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回报恩师的最大努力,就是和老师成为一样的人

丰子恺:回报恩师的最大努力,就是和老师成为一样的人

丰子恺:回报恩师的最大努力,就是和老师成为一样的人

“十一”长假怎么过?小编带你来读书。国庆七天,天天好书相赠,等你来拿。假期推送时间是20点整哟。小编悄悄说:福利在文末~

天天好书送不停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散文家,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师从弘一法师,学贯中西。朱自清、郁达夫、巴金、叶圣陶、林清玄,对其文章和漫画赞誉有加。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则说,丰子恺是最中国的中国人。

1914年夏天,丰子恺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他遇到了两位中国文艺界的大师:一位是教音乐、美术课的李叔同先生,另一位是舍监和教国文课的夏丏尊先生。

夏先生生性热忱,事无巨细地关照学生,给了丰子恺慈母般的照顾;李叔同则深思寡言,威仪令人敬畏,给丰子恺严父般的震慑。丰子恺原本有志于学习数理化,遇上了李叔同这样认真、威严、才情卓绝的名师,才逐渐对音乐和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丰子恺后来回忆:“李叔同的人格,值得崇敬的有两点:第一是凡事认真,第二是多才多艺。他做教师不为名利,而就是为了当好老师,真正把教书育人作为己任。”

丰子恺:回报恩师的最大努力,就是和老师成为一样的人

丰子恺笔下的弘一法师(李叔同)

有一次,年轻气盛的丰子恺与一位态度蛮横的训育主任发生口角,互相推搡起来。盛气凌人的训育主任,立即要求学校召开会议处理此事。会上,训育主任痛斥丰子恺冒犯老师忤逆不敬,主张立刻开除他。

这一次,一向沉默少言,却在师生中极有影响力的李叔同先生挺身而出。他说,学生动手固然不对,但也说明了老师教育的失职。他说他愿意亲自带丰子恺当面向训育老师道歉,希望这次学校给他一个机会。李叔同见众人哗然未决,语重心长地补充道:我看丰子恺是可造之材,将来必大有前途,现在开除学籍,无异于毁灭人才。

在李叔同的积极斡旋下,丰子恺才得以保全学籍,继续求学。此后他更加发奋苦学,精进非常。

有一天,时任班级长的丰子恺向李叔同汇报工作,讲完后正欲转身离开时,李叔同却将他喊住了。因为先生平时很少开口,每有言辞嘱托,必恭敬持重。丰子恺沉住气,仔细听着。李叔同缓缓说道:“你的图画进步很快,我在南京和杭州两处教课,没有见过像你这样进步快速的学生。你以后……”听到恩师对自己的肯定,看着他明澈的双眸中眼波婉转,丰子恺激动而掷地有声地说道:“谢谢先生,我一定不辜负先生的期望!”

那天晚上,李叔同敞开心扉,和这位得意门生聊到深夜。在后来的回忆中,丰子恺说:“当晚李先生的几句话,确定了我的一生。这一晚,是我一生中一个重要关口,因为从这晚起,我打定主意,专门学画,把一生奉献给艺术。几十年来一直未变。

自此以后,丰子恺几乎是沿着李叔同的足迹,一步一步践履着自己的人生轨迹。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他也像李叔同一样游学日本,虽然只有短短10个月,却废寝忘食地扎根在音乐、绘画和日语学习中。

丰子恺:回报恩师的最大努力,就是和老师成为一样的人

丰子恺画作

1918年,李叔同先生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法号弘一。

出家前,先生把丰子恺叫到身边,郑重地将自己的诗词手卷赠送给他。其中一阕《金缕曲》中这样写道:“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哪惜心肝剖。”看到这样的话,丰子恺禁不住眼眶红热了,他深知,先生不论何时都放不下苦难中的华夏苍生,老师心头喷涌而出的爱国赤诚,也引燃了丰子恺胸中生生不息的精神之火,而回报师恩的最大努力,便是成为和老师一样的人。

