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建馆回忆

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建馆回忆

1958年,时任乐亭县委书记张子明为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开馆剪彩

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建馆回忆

李大钊故居纪念馆

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建馆回忆

李大钊故居纪念馆

最近,在整理相册时,发现了1958年7月1日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开馆仪式的一组老照片。这些照片,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依然十分清晰,它真实的记录了当时历史的宝贵瞬间,由此而引起了我的回忆。

(一)

1958年7月1日,清早,淅淅沥沥的下了一阵小雨,雨停后,天空一度阴沉着。在大黑坨村李大钊故居道南的空地上,预先搭建了一座席棚台子,作为大会主席台。会场布置的庄严肃穆,主席台中央是大钊先烈的遗像,左右两侧是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主席台前面悬挂着“庆祝大钊纪念馆开馆典礼”十一个大字。当天,出席会议的有乐亭县委第一书记张子明、副县长刘步林、县直属单位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团委书记,以及大黑坨村及其附近村的群众和学校师生,共计4300余人。这次大会由我担任司仪。

上午8点钟会议开始,全体与会人员在李大钊遗像前肃立默哀了3分钟。之后,张子明同志代表乐亭县委、县人委讲话;县文教局副局长朱长安同志介绍了筹建经过;胡坨乡党委第二书记张桐生同志以及各界代表发言,纷纷表示:要继承大钊遗志,发扬大钊精神,把大钊故乡建设好。

接着,全体与会人员聚集李大钊故居门前,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在一片欢呼口号声中,由张子明同志为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剪彩。随后,故居的两扇黑色大门敞开了,全体与会者,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列队依次进入到故居院内及各展厅参观展览,并认真聆听讲解员的热情讲述和介绍,秩序井然,神情专注,大约持续到下午3点钟,人们才依依不舍地慢慢离去。

(二)

1957年初,乐亭县委,县人委根据党中央和省、地的指示精神,经过多次研究并报请上级批准,决定对李大钊故居进行修复,并搜集文物予以展示,以便教育后人。当时,在省、专文化部门的直接参与下,由县委、县人委、县直有关部门,以及当地乡、村代表,共15人组建成故居修缮委员会,负责全部领导工作,同时抽调专人,派驻现场具体组织实施。整个工作安排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于1957年底完成故居的土建任务,并尽力搜集整理李大钊的生平事迹;第二步于1958年上半年,在继续搜集文物的同时,全部完成室内、外装修及布馆工作,确保7月1日前全面完成建馆任务,向建党37周年献礼。

对于故居的复建工程,中央及省、专有关部门提出的原则是“以存其真”,强调用旧物、旧料,力争再现本来面貌。

李大钊故居始建于1881年,是李大钊的祖父李如珍,在东北经商挣钱后回乡修建的,历经几十年的风雨剥蚀、战乱糟蹋且长期无人居住,大门及院墙多有倒塌,房屋四壁及室内物品均破败不堪。因此,在施工前,首先由首都博物馆魏群同志亲自参与、指导,并邀请当地部分土木建筑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房屋的原貌,制作了全院模型,以后又经过听取李家亲属及本村老年人的回忆,将房屋布局、门窗格式、颜色,使用原料等考究准确,并报经各级领导审查、研究、批准,予以认定。在施工中,从县建筑部门选择了最优秀的能工巧匠,精心操作,一丝不苟。当时修复故居所用的砖,是从本村李海涛家的围墙上拆下来的,因此墙的砖和故居的砖,年代、尺寸、造型基本相似。故居二门的一块“压山石”两半了,原打算找一块完好的石料来顶替,可找遍了周围各村庄也没找到,最后只好将那块两半的石头粘好,又用上了。诸如门窗、锅台、炕的位置、高低;室内山墙的长短、簿厚;以及所用材料均与原物相似。其中门窗因腐烂无法使用的,就用相同树种的木料来代替制造;碾棚、猪圈也都是在原处恢复了原貌。在整个修建过程中,当时分管文卫工作的副县长高航舟同志,以及故居修缮委员会的成员们,多次听取专门汇报,帮助研究处理具体问题。尤其值得提出的是高航舟副县长,体质本不太好,但在这项工作中,他高度认真负责,精心思考,出谋划策,昼夜操劳,同时还经常骑自行车亲临现场检查、指导,使工程进行的十分顺利。后来由于身体状况欠佳,以致7月1日的故居开馆典礼都没能参加。

(三)

