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爲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今晚去欣賞與環境融為一體,巧妙利用山峰屏障的《印象.劉三姐》演出。許多年以前看過,至此念念不忘。山水間作畫,天人合一的感受絕對值得體驗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印象劉三姐》體現了一種淋漓盡致的豪華氣派,利用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環境藝術燈光工程及獨特的煙霧效果工程,創造出如詩如夢的視覺效果。傳統演出是在劇院有限的空間裡進行,這場演出則以自然造化為實景舞臺,放眼望去,灕江的水,桂林的山,化為中心的舞臺,給人寬廣的視野和超然的感受。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傳統的舞臺演出,是人的創作,而“山水實景演出”是人與上帝共同的創作。在印象·劉三姐,山峰的隱現、水鏡的倒影、煙雨的點綴、竹林的輕吟、月光的披灑隨時都會進入演出,成為美妙的插曲。晴天的灕江,清風倒影特別迷人;可煙雨灕江,賜給人們的卻是另外一種美的享受。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獨特的煙霧效果工程及其隱藏式的音響展現出了“紅色、綠色、藍色、金色、銀色”五大主題色彩系列,將劉三姐的山歌,民族風情,灕江漁火,山水聖地等元素創新組合,不著痕跡的溶入山水,還原於自然,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及聽覺衝擊,達到了如詩如夢的效果,被喻為上帝與人的傑作。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首先開始的叫做紅色對歌,本場是劉三姐傳說的風情篇,編導大寫意地將山歌與漁網做組合,構成“對歌”的印象。滿江飛舞的紅網,是湧動的旋律,而網中的男人,便是跳動著火一般慾望的音符…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兩岸漁火點燃的時候,非常的有氣勢,這樣星星點點的火光讓人彷彿進入了夢境之中。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一開始好幾排漁民站在竹筏上,拉起紅色的布染紅了大片灕江,場面及其壯觀。導遊說天冷的時候漁民們用力掀布翻布時都要劃破手,但他們還是很賣力的表演。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歌聲慢慢的變得輕柔而甜蜜,這就是本劇的愛情篇,“山中只有藤纏樹,世上哪見樹纏藤,青藤若是不纏樹,枉過一春又一春……” “連就連,我倆結交定百年,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劉三姐的經典情歌在無邊無際的山水間,把竹林、木樓、月亮,把月亮上跳舞的精靈和水邊沐浴的嫁娘都化成了情歌的音符,在天籟中播撒……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隨後出人們送劉三姐出嫁的場面。接著牧童放牛等一系列場景步入眼前,領略了一場視覺的盛宴。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接著就是最閃耀的一個部分了,舞蹈演員全部身穿能發光的服飾,宛如閃耀的星辰在河面之上。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最後的一場是顏色演出的華彩篇,表現劉三姐傳說中的民間慶典場面,少數民族銀珞姑娘排成的豪華陣容與特製的銀燈服飾一起,營造出灕江上從未見過的綺麗景象,被稱為“灕江文化奇觀”

驚為天人的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的燈光把山都照亮了!

印象·劉三姐的燈光、音響系統均採用隱蔽式設計,與環境融為一體,水上舞臺全部採用竹排搭建,不演出時可以全部拆散、隱蔽,對灕江水體及河床不造成影響。這麼美的劇場,無論如何都應該感受一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