军南下,对苟延残喘的南明朝廷进行剿灭。文安之,位列南明朝廷东阁大学士,首要任务就是到处联络四方势力,以期反清复明,延续大明王朝寿命。这年底,文安之辗转入酉,试图说服时任酉阳土官冉奇镳出兵抗清。当时南明朝廷且战且退,中原局势大局已定,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为保酉阳免于战火,冉奇镳每日与文安之诗酒应和,避重就轻。在酉两年期间,文安之游踪所至,每有诗作。从留存下来的53首七言律诗中看,酉山酉水一草一木无不是愁怀所寄,鲜有身心愉悦之时。

然而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文安之已独到的慧眼,在无心之中为大酉洞首度提出了打造“桃花源”的旅游概念,并出具了一份准景区建设性施工方案。

冉奇镳邀请文安之为其父亲冉天育诗集作序,文安之写道“酉富名胜……余游屐所及,得其二焉。一为大酉洞,洞可数百武。划一门,旷然天际矣,得平衍地数十亩,精舍在焉,有小溪贯洞,奥而出。”大酉洞景色在文安之这个见多识广的外人看来,活脱脱就是《桃花源记》的现实版本。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他于是主动地向冉奇镳建议:“广植桃花万本,使春风旖旎之余,桃片逐水趁流,以待问津者。”文安之建议,在大酉洞里大范围密集栽植桃树,一幅“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景象呼之欲出。

营销师

冉崇文与"桃花源原型地在酉阳"的第一次营销

按照现代旅游打造模式,如果将文安之当作大酉洞提档升级的第一位景区策划的话,那么酉阳本土文人冉崇文等,则是致力于大酉洞营销的第一人。

在文安之提出将大酉洞升级为“桃花源”概念后的205年,距今160年前,正奋斗在科举之路的冉崇文,在成都与酉阳文人陈汝燮积极备考举人考试。

咸丰八年(1858年)一个深秋的夜晚,冉崇文与陈汝燮宿成都石牛寺。在夜晚谈论酉阳风物之时,冉崇文提出大酉洞酷似陶渊明所记桃花源,得到了陈汝燮的强烈认同。回酉后,正在编修《酉阳直隶州总志》的冉崇文将上述观点载入“大酉洞”条目。【……核其形,与渊明所谓桃花源者毫厘不爽。后世因桃源隶湖南,求其地而不得,遂以所谓逃船洞者当之。而洞在大江滨,自战国时,楚师入滇以来久为通衢,何至见而复失。通儒用是斥其附会,或并以《桃源记》为先生之寓言。《四川通志》(载):酉阳于汉属武陵郡之迁陵地,渔郎所问之津,安知不在于此?惟晋永嘉后地没蛮獠,自宋及明,又世为土司地,名儒硕彦,游迹罕到。故文献无征,不能正名之为桃源耳。】

长于考究的冉崇文,用历史和地理变迁,力证大酉洞为“桃花源”唯一原型所在地,以一种极具争议性的话题,拉开了大酉洞的营销大幕。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酉州古城

同治二年(1863年),《酉阳直隶州总志》修成印制,冉崇文将书寄给仍在成都的陈汝燮。陈汝燮阅后诗兴大发,写下《题桃源行并序》,用长诗再度论证了大酉洞为何是桃花源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以及丢失洞名的原因等等。

事涉乡土故园,尽管冉崇文等酉阳文人言之凿凿,但却在湖南桃源县引来轩然大波,随即招来辩驳。直到本世纪初,桃花源原型地的归属一直争议不断,绵延至今。酉阳桃花源也在争议声中,品牌和声誉得到极大的营销推广。一个话题,延续100多年,肇始之功,当推冉崇文。

酉阳桃花源(大酉洞)明清诗作十首:

冉舜臣

题大酉洞

冉仪

题大酉洞•桃涧

浓因带雨淡蒸霞,几树无言自作花。

流出山来缘底事,赚他刘阮不回家。

混沌谁为凿,灵区别有天。

洞深风浩浩,泉细水娟娟。

树古疑栖鹤,亭虚可迓仙。

赏心无限意,瑶草自芊芊。

冉元

题大酉洞

一自逃秦别有天,洞门关锁白云边。

春来鼓枻桃花水,莫道渔郎尽是仙。

冉御龙

玉盘仙迹

石盘谁琢向山阴,比似洼尊岁月深。

寄语世人如学道,满斟玉液洗凡心。

冉天育

咏大酉洞“八景”

