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爲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九月已過,十月來臨!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進入十月,也就進入深秋了,此時,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

深秋時節,要注意做好養生工作,為過冬打好基礎,助力身體健康。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一層棉,進入十月,下面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傷,一定要注意。

1、皮膚

秋冬季節,空氣中的溼度非常低,有些情況可能低於10%,此時,最先感到不適的就是皮膚了。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2、呼吸道

在冷空氣和乾燥的雙重刺激下,呼吸道,跟緊隨皮膚感到不適,是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3、關節

很多人,在秋季飽受關節腫痛、僵硬的折磨,更有甚者,因病情得不到控制,出現骨質損害,進而發展為關節變形。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第一件:熱水泡腳,驅寒

熱則血行、寒則血凝。

經常用

熱水泡腳,可使氣血運行通暢,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強新陳代謝,可以幫助驅寒

所以,進入十月,多用熱水泡腳,是不錯的選擇。

水溫38-43攝氏度,摸過腳踝,泡到微微出汗即可,且過泡太長時間,一般不超過30分鐘。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第二件:暖足,莫露腳

寒從足下生,深秋不露腳,進入十月,要做好暖足工作,不要再露腳了。

腳部受寒,易生病,中醫認為,人有四根,“鼻根,苗之根;乳根,宗氣之根;耳根,神機之根;腳根,精氣之根”。

腳根,是精氣的總集點,按經絡學來說,足是陽經之始,陽經之絡。

此外,腳與上呼吸道黏膜,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繫,一旦腳部受涼,可引起上呼吸道的毛細血管收縮,人體免疫力下降,容易誘發感冒或支氣管炎。

沒事多步行,可促進血液的循環。泡腳後,按摩腳部,也是不錯的方法。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第三件:喝熱茶,暖胃止痛

深秋,天氣寒冷,,是對溫度非常敏感的器官,稍一受寒就會感到不適,容易胃病復發,甚至誘發新胃病。

所以,進入十月,一定要倍加呵護自己的胃,喝點熱茶,有助於減少寒涼刺激,促進胃部健康。

可以用蒲公英白茉莉茶,泡水代茶飲,暖胃止痛、殺幽門螺桿菌不同於傳統的茶飲,調理胃病方面,溫和持久,有其獨特的優勢。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清代《外科證治全生集》寫道:“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

蒲公英,具有“廣譜抑菌”的作用,還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是一種抗炎良藥,尤其對胃炎之炎更加有效。

據現代研究發現,蒲公英對胃潰瘍具有治療作用,能明顯的減輕胃潰瘍的發生幾率,並且,蒲公英還可以殺滅幽門螺桿菌,對於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白茉莉花主溫脾胃

,有理氣解鬱,化溼和中之效,中指的是處於中焦的脾胃。

白茉莉花,常用於脾胃溼濁不化、少食脘悶、腹瀉和下痢腹痛等症。

並且,白茉莉花性質溫和,還可以中和蒲公英的寒性,二者搭配在一起,對暖胃止痛,消除潰瘍、殺滅幽門螺桿菌,是不錯的選擇。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第四件:曬太陽,補陽氣

深秋時節,寒氣開始加重,此時,一定要注意補陽氣

秋冬陽氣充足,可抵禦寒氣,並且,陰精斂藏而不外洩,從而保持陰陽平衡提高抗病能力,預防冬季舊病復發。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曬太陽,是補陽氣的方法之一。

從補陽和養陽的角度說,曬太陽最合適的位置是督脈,因為,督脈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陽氣。

督脈不管是曬,還是比較高的溫度,對養護陽氣都是有幫助的。

曬後背,儘量選擇在傍晚夕陽快落山之前,此時,陽光溫和,並不是十分炎熱,最適合曬曬後背。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第五件:早睡早起,少熬夜

深秋時節,清晨地氣清爽,養生宜早睡早起。

《黃帝內經》中說“秋三月,此謂容平……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

因此,進入十月,一定要注意早睡早起,少熬夜。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睡眠,是人們恢復體力,保證健康,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一個重要手段。

養生的第一補品就是睡眠,中醫認為“陽入於陰則寐,陽出於陰則寤”,睡眠能幫助人體調節陰陽。進入深秋天氣漸涼,人們睡眠的條件也大為改善。

深秋,早睡早起,還可使心境安逸安靜,神氣收斂,避免肺氣受燥邪的損害,保持肺的清爽功能。

並且,清晨清涼的空氣中,適當做一些運動,可以提高機體抵禦寒冷的能力,當然運動量不宜過大,以免出汗著涼。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第六件:打“底補”,重食療

深秋時節,正是打“底補”的最佳時期。

此時,打“抵補”,調整好脾胃,為冬季進補打好基礎。

作為底補,芡實是最好食選,可用芡實、紅棗、薏苡仁或花生仁,加紅糖燉湯服,或用芡實燉瘦豬肉、牛肉、雞肉等食用,即能達此目的。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山藥和藕的效果也不錯,同樣可以用來燉肉引補。

選用一些性質平和的食物,對脾胃進行調整,如:百合銀耳羹、薏仁山藥粥、桂圓湯、紅棗燉肘子等。

經過底補,脾胃健運,入冬即可放心進補,以此抵禦嚴寒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十月養生,五個動作,養五臟,保健康

1、搓手心,養心臟

經常搓搓手,可以養護心臟健康。

手心,有勞宮穴,是心經的主穴。

搓手的時候,可以按摩此穴,通過經絡刺激心臟,保護心臟健康。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2、敲肝膽經,強肝臟

敲一敲肝膽經,可促排毒,通肝氣,強肝臟。

雙腳與肩同寬,蹲馬步,雙手握空拳,從膝關節內上方開始,四拍,敲至腹股溝。

然後,轉至膽經,從環跳穴開始,四拍,敲至膝關節外上方,慢慢收回。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3、揉揉腹,養脾胃

經常揉腹,可健脾胃,可防治胃部疾病、疏脈經絡。

閒來無事,可以揉揉腹,促消化,更健康。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4、捶捶背,養肺

經常捶捶背,有助健肺排濁,養肺護肺。

兩手握成空拳,捶脊背中央及兩側,從下向上,再從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兩側,各捶30次。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5、拍腳底,強腎臟

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經常拍拍腳底,有助強健腎臟。

坐著敲打,一定要感受到足部發熱、經絡通暢舒服才好。

十月養生:做好這6件事,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