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副粘病毒病 的發病原因及其症狀及解決措施

鵝副粘病毒病 的發病原因及其症狀及解決措施

突然發病,體溫升高,減食,停食。

發病率高,各日齡均易感。鵝群發病死亡率在50%以上,各種藥物治療無效。鴨群只有番鴨死亡率可達50%左右,其餘鴨群抵抗力較強。

綠色稀便,神經症狀,倒提口流酸臭液體。

突然發病,體溫升高,減食,停食。

發病率高,各日齡均易感。鵝群發病死亡率在50%以上,各種藥物治療無效。鴨群只有番鴨死亡率可達50%左右,其餘鴨群抵抗力較強。

綠色稀便,神經症狀,倒提口流酸臭液體。

病死鵝機體脫水,眼球下陷,腳蹼常乾燥。肝臟輕度腫大、鬱血;脾臟輕度腫大,鬱血,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壞死灶;部分胰腺腫大,有散在的灰白色壞死灶;常見腺胃黏膜出血;肌胃內較空虛,肌胃角質呈棕黑色或淡墨綠色,角質膜易脫落,角質膜下常有出血斑或潰瘍灶;

外觀腸道漿膜可見黃豆大出血性潰瘍灶,腸道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十二指腸黏膜、空腸黏膜、和迴腸黏膜常見散在的或瀰漫性芝麻至黃豆大小的淡黃色隆起的痂塊,剝離後呈現出血面和潰瘍灶,直腸黏膜也常出現粟粒大小的纖維素結痂和出血潰瘍灶、;盲腸扁桃體腫大、出血;極個別病例還可見食道黏膜有少量芝麻大白色假膜;具有神經症狀的病死鵝,腦血管充血、出血。

[預防]

1 (1)禁止到本病流行地區引種或收購鵝群。

在流行地區對健康鵝群實施預防免疫接種鵝副

黏病毒抗體,10~14日齡雛鵝每隻

肌肉注射0.3毫升,青年鵝或成年鵝每隻肌肉注射0.5毫升,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治療本病目前尚無特殊的藥物。鵝群一旦發病,立即將病鵝隔離或淘汰,死鵝實施焚燒或深埋處理。此外,鵝群緊急接種鵝副黏病毒油乳劑滅活苗,在胸部另一側同時肌肉注射禽用干擾素可以減少和控制本病的流行。

徐州新牧技術部 水禽醫生老葛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