在李大钊故居土木工程修缮的同时,故居的文物搜集工作也相应展开。最初,主要是把散落在院内外、室内外,以及旮旮旯旯的物品搜集起来,加以清洗、修整,妥善保护起来。当时,大钊用过的一些物品,大钊夫人陪嫁的衣柜、掸瓶、座镜等,都是东一件、西一件散落在各处,且均破旧不堪,就连大钊母亲与夫人先后使用过的那台旧式木制织布机,也是缺胳膊少腿,经过搜集散件,修补后才完善起来的,后陈列在东厢房屋内,恢复了原貌,成了重要的历史文物。继而,就是广泛发动群众,特别是通过动员附近学校师生,开展搜集大钊遗物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现陈列在东正房屋炕上的那张“小方桌”,于1947年被大钊次女李炎华卖出去了,后经知情者提供信息,知其流落到董庄乡的乐亭铺时,便派专人通过工作赎了回来。这张“小方桌”是李大钊幼年时期爷爷教他读书写字用的桌子。

1958年5月,县里把在文教局工作的刘荆山同志派去任故居纪念馆馆长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搜集文物及布馆工作中,遍访了大钊的亲友和当时的老党员、老干部,一次他找到了富各庄村大钊的表姑薛范氏,老人已经80多岁了,但她清楚的记得大钊平时对亲友们讲的生活五鉴:粗布以御寒,晚食以当肉,茅屋以栖身,缓步以当车,无罪即是福。在访到老党员荣光时,他仍记得大钊殉难时,乐亭各党支部纷纷举行悼念活动,当时木瓜口村党支部还写出了墙报:一切的热泪,一切的牺牲,一切劳苦工农的觉悟,一切反压迫的活动,都是你那身壳的余影,你今死于残暴军阀之下,何等的悲痛,何等的激愤,可是你那未竟的事业,我们要努力,我们要继承,我们要十倍、百倍、千倍、万倍的努力,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由于刘荆山同志的不懈努力,使许多文物得以保存下来。李大钊坐过的藤椅,去北京修复时,不慎在玉田县境内丢掉了,司机师傅说:“那破玩意,丢就丢了呗,到北京买个新的。”刘坚持说:“那是文物,非找回来不可,如果找不到,就得到玉田县委去,请他们发动群众帮助找。”结果,往返几十里路,从路旁边沟里找到了。李家的祖先“牌位”,在修复门窗时,被木匠当“支窗户棍”给弄坏了,刘发觉后,见李任荣(大钊父亲)的名字下面,只剩下了出生年月,而出生日期没有了,少了三个字,成了永远的遗憾。1958年6月,刘荆山经国家文化部介绍,来到北京松云阁书座,购到了十分难得的全套《新青年杂志》,丰富了馆藏内容。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他找到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当时这里正搞一个李大钊殉难30周年的展览,当筹备处的薛雯同志,得知故居正在进行布展的情况,便帮助将李大钊殉难30周年展览的图片,全部进行了复制,并请上海雕塑家肖传久同志为李大钊塑了石膏像。这些图片的“相框”全是在北京制作的,并没花多少钱,同时,还抄来了全部讲解词。正因为故居纪念馆展出的李大钊事迹,是国家革命博物馆筹备处提供的,其内容极为丰富,水平也是极高的。这些宝贵资料的取得,为故居纪念馆适时开馆起了重要作用。

(四)

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开馆以后,全国各地参观人员络绎不绝,特别是节假日期间,一些单位和学校集体组织大批干部、师生,远道赶到馆内瞻仰遗像、参观图片、聆听讲解员的具体讲解,使参观者受到了极其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单位还在大钊像前,举行入党仪式,举手宣誓,场面极其庄严。在参观人员日益俱增的情况下,故居的场地极不适应,许多人只能在街头等待、游动,偶遇风雨突至,参观者无处躲风避雨,困难极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60年初,县委、县人委做出决定,在故居对面路南的那块闲置空地上,修建了一座可容纳500左右人的简易礼堂,以供参观者临时休息。该礼堂于1976年地震震毁,1984年又在此处建起了现在的接待站。

1991年,为纪念建党70周年,经中宣部批准,在故居大门内、二门外,又雕塑了大钊半身铜像一尊(作者系清华大学宋泊教授),供参观者来到像前瞻仰。

1982年7月23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大钊故居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大钊故居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马玉林,原乐亭县副县长,上世纪五十年代任县人委办公室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