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發布第六屆亞洲粉煤灰大會的籌備情況

8月29日上午,朔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2018年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暨第六屆亞洲粉煤灰大會的籌備情況新聞發佈會。

市委外宣辦主任、朔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主任丁建新主持會議,市經信委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楊秀峰發佈2018年朔州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暨第六屆亞洲粉煤灰大會的籌備情況,市經信委資源綜合利用與能源節約科科長李耀青參加新聞發佈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佈會的主題內容有3項,一是通報目前朔州市粉煤灰等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總體情況;二是介紹今年以來朔州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的進展情況;三是介紹第六屆粉煤灰大會的籌備情況和有關事項安排。

會上獲悉:2017年,全市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三大工業固廢年產生量3584萬噸,年綜合利用量約2357萬噸,年綜合利用率65%左右。

朔州市粉煤灰年產生693萬噸,年綜合利用和處置357萬噸。目前全市建成粉煤灰綜合利用企業49家,其中粉煤灰生產傳統建材蒸壓磚和砌塊生產企業34家,其他新型建材企業15家。

煤矸石年產生量2823萬噸,年綜合利用和處置約1993萬噸。目前煤矸石綜合利用企業15戶,其中煤矸石電廠企業6戶,煤矸石生產新型牆材企業4戶,其他煤矸石綜合利用企業5戶。另外,全市土地復墾年消納煤矸石595.9萬噸。

脫硫石膏年產生量56萬噸,年利用量7萬噸。分別為:脫硫石膏建材企業1家,年綜合利用量1.25萬噸;水泥緩凝劑年利用脫硫石膏1.5萬噸;水泥添加年利用脫硫石膏4.25萬噸。

今年以來朔州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的進展情況:市政府出臺了《加快推進朔州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的實施意見》。這是我市第一份全方位推進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制定了今後5年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規劃和七個方面的政策保障措施。

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政策支持。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經過與省經信委的反覆溝通和對接,省經信委開通綠色通道,快速研究審批,於2018年2月10日批覆了我市固廢利用企業廠用電試點方案。這將從根本上破解固廢利用產業發展的瓶頸,固廢創業將實現質的飛躍。。與此同時,我們多次向省經信委、工信部節能和綜合利用司等部門進行了專題彙報,爭取政策和資金傾斜支持。

打造“百公里工業綠色產業走廊”。為進一步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全國一流示範基地,結合全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現狀,我們提出了建設“百公里綠色產業走廊”的設想。起點平魯北坪工業園區,沿省道206線,涵蓋市固廢工業園區,山陰北周莊工業園區和懷仁宏力再生工業園區。走廊以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項目為支撐,造點成線、成片、成面推進“走廊建設”。走廊以市固廢工業園區為技術支撐和輻射點,帶動和服務於走廊其他四個園區。目前走廊已佈局平魯晉坤公司10萬噸高嶺土項目、平朔煤矸石電廠100萬噸粉煤灰陶粒項目、朔城區朔神公司2萬噸精細陶瓷項目、市固廢園區的研發中心和園內項目、山陰超牌高嶺土公司、懷仁宏力再生公司等18個項目。

固廢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取得突破。通過強化技術研發和引進,我市的固廢綜合利用研發技術近幾年來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粉灰綜合利用方面,形成了3條比較成熟的技術路徑。一是高端技術。主要有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白炭黑技術,粉煤灰製造陶瓷纖維技術,粉煤灰製造氮氧化物耐火材料技術,我市這些技術目前在國內外都處於領先地位。二是中端技術。主要有製造碳金傢俱、地板磚及各種裝飾材料技術,粉煤灰製造輕質耐火磚技術,這些技術基本成熟。三是低端技術。主要有粉煤灰製造蒸壓磚和砌塊技術,粉煤灰製造保溫板和隔牆板技術。這些技術雖然科技含量不高,但比較實用,又可大宗消化粉煤灰。圍繞這三條技術路徑,我市已獲得18項國家技術專利。通過這三條技術路徑力爭實現對粉煤灰的“吃幹榨盡”和全資源化利用。

第六屆粉煤灰大會的籌備情況和有關事項安排:今年朔州市提前和亞洲粉煤灰協會溝通第六屆粉煤灰大會籌備事宜,進行了多次對接,邀請協會秘書長吳小緩同志來朔商定,目前大會正在按計劃有條不紊的籌備當中,大會籌備方案已經制定。屆時我們將邀請工信部、省政府及省直有關部門領導參會,同時邀請全國其他固廢綜合利用示範基地負責人參會。第六屆亞洲粉煤灰大會從規模和影響上將是歷屆之最。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第六屆亞洲粉煤灰大會有關事項安排。記者 李德吉 寇永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