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花3百萬修繕一條古街,沒有趕走村民發展旅遊,卻意外更火了

湖北花3百萬修繕一條古街,沒有趕走村民發展旅遊,卻意外更火了

我們曾被一位外國攝影師問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今天的中國商場越來越多,那些有趣的趕場,趕集畫面越來越少。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從發展角度來看,趕場這種商業模式是舊時代的產物,但它所形成的文化又恰恰是這個時代十分珍貴的財富。【攝影:星夢|環球旅行攝影師|來源:去驢行】

湖北花3百萬修繕一條古街,沒有趕走村民發展旅遊,卻意外更火了

趕場又稱趕集,不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叫法,目前在雲南、四川、湖北、湖南偏遠地帶還保留著這種生活習慣。過去幾年我們曾多次報道過不同地方的趕場文化,並引出一個可能:趕場能否成為熱門旅遊文化內容?

湖北花3百萬修繕一條古街,沒有趕走村民發展旅遊,卻意外更火了

2012年,湖北當地投資300萬修建了涼亭古街,這條古街位於湖北恩施宣恩椒園鎮慶陽村,是一條擁有數百年曆史的老街。

湖北花3百萬修繕一條古街,沒有趕走村民發展旅遊,卻意外更火了

2012年之前由於年久未修,古街兩旁建築出現不同程度破敗,更有一些擁有一百多年曆史的房子一遇雨天便漏水,整座村落呈現一股十分嚴重的衰敗現象。

湖北花3百萬修繕一條古街,沒有趕走村民發展旅遊,卻意外更火了

這一時期的老街如同垂暮中的老人,望不到一絲生氣,年輕人走的走,離開的離開,只有一些老人恪守著這片棲息地,遵循著祖祖輩輩的交易模式,每逢3、5、8號相約老街趕集。

湖北花3百萬修繕一條古街,沒有趕走村民發展旅遊,卻意外更火了

2012年湖北決定投入300萬修繕這條明清老街,經過幾年修繕,原本破敗的現象早已一去不復還,最為難得的是在修繕過程中,並沒有對古街文化進行破壞。老街依然是一條老街,不同的是人們在老街上擺攤再也不怕風吹雨打。

湖北花3百萬修繕一條古街,沒有趕走村民發展旅遊,卻意外更火了

而最讓我們欣慰的是,這條百年老街在經過修繕之後,並沒有讓原本趕場的人離去,而是以一個開放的姿態,歡迎附近村落的居民。

湖北花3百萬修繕一條古街,沒有趕走村民發展旅遊,卻意外更火了

越來越多的村民來到老街上趕集,人們在這裡販賣土特產,自己做的小吃,又在這裡購買日常生活用品。眼前這條不到600米的街道,卻異常的熱鬧,上演著七十年代或者更久之前的中國民間貿易和人暖事故。

湖北花3百萬修繕一條古街,沒有趕走村民發展旅遊,卻意外更火了

今天這條熱鬧無比的老街也逐漸開始吸引遊客前來,“接地氣、真實、稀有...”遊客是這樣形容涼亭古街。是的,相比之下許多古鎮老街在經過改造後,引進商業化,涼亭古街真正的主人從未離去。只要人未離去,文化自然便一直存在,而這也是遊客希望看到的,能夠感受到的內涵。所以在我們看來,投資300萬的涼亭古街遠遠勝過那些投資數億元的商業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