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究竟何意?对现实有指导意义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意译:天地有所仁或者有所不仁,天地之间生长了万物,并没有索取回报或再降恩惠的意思。孕含的道理是:天地对万物平等,不会厚彼薄此,一切遵循规律,自然发展。我个人认为,他在强调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发展有其自身因果和规律,与天地仁慈、恩惠没有丝毫关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究竟何意?对现实有指导意义吗?

开辟鸿朦:天地没有仁恩,把世间万物当作成祭祀的礼品:“刍狗”是无生命迹象的,祭祀时作摆设是唯一功用,热闹过后将其丢弃。引申义是说:事物失去了使用价值,也就没有了价值,都会成为抛弃的对象!“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究竟何意?对现实有指导意义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宣扬众生平等,即人出生后都不会受到上天的垂青,个体是穷困潦倒或者富甲一方,是一介草民还是达官显贵完全在于自我选择的道路与生活方式,强调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究竟何意?对现实有指导意义吗?

天地悠悠,爱憎不显,无欲无求。万物生机盎然,活力充沛并非受到天地的亲睐。万物萧条冷落、黯然失色也并不是因为上天憎恨打击它们。人的生命有无价值和价值高低取决于个人的智慧与行为,你彰显了自身价值就能得到利用, 被利用完了,其肩负的使命也结束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究竟何意?对现实有指导意义吗?

这话启发我们,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担当与使命,人要义无反顾地为自己的责任奋斗!不要奢望上天会施以援手来照顾你!你的是非成败,你的辛酸苦辣,悲欢离合根本微不足道,引起不了上天的悲悯与亲睐,要关注自我优劣,扬长避短,自建功名利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