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本身爲什麼需要網際網路思維?

大數據本身為什麼需要互聯網思維?

產生數據的歷史十分悠久,有了人類之初,通過結繩記事等方式,就產生了數字,之後就產生了數據。但是大數據的出現,卻是最近幾年的事情。如何存儲大數據?如何處理大數據?如何使用大數據?如何發揮大數據的價值?這些問題才剛剛開始進入人們的視角。

大數據本身為什麼需要互聯網思維?

大數據是因為互聯網而產生的,而互聯網思維指導了互聯網企業的建立和發展,那麼大數據是否可以借鑑母體中的互聯網思維,去重新構築大數據的發展架構呢?

(1)數據電子化階段。大概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到90年代初期,很多企業的信息化項目,就是將原來紙面上的數據,錄入計算機系統,然後提供簡單的幾張報表就可以了。在這個階段中,技術不復雜,臺式PC的價格還很昂貴。每個單位,有個信息化辦公室,擺著幾臺PC,穿著白大褂,給計算機安裝了空調,但信息加工能力還比較初級。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將數據錄入計算機系統,形成電子化數據。

大數據本身為什麼需要互聯網思維?


(2)流程電子化階段。這個階段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為止。提出了企業OA(辦公自動化),然後引入了 ERP、CRM 等各種項目理念。其主要目的是將企業的現有工作流程進行電子化,先僵化、固化,然後再優化。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通過優化企業的管理流程,提高企業工作效率。

(3)互聯網階段。這個階段是從20世紀90年代末到本世紀2010年前後,在經歷了第一次互聯網泡沫之後,互聯網企業開始蓬勃發展,逐步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像水、電一般的基礎設施,也出現了BAT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企業。互聯網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人們彼此的電子化聯通和溝通,也據此出現了新的電子商務模式等。

大數據本身為什麼需要互聯網思維?


(4)大數據階段。從2010年開始,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和發展,大量客戶數據開始出現,產生了大數據的概念和形態。“互聯網+”概念的提出,標誌著互聯網開始滲透到各個傳統產業,而在這個階段,大數據將承擔起“智慧”的主要作用。在這個階段,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一是讓互聯網滲透到各個傳統產業進行改造;二是藉助大數據,讓這種滲透具備前所未有的“智慧”!

通過上述四個階段的劃分,可以看出大數據系統的發展不同於傳統的IT系統建設,是要基於大數據技術,實現企業“智慧”這個終極的信息化目標。傳統的流程固化、優化的方式不適合大數據項目。互聯網網站解決電子化溝通的模式,也不完全適合大數據項目。所以,大數據項目更像“人工智能”類項目,但因為相較以前,數據種類和內容都極其豐富,可以開出不同以往的“鮮花”。

大數據本身為什麼需要互聯網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