万山嶙峋洞天幽,结驷联翩作胜游。

霄际松风青霭霭,洞边桃瓣水悠悠。

云梭雾穀劳天姥,匝地有声震钟鼓。

泉飞断续落珠玑,石室藏书俱太古。

玉盘注水何晶莹,饮之年如龟鹤龄。

炎蒸消尽还堪赏,莫使烟岚枉闭扄。

龙惕庵

题大酉洞桃涧流红

洞天深处一亭孤,涧水潺潺绕座隅。

山外已无秦岁月,石边还浸古菰蒲。

花飞随处流红蕊,客至都疑入画图。

刘阮不知谁洞是,却猜踪迹到樵夫。

明无名氏题大酉洞石壁

洞前流水渺漫漫,洞里桃花渐渐残。

曼倩不来渔父去,道人闲倚石阑干。

章 恺

咏大酉洞

荆州记载岂荒唐?古洞探奇事渺茫;

千卷遗书秦火后,几人负笈酉山阳。

溪峦昼螟寒云合,魑魅春深白日藏。

自古名山多典故,谁知林壑亦沧桑!

陈汝燮

桃源行并序

戊午岁,世兄冉右之先生,同寓锦城石牛寺,出所著《酉述》稿见示,为言州北大酉洞,酷肖渊明所记桃花源。据《通志》酉阳在汉属武陵郡之迁陵地。渔郎所问之津安知其不在此?唯晋永嘉后,没于蛮獠,及元又为土司地,愈以不彰。自桃源县隶湖南,好事者求其地而不得,遂以逃船洞当之,闻逃船洞中无土地,且洞滨大江,自战国楚师入滇后,久为通瞿,无见而复失,迷不得路之理,用是通儒斥为附会,并以陶记为寓言,余谓记中忘路之远近一语,尤渔郎到酉阳之证,为相视而笑,今先生所撰州志,印既竣,蒙自城专伻见赠阅舆地山川条,大酉洞下实记当日夜谈之语,仿是意作诗咏之,岁甲子季夏,先生又因乡试赴会垣,行李已戒,俟获隽归来当以请质焉。

酉阳才是真桃源,桃花源记非寓言。

骑驴觅驴人不识,流水桃花都减色。

右之先生本洞仙,重新指破千年惑。

为言州北五里遥。大酉谽谺洞口标。

仿佛有光源水处,寻源一径涌春潮。

陡辟一重天与地,田园屋宇无尘气。

想见树中长子孙,先芬能诵秦皇避。

吾酉在汉属武陵,路忘远近问津明。

永嘉以后没蛮獠,直到元明失洞名。

桃源县以逃船冒,通津何至迷津告。

真反无名赝作真,渊明不笑桃花笑。

先生正名郡志中,载笔休言附会工。

凭吊洞中无故扬,桃花剩作古秦红。

赵藩

清明节偕幕僚游大酉洞

酉山貌横心多空,如奇士不矜修容。

闻距官舍五里近,大酉一洞标其雄。

我来百日政稍暇,亟走探胜宾僚从。

碧塍绿岸错方罫,清溪曲注鸣笙镛。

循溪得洞耸巨阙,入弄转侧穿穹窿。

左苔壁绣锦斑驳,飞溜雪洒珠蒙戎。

钟乳倒垂孕万状,已诧造化无全功。

行半里许骇心目,豁然地绝惊天通。

巉崖面立矗屏障,翠峦四合围崇墉。

水天茅屋别世界,遇樵牧亦猜仙童。

武陵桃源昔屡过,客诘灵境将无同。

逃船之洞哪有此?寓言窃讶柴桑翁。

迁陵地归武陵属,图经辩难森词锋。

必求实之信凿矣,争言附会嗤君蒙。

处僻幸无恶扎疥,破虚不费斧斤攻。

溪毛可蔌泉可茗,灵根可榻山可宫。

石蟹俯拾亦清玩,耳目所接天吾供。

却从洞尾望洞口,斜阳化作东西红。

桃花开落随春风,一年游事殊匆匆。

山灵知我猿鸟性,逃暑更约欢扶筇。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大家都在看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