此后的丰子恺变得更加努力精进,更加孜孜以求地投入到绘画事业中。他的画作,自成一派,生动幽默,充满了童真童趣。朱自清说:“丰子恺的一幅幅的漫画,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丰子恺:回报恩师的最大努力,就是和老师成为一样的人

丰子恺画作

1928年,丰子恺准备画50幅护生画,以庆祝在下一年即将50岁的弘一法师的生日。这期间,弘一法师和丰子恺的通信极其频繁,对这50幅画作的构思也极其严密。弘一法师嘱咐丰子恺:“画集应是通俗的艺术品,应以优美柔和的情调,让阅者生发凄凉悲悯的感想。”

1929年2月《护生画集》第一集在上海出版。丰子恺的笔法简约凝练,弘一法师的题词通俗易懂。丰子恺用自己的心灵,呼应着老师广大慈悲、天地圆融的胸襟。一个纯真、善良、有抱负的人,对于引领自己的恩师的感情,是至高至圣的。这本以师生之谊发端,旨在美育众生、感应天地的画集,一经推出,便风靡了大上海。

丰子恺:回报恩师的最大努力,就是和老师成为一样的人

1939年,日本侵华军在江浙狂轰乱炸,流亡中的丰子恺为纪念弘一法师60岁寿辰,毅然在炮火连天中绘制完成护生画续集60幅。抱病中的弘一法师,收到画作异常欣慰,

他写信和丰子恺约定:在1949年即弘一大师70岁时,作《护生画集》第三集图画70幅,如此类推,到弘一大师百岁时,作第六集100幅。

战火流亡中的丰子恺诚感责任重大,家仇国难,不知何日所终,面对老师的约定,和绵延40年的允诺,深思之后的丰子恺,以拳拳之心写下八个字:“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然而世事难料,不到三年,弘一大师在福建圆寂了。而丰子恺则以博大的胸襟,坚忍不拔的意志,独自坚守着当年和老师的约定。

丰子恺:回报恩师的最大努力,就是和老师成为一样的人

丰子恺画作

1948年,在台湾开明书店开办画展的丰子恺,不顾作家谢冰莹的劝阻,毅然返回大陆,创作并完成《护生画集》第三册。

1965年,丰子恺在翻译完成《源氏物语》的同时,也完成了《护生画集》第五集90幅画的创作,那时距离弘一法师的90岁诞辰尚有四年。一年后,“文革”爆发,丰子恺的文章和画被定为大毒草,他被下放到农村接受改造。期间,繁重的劳动和恶劣的待遇,让丰子恺染上腿疾和严重的肺炎,后被准许病休回家。

1973年年底,也许是对自己的未来和身体状况有了先知先觉的感应,75岁高龄仍笔耕不辍的丰子恺毅然画完了《护生画集》第六集的100幅画。此时距离他和老师约定的时间还有6年,而距离他在1928年动笔创作《护生画集》第一集的时间,已经整整过去45年。

45年的时间,一颗伟大的灵魂在世间独自坚守着师生二人当年的约定。“世寿所许,定当遵嘱。”那封只有八个字却满怀着赤子之情的回信,如今读来,不禁让人心潮奔涌、泪湿满襟。

两年后,丰子恺在华山医院安详地离开了他一生眷恋、慈爱、悲悯的人间。回报师恩的最大努力,便是一生成为和老师一样的人,丰子恺先生无疑矢志不渝地做到了。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对待人生最好的态度,就是质地朴厚地珍重。

丰子恺:回报恩师的最大努力,就是和老师成为一样的人

丰子恺“此生珍重”系列图书:《此生多珍重》《不负人间好》《万物有真趣》《一辈子率真》,由丰子恺先生之女丰一吟特别授权,时代星图出品。精选民国文艺大师丰子恺传世散文经典及原版漫画复制作品,系统展现了大师的生活智慧、教育思想、美学理念,值得典藏。

留言赠书

留言讲一讲你遇到过的好老师,或一件老师对你影响终生的事。小编将会抽取5个走心的故事,随机赠送由时代星图文化提供的丰子恺“此生珍重”系列图书1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