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腩球隊僅有134名觀衆 搬離達拉斯成就45年輝煌

1976年從ABA(美國籃球協會

)加入NBA,至今只有4次未曾進入季後賽,這是傳統豪強波士頓凱爾特人和洛杉磯湖人也未曾做到過的事。它就是來自德克薩斯州的聖安東尼奧馬刺隊。

魚腩球隊僅有134名觀眾 搬離達拉斯成就45年輝煌

01

1976年,ABA出現了財務危機,陷入經營困難的局面。

ABA聯盟中的4支球隊加入了NBA,而馬刺隊就是其中之一。

1972-1973賽季,主教練湯姆-尼薩爾克(Tom Nissalke)的跳槽讓亂了陣腳的馬刺在新賽季成為“魚腩”。

此時,馬刺的主場還在德克薩斯州的另一座城市——達拉斯。

馬刺那時候還叫德克薩斯灌木叢隊!

最差的時候,主場比賽只有134名買票的球迷!

甚至達拉斯的一名股東還稱德克薩斯灌木叢隊是“倒黴蛋”。

幾位投資人幾乎絕望,最終36位聖安東尼奧商界人士團隊把這支球隊搬到了聖安東尼奧。

來到聖安東尼奧,改名為聖安東尼奧馬刺隊,在搬到了聖安東尼奧的第一場比賽,觀眾席上坐著5879名觀眾。

良好的開端,自此馬刺開啟了輝煌歷史的征程。

魚腩球隊僅有134名觀眾 搬離達拉斯成就45年輝煌

02

作為一支“魚腩”,當時的馬刺急切需要一名球星。

1973-74賽季,ABA的全明星期間,馬刺從弗吉尼亞紳士隊(後解散)買到了“冰人”喬治·格文(George Gervin)。

但是這筆交易遭到當時的ABA總裁極力反對。

馬刺不顧勸阻把喬治·格文帶到聖安東尼奧,將他藏在一個旅館內不允許喬治·格文離開房間。

此事被搬上了公堂,恰巧的是,法官是馬刺方面的好友,最終馬刺勝訴贏得喬治·格文。

在搬到了聖安東尼奧的第一場比賽,觀眾席上坐著5879名觀眾。

1976年馬刺開啟了5個時期的“冰人時期”。

“冰人”雖強,但是他的職業生涯只贏過三輪系列賽。

魚腩球隊僅有134名觀眾 搬離達拉斯成就45年輝煌

03

喬治·格文的老邁,馬刺需要重建。

1987年,馬刺用狀元籤選中了大衛·羅賓遜(David Robinson),之後“海軍上將”去了部隊服役兩年。

在連續5次衝擊總冠軍失敗後,大衛·羅賓遜遭遇了傷病,只出戰了10場比賽,馬刺也未能進入季後賽。

1997年,馬刺抽中了狀元籤,選中了維克森林大學的蒂姆·鄧肯(Tim Duncan)。

就此馬刺開啟了“雙塔時期”,大衛·羅賓遜主防,蒂姆·鄧肯主攻,兩人相得益彰。

僅僅第二個賽季,馬刺就在總決賽擊敗缺少帕特里克·尤因(Patrick Ewing)的紐約尼克斯,捧得總冠軍獎盃。

這也是馬刺併入NBA首次奪得總冠軍。

魚腩球隊僅有134名觀眾 搬離達拉斯成就45年輝煌

2002-2003賽季,馬刺再度奪得總冠軍,而此後大衛·羅賓遜宣佈退役,“馬刺雙塔時期”就此結束。

但馬刺並沒有重建,而是直接進入了“GDP時期”。

“GDP時期”馬刺拿下了4次總冠軍。

這一切都得益於馬刺教父——格雷格·波波維奇(Gregg Popovich)。

魚腩球隊僅有134名觀眾 搬離達拉斯成就45年輝煌

04

1994年,波波維奇“二進宮”擔任球隊總經理。

1996年,馬刺戰績不佳,波波維奇以總經理的身份解僱總教練鮑勃·希爾(Bob Hill),自己兼任主教練。

2010年馬刺在季後賽被菲尼克斯太陽橫掃,波波維奇召開教練會議,決定以託尼·帕克(Tony Parker)和馬努·吉諾比利(Manu Ginóbili)為核心,追求小球時代的潮流。

這次會議,這個決定,也將馬刺重新帶回豪強的隊列。

2013年總決賽,雷·阿倫那記底角三分歷歷在目。

波波維奇再度召開教練會議,觀看錄像,分析一整個賽季的錄像。

最終馬刺在2014年在總決賽再度遇到熱火中擊敗對手拿到總冠軍。

魚腩球隊僅有134名觀眾 搬離達拉斯成就45年輝煌

05

上賽季,科懷·倫納德(Kawhi Leonard)遭遇傷病,一個賽季基本都是在康復中度過。

在矛盾中,科懷·倫納德“逼宮”波波維奇,拒絕出戰主動要求交易。

這場鬧劇最終以科懷·倫納德被交易到多倫多猛龍而告終。

新的賽季,馬刺走了科懷·倫納德。

新的賽季,馬刺來了德瑪爾·德羅贊。

舊的“雙德組合”解散,新的“雙德組合”建立。

上賽季拉馬庫斯·阿爾德里奇(LaMarcus Aldridge)單核帶隊,球隊擠進季後賽。

新賽季馬刺一定會輝煌依舊!

魚腩球隊僅有134名觀眾 搬離達拉斯成就45年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