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守護者——母親,讀《我與地壇》有感

有人說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是一首是對人生深切感悟的歌。一個人只有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身心遭受重大挫折的時候,才去思考人生,拷問生命的意義。正當青年而慘遭雙腿殘廢,正是這種遭遇,給作者提供了一次透徹的領悟人生,感受生命的機會。在他和地壇的親密接觸中,在他對地壇的真切感悟中,體會著生與死的價值,體會著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守護者——母親,讀《我與地壇》有感

不過可能或許是我所經歷的還太少,對生死這種沉重的概念所能感知的還太少,在閱讀這樣一部優秀作品的時候,對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其中母親那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母親對史鐵生來說應當是一個生命守護者的形象,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給予他力量,也啟發著他對生命的思考。對照母親苦難堅強的 一生,史鐵生明白了自己應該像母親那樣,勇敢堅強地面對人生的不幸,讓“坎坷”變成燦爛。雖說母親沒有陪他走到生命的最後,但是我覺得母親的愛和力量依舊在之後的日子裡守護著她,就像我們每個人的母親守護著我們一樣。

生命的守護者——母親,讀《我與地壇》有感

而不同於一般母親的愛,文中那個面對雙腿殘廢的兒子的母親的愛更是無聲的,或者說顯得小心謹慎的。這樣一個母親,註定也是活得最苦的母親。她愛得小心翼翼,迴避著諸如“踩”“踏”一類的字眼,要照顧兒子男子漢的自尊,她走遍整個園子惶急地尋找兒子,看到兒子後卻悄悄走開。她用頑強堅韌的意志承受著兒子的不幸帶給她的痛苦與打擊,孩子的痛苦在母親那裡總是翻倍的。不過我們也不得不佩服母親的智慧,她充分理解兒子的處境和心態,並用一種智慧的方式默默無言地呵護兒子那顆敏感而破碎的心。人總是這樣,一旦自己身陷困厄,慘遭不幸,有人關心和照顧自己,而且這種關心和照顧愈是熱情周到便愈讓人感到自身的不是和不安,只有施愛者關照對方但又不讓對方覺察,尊重對方又不讓對方感到自卑時,這份關愛對於受難者來說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母親洞察兒子的內心世界,處處關照兒子而又隱瞞、躲避,不讓兒子自傷命運,真可謂費盡心機。

“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讀到這句話的時候,突然有股淚意就湧了上來。是啊,當我們在漫漫人生道路上行走著的時候,母親其實一直在身後陪伴著我們,關愛著我們,守護著我們,她們怕我們會有意外,她們怕我們會遭遇艱險。而有的時候她們的力量也是弱小的,無法改變一些事情。不過她們還是願意一路陪伴著我們,給我們儘可能多的愛和幫助。我想就算她們有一天跟不動了,或者再也無法相伴的時候,她們的目光還是會在冥冥中緊緊相隨,悉心守護的。

生命的守護者——母親,讀《我與地壇》有感

可以說在閱讀著地壇,閱讀著生命的時候,我也同時在閱讀著母親。母親那默默的無言的關愛,無疑在我的心裡築起一道堅強的堤壩,也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回想著我與我母親之間的種種。我的母親也沒有給我什麼雋永深刻的道理,但是她用她的大白話,和她自己的一言一行教會我做人的道理。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極盡其力所能及,給我以愛和保護。

所以在生活中,請大家也要理解和溫柔對待我們生命中的守護者,多點理解,少點爭吵。畢竟“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世上至深的悲愴。畢竟“北海的菊花開了,卻沒有和母親一同去看看”這種遺憾是一生的痛。

讓我們以同樣的愛去愛我們生命中的守護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