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一顆印章管審批」的泰達實踐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一颗印章管审批”的泰达实践

天津開發區行政審批局的改革,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系統變革,均衡發力,全面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新型政務,是濱海新區“一顆印章管審批”創新實踐的縮影。濱海新區以審批權的“減法”以及事中事後監管服務的“加法”,換取市場效率和社會活力的“乘法”。通過扮演好三種角色,讓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社會治理現代化。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一颗印章管审批”的泰达实践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一颗印章管审批”的泰达实践「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一颗印章管审批”的泰达实践

從量變到質變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一颗印章管审批”的泰达实践

天津開發區行政審批局自貿大廳的劉旭從事行政審批工作已經5年了,這麼多年來,他親身經歷了濱海新區的行政審批工作程序不斷簡化、辦事效率不斷提升、服務滿意度不斷提高的“質變”過程。

“以前申請開辦教育、養老等公用事業機構,大約得一個多月才能走完流程,現在頂多就20天,時間週期整整節省了一半。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濱海速度!這就是新區行政審批體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在劉旭看來,行政審批作為服務企業的窗口單位,審批效率的提升意味著企業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正常的經營中,小到每家企業、大到整個新區,都會從中獲益,今天這成為吸引國內外企業落戶興業的重要“名片”。

流程簡化再簡化

“行政審批改革之前,來這裡辦事的人常常反映政府行政機構‘門難找、臉難看、事難辦’,一件小事往往要跑好幾個委辦局,每個單位都要一大堆材料、蓋好幾個章,流程相當繁瑣複雜。”

面對這種情況,政府機關開始探索審批體制改革,通過開設多個窗口把各部門的工作人員都聚集到政務中心,力圖實現讓辦事人員少跑路。但各個窗口各管一段,協調合作意識相對不足,也沒有統一規範,雖然職能部門都聚在一起,但辦事人員難以把各窗口要求的材料一次性全備齊,所以還是得跑幾趟。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一颗印章管审批”的泰达实践

·2014年5月20日,濱海新區行政審批局掛牌成立,“一顆印章管審批”,將原有18個部門的216項審批職責,實行一個窗口辦理,現場審批率達到100%。有超過150項事項,在要件齊全的情況下,可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

·2015年4月21日,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天津市審批辦下放自貿區各片區160餘項行政許可服務事項,包括文教衛生、社會事務、經貿商務、建設交通等類型。

·天津開發區行政審批局以企業需求和辦理結果為導向,倒推行政審批改革,三年多以來出臺多項措施,並逐步制定統一標準流程,“一顆印章管審批”實現從形到質的提升。目前,只要在受理單上掃一掃二維碼,就知道進行到了哪個環節、在哪個辦事員手裡。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一颗印章管审批”的泰达实践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一颗印章管审批”的泰达实践

“多項合一”創出“濱海速度”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一颗印章管审批”的泰达实践

審批條件“互為前置”或者部門之間需要統籌協調,是行政審批中心成立之前經常遇到的問題。所謂互為前置,比如一個企業家想投資辦養老院,去發改委立項被要求到民政局辦理民辦非企業證書;到民政局又被要求先建好場所;到住建局申請批准建房卻得知項目必須先立項。

·“現在遇到這樣的問題,開發區行政審批局會馬上啟動預審服務。去年一家企業申報改擴建項目,按照流程要分別完成環評、立項、規劃、施工許可等20多個審批環節。而土地準備和掛牌期間同步進行了環評、施工圖等項目的預審,為企業節約了大量的時間。”

·如今,天津自貿區中心商務片區行政許可局通過充分研究前置許可與民辦非企業單位設立登記之間的關聯關係,推動相關行政審批“多項合一”,實現了一次受理、一次辦結,行政辦事效率再次“提速”,這項改革成為全國首例。

·“多項合一”改革涉及的主要領域為民辦的教育培訓機構、醫療機構及養老機構。按照原來的程序,設立開辦這類機構,需要先申報養老機構的設立許可,再進行民辦非企業的登記,兩大步驟加起來需要先後報件20餘個,用時1個多月。在相關企業設立的辦理過程中,天津自貿區中心商務片區行政許可局積極探索程序簡化,將企業兩次需要提交的要件中重合的部分進行“合併同類項”,企業要件提交,

由原來的20餘個縮減到13個,且由兩次提交申請變成一次報件,有效壓縮了申請和審批時間。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一颗印章管审批”的泰达实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